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銳參考|美國務卿本周來華,要“拜託”中國這三件大事

今晚小銳要談的話題, 讀起來可能有點重。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 來自華盛頓的這條消息看上去有些“突然”: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 國務卿蒂勒森將于本周訪問中國。 在今天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宣佈, 蒂勒森到訪的日期是9月30日。

美聯社報導截圖

訪華期間, 蒂勒森將會晤中國高層領導人並討論一系列問題, 其中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年底前訪華、貿易和投資、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等。 這也將是蒂勒森就任國務卿9個月以來第二次訪華。

在美國媒體看來, 儘管蒂勒森此次中國行直到動身幾天前才對外界宣佈, 但“訪華清單”上的三大議題, 每一個分量都不輕。

特朗普將訪華, 美網友期待本國總統可以“開眼界”

“我們和中國的關係良好。 ”宣佈這條消息時, 美國務院新聞發言人諾爾特如此向媒體表示。

她介紹說, 蒂勒森此行將為特朗普總統訪問中國做準備,

這一安排“反映出北京對美國政策目標的重要性”。

資料圖: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事實上, 蒂勒森並不是為特朗普訪華“鋪路”的第一位白宮高官。

本週一(9月25日), 特朗普的核心幕僚之一,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剛剛結束了在北京為期兩天的訪問。

這也是羅斯就任美國商務部長後的首次亞洲之行。

24日在同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的會見中, 羅斯強調, 特朗普總統訪華將是“歷史性”的事件, 美方願與中方密切溝通與合作, 為特朗普訪華籌備“豐碩成果”。

而幾天前的9月20日, 在美國紐約,

出席第72屆聯大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副總統彭斯會晤時, 特朗普的中國行同樣也是討論的重點。

路透社引用王毅外長的話說:“(中美)雙方要做好特朗普總統年內訪華各項準備, 確保訪問成功, 既取得更多具體成果, 又展示今後發展前景, 為兩國關係注入新的動力。 ”

面對特朗普即將開始的中國行, 不少美國網友也發揮聯想, 表示或許自家總統第一次訪問中國前, 確實需要先做功課。

還有網友期待, 或許這次訪問會讓特朗普“開闊眼界”, 希望這次中國之行能“教育”他不要太自大。

在這些問題上, 美國都需與中方“對表”

貿易與投資,是“訪華清單”上另一大要務。

美媒稱,這個任務並不輕鬆。自美國8月宣佈對華髮起所謂貿易調查後,在美方頻頻升高的調門中,兩國貿易摩擦的風險愈發凸顯。

不過,在蒂勒森即將動身之前,雙方對此的表態中更多強調卻是對話與合作。

就在26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中國香港對媒體也表示,他認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能夠以協商的方式解決。

美國媒體報導截圖

同時,他也積極評價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畫”,稱這些對話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如美國牛肉入華。同時,“我們也需要和中國對話解決更重大更困難的問題。”

在9月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羅斯呼籲中方對在華美國企業給予公平互惠待遇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做出了如下回答:如果中美的經貿關係只對中方一方有利、而對美方沒有利益,美國企業家也不會持續在中國做這麼多年的生意,對中國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也不會呈增長態勢。

9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

“可以說,現在中美雙方已經形成一個共識,中美關係當中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是開放性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告訴銳參考。

他認為,蒂勒森的這次訪華提供了一個中美雙方就中美關係,包括地區和國際問題進行溝通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對兩國關係是有益的。雙方利用這樣一個機會進行“對表”,對推動下階段中美關係平穩發展有積極意義。

“但這個對表不是說美國‘列清單’來讓中國做什麼,這種時代已經過去。美國需要傾聽中國的想法。中方也會充分把握機會,在有關問題上表明中國的立場,進一步增加中美之間的相互理解,化解分歧和誤解。”

面對半島局勢,“美國更加看重中國立場和觀點”

美聯社注意到,蒂勒森即將訪華的當口,正值美國和朝鮮的緊張關係升級。

路透社則引用分析人士的話說,中美兩國領導人今年4月海湖莊園會晤結束後,朝鮮半島局勢已發生顯著變化,因此中美必須就如何應對達成共識。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宣佈蒂勒森訪華消息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也強調了中國為推動和平解決朝核問題採取的“重要舉措”。

她說:“我們總能做到更多,但是現在,我們希望為中國朝著正確的方向採取行動表達感謝。”

