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設2300萬人口上限 未來哪些人能留在北京?

發佈通知稱,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案不得賣給個人;商業銀行暫停對個人購買商辦類專案的個人購房貸款, 並對商辦項目的規劃和商住專案再次銷售等作出嚴格界定。

對此, 張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並不關心未來商住房是否會降價或交易難度增大, 因自己買房是剛需, 並不後悔。

三類人或成香餑餑

值得注意的是, 草案在限定“2020以後, 長期穩定控制在2300萬人左右”時還特別提出, 要不斷優化人口結構, 提高人口素質, 積極應對老齡化問題。 那麼, 未來哪些人才是北京所需要的人才呢, 哪些人最有可能留在北京呢?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未來北京對於常住人口設定的門檻肯定是越來越高, 目前“北漂”的大學畢業生不下100萬人, 今後他們留在北京的概率將會小很多。 在竹立家看來, 北京以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為戰略定位, 未來北京市想要留的人才肯定也會是圍繞著這幾個中心的建設為目標的。

事實上, 北京市在去年8月發佈了《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 對於各類人群的積分標準進行了明確劃分。 竹立家認為, 從北京市的積分落戶政策可以看出, 高學歷、納稅高、科技型等方面的人才將是未來北京市想要留住的物件。

竹立家指出,

現在北京的高房價, 可能會讓很多在北京無房的80後人才流失。 但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需要高層次人才, 也需要一些做基礎性服務的人, 沒有他們城市也無法較好運轉。 北京要教授, 也要賣菜的菜農。

“在北京工作的80後人群在10年後將是北京城市發展的主力人群, 這部分人群正面臨極大的購房壓力、孩子教育壓力、父母醫療壓力等, 如何解決這些人面臨的問題, 北京在政策規劃中需要重點考慮。 ”竹立家認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