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民樂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綜述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以來, 民樂縣立足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準、繁榮群眾文化、創新體制機制, 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逐步健全, 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形成了以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河西解放紀念館、全民健身中心、影劇院、數位影院、廣場公園為中心, 以鄉鎮綜合文化站、固定放映點、農家書屋、村文化室、鄉村舞臺為依託的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全縣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10個, 農家書屋203家,

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工程縣級支中心1個、村級服務點172個, 實現了農家書屋和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全覆蓋。 組建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隊10個, 建設農村固定放映點5個,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5個。 全縣共建成文化廣場143個, 村文化活動室172個, 覆蓋率分別達到83%和100%。 針對縣級文化三館面積小、服務功能不完善的短板, 民樂縣投資5000萬元建設建築面積10800平方米的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 現已完成主體工程, 年內完成室內裝修布展。

群眾文化活動廣泛開展

“金色田園﹒魅力民樂”旅遊文化藝術節、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滑雪節, 扁都口攝影大賽、全省民歌大賽、農民文化藝術節、民樂好聲音歌手大賽、秦腔大賽等一批品牌文化活動持續開展。

書香家庭創建、漢字聽寫大賽、經典誦讀大賽、快樂假期小讀者書香民樂創建活動有效地推動了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 各俱特色的文化活動為百姓築起了文化舞臺, 豐富了城鄉群眾文化生活。

文藝創作推陳出新

積極打造以“一首歌、一套系列叢書、一部電影、一個文藝獎項、一個品牌節會、一組紀錄片、一本畫冊、一組歌舞、一組小品小戲、一支文藝隊伍”為主的“十個一”特色文化品牌。 原創歌曲《走進民樂》廣泛傳唱, 編輯出版民樂文化旅遊叢書、拍攝本土電影《風箏與風》《血傘凶靈》, 設立並評選民樂文藝獎、“金色田園﹒魅力民樂”旅遊文化藝術節持續舉辦, 《蒼茫扁都口》等系列紀錄片在省市媒體播放, 春節文藝晚會持續舉辦,

多個歌舞、小品節目在省市參演並獲獎。 文藝創作隊伍發展壯大, 每年舉辦多期書畫、攝影、舞蹈、音響操作與實踐、化妝等文藝培訓班, 深入鄉村、學校開展廣場舞、頂碗舞、文藝節目編排、社火表演、秦腔演唱、民間小調演唱等輔導培訓。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

把示範區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 成立了民樂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領導小組, 制定了《張掖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民樂縣創建工作方案》, 建立部門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目標清晰、統籌有力、運轉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務協調機制, 配套完善了公共文化設施效能建設、文化服務供給、服務考核評估等相關制度, 形成了步調統一、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和合力,

確保了創建工作穩步順利推進。

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為發展文化產業夯實了基礎。 方舟水世界、濱河高原生態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園、扁都口生態文化產業園、聖天寺佛教文化產業園等一批大型文化產業項目建成運營, 遊戲遊藝、娛樂、影視製作、文化傳媒、節慶等文化消費產品蓬勃發展, 居民文化消費不斷增長。 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19億元, 占GDP比重達2.31%。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創建, 不僅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加快了建設文化強縣步伐, 而且提振了全縣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民樂傳遞了正能量, 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