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忠誠·堅守

“停!這輛車的刹車璜線鬆動了, 需要檢修一下。 ”9月中旬, 一列滿載著汽車的軍列戛然停在秦嶺深處某倉庫裝卸台, 官兵們馬不停蹄地卸載, 一輛輛車陸續從平板上開了下來, 康萬平像閱兵一樣檢閱著每一輛車。

“發動機有輕微異常的‘噠噠’聲。 ”康萬平又仔細聽了聽眼前駛過的那輛車, 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康師傅, 這可是剛接回來的新車。 ”帶隊幹部一臉的驚詫。 不過, 他還是讓康萬平檢修一下。 經檢測, 刹車璜線真的鬆動了。 “康師傅, 您真是神了!”

面對官兵們的誇讚, 康萬平笑而不語, 他那雙常年握著檢修工具的大手,

佈滿了厚厚的老繭, 雖有些變形卻異常靈活, 工具在他手中翻飛, 故障很快排除。

康萬平何許人也?竟有如此本事。 他, 就是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檢修所職工康萬平——人稱“康師傅”, 一個在大山溝堅守了40年的老軍工。

檢修所遠離城區, 因地處深山, 晝夜溫差極大, 特別是冬季, 晝夜相差二十多攝氏度, 不僅考驗著人的意志, 對車輛的性能也是嚴峻的挑戰。 自從1977年到倉庫成為一名修理工, 康萬平哭過也笑過, 生活的滋味如同嚼著剛摘下的青蘋果, 酸酸的、澀澀的, 也伴有一絲絲的甜蜜。 但不知從何時起, 這個檢修所、這裡的每一輛車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風景”。

如今, 年滿60歲的他, 距離退休的日子屈指可數。

在這個學會看似容易、學精難如登天的專業領域, 康萬平把幾代車輛裝了拆、拆了裝, 摸透了幾十種類型車的“脾氣秉性”, 練就了聽音分辨車輛故障的本領。 令康萬平驕傲的是, 經他檢修過的近萬輛車, 從來沒有出現過技術問題。

領導們尊重他, 戰士們敬佩他, 也有好心人為他“抱不平”, 明明手裡握著高級技工的證書, 又是本地人, 在市里開個修理廠, 憑著嫺熟的手藝和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 躺著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何必在山裡苦熬?

“真的就沒有動過心?畢竟‘軍工’和‘軍人’之間差別很大啊!”面對“戰友”的追問, 康萬平沉默良久, 眼波間泛起漣漪, 滿是油污的手停了停、放下, 又將工具輕輕地拿起、握緊, 半晌才慢慢地開口:“有過的, 剛改革開放那會兒,

看著工友們不是找關係調走, 就是下海撲騰賺大錢, 說不動心那是假的, 可是都走了, 這庫誰守、車誰修呀?”

康萬平就是這麼一個人, 沒有什麼豪言壯語, 骨子裡卻透露出一種軍人的血性。 2008年初春, 一場罕見的大雪襲擊了南方各省, 倉庫接到緊急調派物資的任務。 隆冬臘月, 秦嶺山中, 滴水成冰。 因為痛風, 康萬平手腫得握不住工具, 他就用紗布把扳手綁在掌心, 腳腫得穿不上鞋, 他就套著拖鞋, 咬著牙忍著鑽心的疼, 一台車一台車地檢修, 硬是工作了整整幾晝夜!顧不得休息的他, 又帶著押運的任務奔赴災區。

40年, 花開花落、草長草枯, 多少年輕的官兵來了又走, 唯有康萬平忠誠地堅守著這片“紅土地”。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步一景,

已經深深地走進了他的心, 刻在了他那至純的靈魂裡。

40年, 歲月已將當年英朗少年, 打磨成一個鬢髮結霜的佝僂老者, 但他無怨無悔。 不管艱辛還是苦楚、寂寞還是荒蕪, 康萬平流淌的血液裡始終奔騰著忠誠的因數, 生動詮釋著一名老軍工的赤子國防情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