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文,肥料最全種類與特點,收藏備用

農業生產離不開肥料, 我國農業有近萬年的悠久歷史, 古代稱肥料為糞, 施肥則成為糞田。 我國的農田施肥大約開始于殷商朝代, 出土文物中有罱河泥的木制工具以及殷商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屎、壅等字形記載, 並有施肥可以增產的蔔詞。 戰國時期已經重視並強調農田施肥, 戰國、秦漢開始利用腐熟人、畜糞尿、蠶糞、雜草、草木灰、豆萁、河泥、骨汁等作為肥料使用。 在漢朝已非常重視養豬積肥, 宋、元已開始使用石灰、石膏、硫磺、食鹽、鹵水等無機肥料。

《氾勝之書》中關於施肥有詳細敘述, 強調施足基肥和補施追肥對作物生長的重要性。 唐、宋以後施肥經驗日益積累, 總結出“時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則, 即施肥應隨氣候、土壤、作物因素的變化而定。 隨著近代化學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各種化學肥料相繼問世。 18世紀中葉, 磷肥首先在英國出現。 1870年德國生產出鉀肥。

20世紀初合成氨研製成功。 隨後, 複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長效肥也先後出售。 由於化肥數量和品種的增多及品質的提高, 農業生產中的肥料總投入量日益增大, 作物產量也相應提高, 化肥的推廣和普及很快席捲全球, 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主導地位被化肥取代。

肥料品種繁多, 根據肥料提供植物養分的特性和營養成分, 分為無機肥料、有機肥料和有機無機肥料3類。

無機肥料分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鉀), 中量元素肥料(鈣、鎂、硫)和微量元素肥料(鐵、錳、鋅、銅、鉬、硼、氯)。 大量元素肥料又按其養分元素的多寡, 分為單元肥料(僅含一種養分元素)和複合肥料(含兩種或兩種以上養分元素), 前者如氮肥、磷肥和鉀肥;後者如氮磷、氮鉀和磷鉀的二元複合肥以及氮磷鉀三元複合肥。

有機肥料包括有人畜禽糞尿、綠肥、廄肥、堆肥、漚肥和沼氣肥等。 一般根據有機肥的來源不同把有機肥分為以下幾類:農業廢棄物, 比如秸稈、豆粕、棉粕等;畜禽糞便, 比如雞糞、牛羊馬糞、兔糞;工業廢棄物, 比如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生活垃圾, 比如餐廚垃圾等;城市污泥, 比如河道淤泥、下水道淤泥等。

有機無機肥料即半有機肥料, 是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通過機械混合或化學反應而成的肥料, 有機無機肥根據製作工藝又可以分為有機無機複合肥和有機無機複混肥。 它是對糞便、草炭等有機物料, 通過微生物發酵進行無害化和有效化處理, 並添加適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 經過造粒或直接摻混而制得的商品肥料, 有機無機肥屬於新型肥料。

下面按照我們日常使用的一些肥料種類來分別做一簡單介紹,這些肥料種類名稱參考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肥料管理條例》。

一、氮肥是指以氮養分含量為養分標明量的肥料,我們日常所見的如硫酸銨,尿素,碳酸氫銨,氯化銨,氰氨化鈣。

氮元素對作物生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體內氨基酸的組成部分、是構成蛋白質的成分,也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起決定作用的葉綠素的組成部分。氮還能幫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能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氮肥,屬於一種單質的無機肥料。

氮不足一般表現

在實際生產中,經常會遇到農作物氮營養不足或過量的情況,氮營養不足的一般表現是:植株矮小,細弱;葉呈黃綠、黃橙等非正常綠色,基部葉片逐漸乾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穀類作物的分蘖顯著減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顯著早衰並早熟,產量降低。

氮過量一般表現

氮營養過量的一般表現是:生長過於繁茂,腋芽不斷出生,分蘖往往過多,妨礙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以至推遲成熟,葉呈濃綠色,莖葉柔嫩多汁,體內可溶性非蛋白態氮含量過高,易遭病蟲為害,容易倒伏,禾穀類作物的穀粒不飽滿(千粒重低),秕粒多;棉花爛鈴增加,鈴殼厚,棉纖維品質降低;甘蔗含糖率降低;薯類薯塊變小,豆科作物枝葉繁茂,結莢少,作物產量降低。

氮肥氮元素比率

尿素[CO(NH2)2] -約46.7%

硝酸銨(NH4NO3)-約35%

氯化銨(NH4Cl)-約26.2%

硫酸銨[(NH4)2SO4] -約21.2%

碳酸氫銨(NH4HCO3)-約17.7%

氮肥的施用方法:

1.氮肥應深施。

這是一項成熟的、效果明顯的技術,包括稻田深施,無水層混施、旱地表施後灌水。研究證明,深施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氨揮發,其效果大小取決於施氮肥後田面水(稻田)或土表(旱地)中存留的氮肥量。

