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壯烈跳崖

《狼牙山五壯士》油畫。

1941年8月, 日軍對晉察冀邊區所屬根據地進行“大掃蕩”, 並於9月下旬對狼牙山根據地進行鐵壁合圍。 一旦敵人陰謀得逞,

4萬抗日軍民生死難料。 9月25日, 日偽軍約3500余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 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 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某部第七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 完成任務撤離時, 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 掩護全連轉移。 他們堅定沉著, 利用有利地形, 奮勇還擊, 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 斃傷90餘人。 次日, 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 他們邊打邊撤, 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 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 遂發起猛攻。 5位戰士臨危不懼, 英勇阻擊, 子彈打光後, 用石塊還擊, 一直堅持戰鬥到日落。 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 他們寧死不屈, 毀掉槍支, 義無反顧,
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 倖免於難。 馬寶玉等5位戰士的壯舉, 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10月18日,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共同簽署頒佈《晉察冀軍區關於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訓令》, 對馬寶玉等5名戰士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號召全軍指戰員向五壯士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