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曾經航天藍星第一,如今航太基地廢棄,一切都是自討苦吃

二次大戰結束不久, 滿目戰爭瘡痍的前蘇聯, 就著手研製洲際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 也許是由於戰後美蘇對峙、冷戰濃雲密佈的原因, 當時的前蘇聯政府對此十分重視。

然而要搞導彈和火箭, 需要有資金、技術和人才, 最困難的是資金。

由於前蘇聯是二次大戰中遭受戰爭破壞最嚴重的國家, 損失了幾乎1/3的國民財富;有1700個城鎮和數萬個鄉村要重建;而且還有數百萬人住在戰時防空洞內, 生活困苦, 需要安置。 因此, 資金奇缺。

儘管如此, 當局還是撥出鉅款, 一定要搞導彈和火箭。 他們採取的第二個有效措施, 就是調集全國的資源和技術力量, 保證導彈與火箭研製工作的進行, 特別是集中一些權威性的專家, 進行研製大威力火箭的攻關。

由於俄羅斯是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故鄉, 不乏優秀的火箭人才, 研製工作在對外絕對保密的情況下, 不斷取得重大進展。 在各項工作取得進展的同時, 加強了組織協調、技術協調的工作。

當時曾正式宣佈, 在科學院天文委員會的範疇之內成立一個跨部門的星際通信協調委員會, 以實現對研究工作的協調和監督。

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因為搞導彈、火箭並發射衛星, 是一項極複雜的系統工程, 全域的技術協調, 往往比研製工作更難、更費時。 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 不僅使前蘇聯能夠成功發射洲際導彈, 而且使衛星上天成為可能。

1953年11月, 前蘇聯人在日內瓦世界和平大會上宣佈:“製造人造地球衛星是完全可能的。

”這就預示蘇聯要研製人造地球衛星以及它的運載工具。 但是並未引起人們多大注意。

1955年, 美國宣佈要在1957~1958年發射“尖兵號”地球人造衛星, 當時沒有人懷疑美國的能力和信心。

但是, 1956年蘇聯的代表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又提出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

將把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軌道。 當時沒人注意這事。

一些西方記者認為, 這可能是一種心理宣傳而已。 實際上, 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已接近尾聲, 正準備把洲際導彈改裝成運載工具, 供發射衛星用。

1957年10月4日, 蘇聯人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用P-7洲際導彈改裝的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軌道, 開創了人類航太新紀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