2.氮肥施用時期。

利用作物對化肥氮的競爭性吸收以降低土壤中化肥氮的濃度,是減少氮肥損失,提高其利用率的有效途徑,並已得到許多田間試驗證實。因此,在不同時期氮肥施用量的分配上,應在保證作物前期生長的前提下,儘量減少生長前期的氮施用量,並將重點移到生長中期。

3.氮肥是使用最普遍量最大的化肥

全國幾乎所有的土壤和作物都需要施用氮肥。氮肥的科學施肥原則是對不同作物、地塊和不同生育期的具體施肥量進行即時、定量調控。例如,目前我國大田作物施氮量(N)一般每畝8-15kg,約一半作基肥,其餘主要作追肥,氮肥是追肥得主角。

二、磷肥是指以磷養分含量為養分標明量的肥料,我們日常使用的如硝酸磷肥,過磷酸鈣,鈣鎂磷肥。

磷肥根據來源可分為:

(1)天然磷肥,如海鳥糞、獸骨粉和魚骨粉等。

(2)化學磷肥,如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礦粉等。

按所含磷酸鹽的溶解能性分類

(1)水溶性磷肥,如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鈣。易溶于水,肥效較快。

(2)枸溶性磷肥,如沉澱磷肥、鋼渣磷肥、鈣鎂磷肥、脫氟磷肥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鈣。微溶于水而溶于水2%枸櫞酸溶液,肥效較慢。

(3)難溶性磷肥,如骨粉和磷礦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鈣。微溶于水和2%枸櫞酸溶液,須在土壤中逐漸轉變為磷酸一鈣或磷酸二鈣後才能發生肥效。

磷肥的作用: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促進穀物類作物的分蘖和籽粒半滿,加速促使棉花、瓜類、茄果類蔬菜及果樹的開花結果,提高結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作物缺磷的表現:作物缺磷時生長緩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葉小易脫落;色澤一般,呈暗綠或灰綠色,葉緣及葉柄常出現紫紅色;根系發育不良,成熟延遲,產量和品質降低。 缺磷症狀一般先從莖基部老葉開始,逐漸向上發展。

磷肥的施用方法:磷肥一般作為基肥使用,個別品種也可用作追肥和葉面施肥。

磷肥施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可能減少與土壤接觸,宜集中施肥,如條施、穴施

2、儘量增加與根系接觸的機會

3、減少被土壤鐵鋁固定

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相同條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越高,磷肥肥效越低。當發現作物表現缺磷症狀時,採用葉面噴施磷肥,使磷通過葉面的氣孔或角質層進人作物體中。水稻、麥類等禾本科作物可用2%一3%的濃度,油菜、蔬菜可用1%的濃度。也可使用磷酸二氫鉀0.25%的濃度,在晴天上午露水幹後或傍晚未上露水前噴施,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三、鉀肥是指以鉀養分含量為養分標明量的肥料,主要有氯化鉀、硫酸鉀、草木灰、鉀瀉鹽、磷酸一鉀(磷酸二氫鉀)等。大都能溶于水,肥效較快。並能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失。

鉀肥的作用:植物體內含鉀一般占幹物質重的0.2%~4.1%,僅次於氮。鉀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參與60種以上酶系統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產物的運輸,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等過程。鉀肥施用適量時,能使作物莖稈長得堅強,防止倒伏,促進開花結實,增強抗旱、抗寒、抗病蟲害能力。

鉀肥的使用:鉀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種還可以作為葉麵肥,但作基肥和葉麵肥施用效果為好。將鉀肥用作基肥,可滿足農作物全生育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對生長期短的作物和明顯缺鉀的土壤尤為重要。對生長期長的作物如棉花可採用基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對沙質土壤可採用基施和追施相結合。鉀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介於氮、磷之間。目前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00毫克/千克/畝即可;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0~150毫克/千克以下,施K₂O₃%—5千克/畝即可,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千克時,可視作物種類不施或少施化學鉀肥。

四、複合肥料:指氮、磷、鉀三種養分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養分化學合成的肥料,複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

複合肥的特點:

1、營養元素總量一般比較高,營養元素種類較多,一次施用複合肥,至少同時可供應作物兩種以上的主要營養元素。

2、結構均勻,例如磷酸銨不含任何無用的副成分,其陰、陽離子均為作物吸收的主要營養元素。這種肥料養分分佈比較均一,在造成顆粒後與粉狀或結晶狀的單元肥料相比,結構緊密,養分釋放均勻,肥效穩而長。由於副成分少,對土壤不利影響小。

3、物理性狀好,複合肥一般多製成顆粒,吸濕性小,不易結塊,便於貯存和施用,特別便於機械化施肥。

施用方法

複合肥肥效長,宜做基肥。大量試驗表明,不論是二元還是三元複合均以基施為好。這是因為複合肥中含有氮、磷、鉀等多種養分,作物前期尤其對磷、鉀極為敏感,要求磷、鉀肥要作基肥早施。控釋複合肥在生產過程中採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藝,肥效緩慢平穩,比單質化肥分解慢,養分淋失少,利用率高,適合於作基肥。一般畝用量為30至40千克。複合肥不宜用於苗期肥和中後期肥,以防貪青徒長。

