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方城縣幹溝村:合作社“大手”拉貧困戶“小手”

幹溝村的700多畝桃樹即將進入盛果期 本報記者 張松 攝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 全媒體記者 張松 通訊員 李小超 鄭樹強

“對於我們這個3縣交界的村莊來說,

坡地多, 地力低, 種植傳統的農作物, 幾乎沒啥收入, 而種植黃金梨、白桃、葡萄等特色林果, 特別適合在方城縣四裡店鄉幹溝村葡萄園, 村黨支部書記鄭春獻看著長勢喜人的葡萄高興地說。

幹溝村是省級重點貧困村。 東臨方城, 西接南召, 北與魯山相連, 因處在一條南北方向7.5公里的山溝上, 且常年乾旱少雨, 得名幹溝村。 全村共有14個自然組, 農戶707戶、2271人, 耕地2805畝, 林地5089畝。 由於地處偏僻, 土壤貧瘠, 經濟發展較為滯後。 早些年村民開發土地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傳統作物, 一年忙活下來也僅勉強糊口。 “年輕人基本上都出門打工了, 留在家裡的多是老弱幼小, 因為缺少勞力, 不少地撂荒了。 ”談及以前村子裡的情形,

62歲的陳國松連連搖頭。

轉機出現在2012年。 這一年, 回鄉探親的鄭春獻看到大面積撂荒的土地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決定要留在家鄉發展, 改變村裡貧窮落後的現狀。 但要發展什麼呢?思來想去, 他把突破口放在了果樹上。

“莊稼不能再種了。 像花生, 種到地裡沒長成就死了。 種楊樹也不行, 效益太低。 ”鄭春獻介紹, 由於村民連年種植花生, 重茬問題嚴重。 為了改變長期以來的種植結構, 他們請來了省農科院的專家, 專門給村裡的土地進行了“全面體檢”。 “專家說, 我們村的土質非常適合種林果。 ”在檢驗結果面前, 鄭春獻萌生了規模化種植林果的念頭, 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說幹就幹。 鄭春獻挨家挨戶與村民協商, 讓村民把土地流轉給他,

以方便大面積種植林果。 同時, 他還找來了投資合夥人, 一起經營林果業, 共同抵禦風險。 在鄭春獻的不懈努力下, 3畝、5畝……不斷有土地被流轉出來。 2013年, 在村民的支持下, 鄭春獻被選為幹溝村黨支部書記, 更堅定了他種果樹的信心。

剛開始, 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 幹溝村嘗試種了350畝紅梨, 但因土質不適合, 長出的紅梨口感不好。 “去年經過嫁接, 全部改種黃金梨了。 ”鄭春獻說, 果樹種植不像種小麥、玉米等, 前幾年投入大, 收益小, 需要不斷地調整品種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 讓村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改良品種的同時, 幹溝村種植林果的熱情空前高漲, 土地流轉的速度也不斷加快。 趁著這股勁, 鄭春獻聯合21戶農戶成立了方城縣翱翔林果種植合作社,

並鼓勵和吸納周邊農戶主動加入, 成為社員。 為了打消農戶的顧慮, 鄭春獻承諾免費提供果樹管理的技術指導, 並在果品銷售上給予幫助, 給當地農民吃了“定心丸”, 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進來。 到目前, 合作社除了管理350畝梨園, 還種了700多畝的桃園、350畝的李子、200畝的葡萄, 板栗、辛夷、山茱萸等林果也有小規模種植。

幹溝村共有96戶貧困戶, 黃文領家是其中一戶, 妻子體弱有病幹不了農活。 在幹溝村桃園, 記者找到了52歲的黃文領, 他正和幾個村民忙著整地、鋤草。 他告訴記者, 他家有3畝多地, 以前種小麥, 因土地瘠薄, 種一葫蘆收兩瓢, 最後乾脆撂荒了, 出門打工。 “現在我把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 一畝地每年500元的租金;農忙時我還到合作社幫工,

幹一天就有80元錢, 一年下來就有上萬元收入。 既能照顧家, 又能足不出戶掙錢, 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黃文領說, 估計到今年7月底, 他家就能脫貧, 再也不會“拖後腿”了。

“地租是按地力劃分, 有每畝200元的、300元的、400元的、500元的, 也有600元的。 ”鄭春獻說, 隨著合作社的日益壯大, 他決定擴大種植規模。 在實地調查中, 他發現很多貧困戶沒有勞動能力, 土地撂荒了。 因此, 他積極探索“合作社+貧困戶”的精准扶貧模式, 優先流轉貧困戶的土地, 將分散的土地連成片, 把分散的貧困戶抱成團, 以合作社的“大手”, 拉起貧困戶的“小手”, 讓貧困戶“不用勞作就有收入”。 “老百姓賺錢都不易, 能看到老百姓多一份收入, 我也打心裡高興。 ”忠厚的鄭春獻笑著說。

為了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幹溝村積極挖掘漢光武帝劉秀與風景名山曬衣山濃厚的歷史淵源,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在鄭春獻及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果園道路硬化、果樹品種升級、灌溉條件改良、美麗鄉村創建、冷庫建設等項目接踵而來。“今年我們準備通過招商引資把曬衣山開發好,打造集旅遊、採摘、觀光於一體的旅遊景點,帶動農戶發展二、三產業增收。”如今,幹溝村依託林果種植及合作社這個平臺,唱響了增收致富的大戲。

”忠厚的鄭春獻笑著說。

為了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幹溝村積極挖掘漢光武帝劉秀與風景名山曬衣山濃厚的歷史淵源,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在鄭春獻及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果園道路硬化、果樹品種升級、灌溉條件改良、美麗鄉村創建、冷庫建設等項目接踵而來。“今年我們準備通過招商引資把曬衣山開發好,打造集旅遊、採摘、觀光於一體的旅遊景點,帶動農戶發展二、三產業增收。”如今,幹溝村依託林果種植及合作社這個平臺,唱響了增收致富的大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