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機油茶綠山頭 石阡龍井鄉貓寨村發展茶產業助農增收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傑)近年來, 石阡縣龍井鄉找准精准扶貧著力點, 大力發展油茶、茶葉等生態茶產業, 既造就了青山綠水, 又讓老百姓實現增收致富。 9月26日, 多彩貴州網記者跟隨由貴州省質監局組織的“發展有機產業助推脫貧攻堅”集中採訪團走進石阡縣龍井鄉, 感受貓寨村借助有機油茶產業發生的巨變。

貓寨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樹, 碩果累累

貓寨村位於石阡縣龍井鄉南部, 居住著159戶612人, 村域面積13.7平方千米, 耕地面積646畝。

過去的貓寨村, 地方偏僻、氣候高寒、遍野荒山, 是省級一類貧困村, 多數家庭依靠傳統農業勉強能夠養家糊口。 如何徹底改變該村貧窮的面貌, 成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

2011年, 貓寨村通過學習、考察、調研, 決定利用荒山、殘次林、閒置地等發展茶產業, 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生態油茶種植, 通過“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

第一期就發展了5000餘畝野生油茶。

油茶加工廠的工人正在對有機油茶產品進行包裝

自貓寨村種植野生油茶以來, 老百姓從中逐漸嘗到了甜頭, 人均收入也由原來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現在的近8000元。 農民不但能在家門口就業, 還能有可觀的收入。

“僅僅靠在這個專業合作社打工, 每年就可以增加1.5萬塊錢的收入, 到了年底, 我還可以參與土地入股的分紅。 ”貓寨村村民羅忠權高興地告訴記者, 到目前為止, 他共有20畝土地入股合作社進行有機油茶種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貓寨村以無公害綠色有機為目標, 用良心做放心食品。 “我們的油茶種植、加工過程都是綠色無公害有機的。 ”貓寨村村主任、農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中樞說, 該村的有機油茶只施用農家肥, 從不施用化肥;除草都是通過人工, 從不使用除草劑;產品加工壓榨, 都是採取冷壓榨方式。

貓寨村村民羅忠權除了入股20畝土地, 還在加工廠務工

貓寨村目前已建成了1.6萬余畝高效生態油茶產業示範園區, 還建起了占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的油茶加工廠, 該加工廠可年產200噸優質精煉茶油, 實現年產值近4000萬元。 “2016年, 全村每戶分紅6900元。 從2011年開始, 全村每戶每年勞務工資收入在15000元左右。 ”羅中樞說。

除了有機油茶產業, 貓寨村還不斷探索林業產業發展新模式, 在荒山上發展有機油茶的同時又開闢了核桃種植等生態產業,

既為該鄉農旅一體化發展增加了一道新景觀, 又為老百姓增收致富開闢了一條新管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