在阮宗澤看來,這凸顯了中美兩國就地區問題,包括在朝鮮半島等問題進行密切溝通的重要性。

“在過去,美國其實有一種單邊主義的傾向,導致他不需要去傾聽別人。”他說:“但我覺得在現在和未來,美國正在越來越看重中國的立場和觀點。”

基辛格:“今日中美關係之重要已遠超當初建交時”

或許是巧合,就在美國現任國務卿訪華消息公佈的同一天,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紐約一個智庫論壇上就中美關係發表了演講。

9月26日,基辛格在紐約一個智庫論壇上就中美關係發表演講。

他說,中美關係將是21世紀“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大國關係,中美兩國應該攜手共進,共同促進和平與人類發展,“這是時代的需要”。

基辛格強調,如今的中美關係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幾十年前。“中美剛剛建交時,雙方基本上都是出於戰略考慮;今天我們尋求的不只是安全這個概念,而是共同發展,雖然有時會目的不同,但要尋求在一個共同的理念和機遇下來實現。”

對此,阮宗澤也認為,中美兩國關係的分量決定了在很多問題上,中國的意見對美國越來越重要,“這個傾向已經越來越明顯,發展也越來越清晰”。

美國都需與中方“對表”

貿易與投資,是“訪華清單”上另一大要務。

美媒稱,這個任務並不輕鬆。自美國8月宣佈對華髮起所謂貿易調查後,在美方頻頻升高的調門中,兩國貿易摩擦的風險愈發凸顯。

不過,在蒂勒森即將動身之前,雙方對此的表態中更多強調卻是對話與合作。

就在26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中國香港對媒體也表示,他認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能夠以協商的方式解決。

美國媒體報導截圖

同時,他也積極評價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畫”,稱這些對話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如美國牛肉入華。同時,“我們也需要和中國對話解決更重大更困難的問題。”

在9月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羅斯呼籲中方對在華美國企業給予公平互惠待遇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做出了如下回答:如果中美的經貿關係只對中方一方有利、而對美方沒有利益,美國企業家也不會持續在中國做這麼多年的生意,對中國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也不會呈增長態勢。

9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

“可以說,現在中美雙方已經形成一個共識,中美關係當中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是開放性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告訴銳參考。

他認為,蒂勒森的這次訪華提供了一個中美雙方就中美關係,包括地區和國際問題進行溝通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對兩國關係是有益的。雙方利用這樣一個機會進行“對表”,對推動下階段中美關係平穩發展有積極意義。

“但這個對表不是說美國‘列清單’來讓中國做什麼,這種時代已經過去。美國需要傾聽中國的想法。中方也會充分把握機會,在有關問題上表明中國的立場,進一步增加中美之間的相互理解,化解分歧和誤解。”

面對半島局勢,“美國更加看重中國立場和觀點”

美聯社注意到,蒂勒森即將訪華的當口,正值美國和朝鮮的緊張關係升級。

路透社則引用分析人士的話說,中美兩國領導人今年4月海湖莊園會晤結束後,朝鮮半島局勢已發生顯著變化,因此中美必須就如何應對達成共識。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宣佈蒂勒森訪華消息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也強調了中國為推動和平解決朝核問題採取的“重要舉措”。

她說:“我們總能做到更多,但是現在,我們希望為中國朝著正確的方向採取行動表達感謝。”

在阮宗澤看來,這凸顯了中美兩國就地區問題,包括在朝鮮半島等問題進行密切溝通的重要性。

“在過去,美國其實有一種單邊主義的傾向,導致他不需要去傾聽別人。”他說:“但我覺得在現在和未來,美國正在越來越看重中國的立場和觀點。”

基辛格:“今日中美關係之重要已遠超當初建交時”

或許是巧合,就在美國現任國務卿訪華消息公佈的同一天,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紐約一個智庫論壇上就中美關係發表了演講。

9月26日,基辛格在紐約一個智庫論壇上就中美關係發表演講。

他說,中美關係將是21世紀“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大國關係,中美兩國應該攜手共進,共同促進和平與人類發展,“這是時代的需要”。

基辛格強調,如今的中美關係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幾十年前。“中美剛剛建交時,雙方基本上都是出於戰略考慮;今天我們尋求的不只是安全這個概念,而是共同發展,雖然有時會目的不同,但要尋求在一個共同的理念和機遇下來實現。”

對此,阮宗澤也認為,中美兩國關係的分量決定了在很多問題上,中國的意見對美國越來越重要,“這個傾向已經越來越明顯,發展也越來越清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