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專訪滴滴程維:科幻式未來離我們只有30年

作為一家超級企業的掌舵人, 他的年齡頗為引人注目——生於1983年, 僅僅34歲。 這意味著他在21世紀初才開始自己的職場經歷, 而即便到了2050年, 程維也不過67歲, 以企業家的標準來說尚屬壯年。 對他而言, 21世紀中期乃至後半期的未來, 並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 而是人生必須面對的現實世界。

近日, 觀察者網專訪了滴滴出行創始人、CEO程維。 程維回憶自己經歷時表示:“我相信自己堅持的事情代表未來, 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 ”現在, 滴滴掌握著數百億計的資金, 以及來自數億使用者的海量出行資料, 程維的想法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未來世界的交通模式。

如果你希望看到未來30年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面貌, 本文將是一篇重要的參考資料。

程維認為:科幻式未來離我們只有30年

在採訪中, 這個80後敏銳地指出了當前中國城市化的最大障礙——擁擠在三維空間的城市人口最終還要回到同一個二維平面出行,

隨著城鎮化的深入, 交通必然是最嚴重的發展瓶頸。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 程維期望和其他企業合作, 共同打造新型的共用汽車。 他坦言, 滴滴並不希望成為一個造車的企業, 而是更願意基於大資料, 為制訂新型共用汽車標準提供基礎, 並大力推廣新能源發動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滴滴只是一個打車軟體, 而在程維看來, 滴滴的正確定義是一個大資料科技公司, 希望推動智慧和分享改變交通。 最珍貴的資產是積累下來的出行資料。 眼下的滴滴平臺在高峰期每分鐘接收超過3萬個乘車需求, 每兩秒就要進行一次全域訂單分配, 在即時性、匹配複雜性方面, 已經比絕大多數既有交易平臺都複雜。

為此滴滴在矽谷成立了研究院, 為有史以來最複雜的交易系統找出最高效的選擇。

令人驚訝的是, 滴滴研究院不僅要聘請技術專家, 還對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各方面專家有極大的需求。 因為滴滴平臺上集合的乘客和司機的數量已經太多, 超出了以往任何社會模型, 很多方面需要重新探討經濟模型和倫理問題。 比如說, 高峰期的車輛分配, 理論上是需求決定價格, 但實際上考慮到乘客的即時性需求, 這個“自由市場”已經不能忽視競價本身製造的交易成本。 滴滴不得不以居間平臺的身份直接定價, 一方面高峰期溢價全部付與司機, 保證平臺的中立性;另一方面又為每一筆交易指定合理的價格。

在這之前還沒有交易平臺直接定價的有效案例, 這些交易流程涉及的社會矛盾, 既是學者們的難題, 也是前所未有的學術“金礦”, 值得深入研究。

滴滴研究院不僅僅研究汽車和人類, 還直接參與了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的工作, 例如參與雄安新區的交通道路規劃設計。 目前滴滴已經在濟南等地開始推進智慧交通專案, 通過大資料指揮紅綠燈週期。 在很多區域減少了20%以上擁堵, 並開行“拉鍊車”, 在主幹道上動態設置潮汐車道, 讓路和紅綠燈聯網。 在新建城區, 滴滴還嘗試為新建的城區設置沒有固定網站的互聯網小巴, 以很低的成本明顯提升交通效率。 這一切的基礎都是滴滴積累的海量資料。

滴滴智慧交通誘導屏在濟南等城市應用

對於30年後的交通, 程維嚴肅地設想, 市內交通終究將交給無人駕駛的飛行器, 以三維交通解決三維城市的問題。 而長距離交通將由三倍音速高鐵和飛機承擔, 中國大城市之間的時間差單位將從“小時”變成“分鐘”。 考慮到過去30年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個科幻式的未來似乎並不遙遠。

滴滴的未來通往科幻時代,另一端則紮根于現實的中國社會。程維在訪談中還提到了計程車-網約車融合等問題。程維認為,網約車和計程車並非不能相容,互聯網提供的效率增量可以平和地化解兩者的矛盾,讓計程車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甚至外國現有的計程車行業也可以成為滴滴的合作者。今年金磚會議前,滴滴已在所有金磚國家通過“模式出海”的合作方式開展網約車服務 ,希望將來像航空業“星空聯盟”那樣,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遊客提供“無縫化”的環球旅行服務。

這個科幻式的未來似乎並不遙遠。

滴滴的未來通往科幻時代,另一端則紮根于現實的中國社會。程維在訪談中還提到了計程車-網約車融合等問題。程維認為,網約車和計程車並非不能相容,互聯網提供的效率增量可以平和地化解兩者的矛盾,讓計程車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甚至外國現有的計程車行業也可以成為滴滴的合作者。今年金磚會議前,滴滴已在所有金磚國家通過“模式出海”的合作方式開展網約車服務 ,希望將來像航空業“星空聯盟”那樣,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遊客提供“無縫化”的環球旅行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