五、複混肥料是指氮、磷、鉀三種無機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按需要配比、或添加一定量有機含碳物料製成的肥料,如複混肥料、摻合肥料、有機無機複混肥料。

複合肥和複混肥的區別

複合肥與複混肥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化學肥料,二者的價格、肥效都相去甚遠。區別在於:一是生產工藝不同。複合肥是通過化學反應合成,其養分含量均勻,顆粒大小一致。而複混肥是通過物理混合而成,生產工藝簡單,養分不均,效果較差。二是養分含量不同。複合肥養分一般固定,氮、磷、鉀各為15%,甚至更高,而複混肥濃度低,總養分一般不超過30%。三是養分利用率不同。化學反應合成的複合肥養分釋放均勻,利用率高。而物理混合的複混肥養分釋放不均衡,造成作物養分吸收過程中的浪費和缺乏。四是執行標準不同。不論複混肥還是標識為複合肥的複混肥,一般都標識為GB15063-94,而複合肥的標識標準則不同,都是執行的企業標準。

複混肥的使用可參照複合肥的使用方法。

六、有機肥料是指來源於植物和動物,施於土壤以提供植物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含有有機物質,既能提供農作物多種無機養分和有機養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類肥料。

有機肥的種類:

1、人糞尿:人體排泄的尿和糞的混合物。人糞約含70%~80%水分,20%的有機質(纖維類、脂肪類、蛋白質和矽、磷、鈣、鎂、鉀、鈉等鹽類及氯化物),少量糞臭質、糞膽質和色素等。人尿含水分和尿素、食鹽、尿酸、馬尿酸、磷酸鹽、銨鹽、微量元素及生長素等。人糞尿中常混有病菌和寄生蟲卵,施前應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免污染環境。人糞尿碳氮比(C/N)較低,極易分解;含氮素較多,腐熟後可作速效氮肥用,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宜與磷、鉀肥配合施用。但不能與鹼性肥料(草木灰、石灰)混用;

2、廄肥:家畜糞尿和墊圈材料、飼料殘茬混合堆積並經微生物作用而成的肥料。富含有機質和各種營養元素。各種畜糞尿中,以羊糞的氮、磷、鉀含量高,豬、馬糞次之,牛糞最低;排泄量則牛糞最多,豬、馬類次之,羊糞最少。廄肥腐熟後主要作基肥用。新鮮廄肥的養分多為有機態,碳氮比(C/N)值大,不宜直接施用,尤其不能直接施入水稻田。

堆肥: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植物性物質與泥土、人糞尿、垃圾等混合堆置,經好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多作基肥,施用量大,可提供營養元素和改良土壤性狀,尤其對改良砂土、粘土和鹽漬土有較好效果。

3、漚肥: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植物性物質與河、塘泥及人糞尿同置於積水坑中,經微生物厭氧呼吸發酵而成的肥料。一般作基肥施入稻田。

4、沼氣肥:作物秸稈、青草和人糞尿等在沼氣池中經微生物發酵制取沼氣後的殘留物。富含有機質和必需的營養元素。沼氣發酵慢,有機質消耗較少,氮、磷、鉀損失少,氮素回收率達95%、鉀在90%以上。沼氣水肥作旱地追肥;渣肥作水田基肥,若作旱地基肥施後應複土。沼氣肥出池後應堆放數日後再用(因沼肥的還原性強,出池後立即使用,會與作物爭奪土壤中的氧氣,導致作物葉片發黃、凋萎)。

5、廢棄物肥料:以廢棄物和生物有機殘體為主的肥料。其種類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屠宰場廢棄物;海肥(沿海地區動物、植物性或礦物性物質構成的地方性肥料)。

此外還有泥肥、熏土、坑土、糟渣和餅肥等。

有機肥料的使用: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各種營養元素,具有數量大、來源廣、養分全面優點,但也存在髒、臭、不衛生,養分含量低、肥效慢、使用不方便等缺點。無機肥料正好與之相反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效快,使用方便等優點,但也存在養分單一的不足。因此,施用有機肥通常需與化肥配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益。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相配合施用,可以取長補短、緩急相濟。有機肥料本來就有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等作用,與化肥配合施用後,這些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自從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化肥以來,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就已經客觀存在,只是當時還處於盲目的配合,還不夠完善。70年代以來,中國化肥發展很快,經過許多科學工作者的研究和廣大農民的實踐,測土施肥、配方施肥等施肥方法相繼在生產中推廣應用,使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更趨完善。

有機肥料在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首先需要明白的一件事,有機肥雖然效果很好,但並不是萬能的。有機肥料所含養分並不平衡,不能滿足作物高產優質的需要。因此在施用有機肥時可以按要求配施化肥,並在作物生長期間配施各種葉麵肥。

2、比較於其他的肥料,有機肥分解相對較慢,肥效較遲。雖然它的營養元素含量全,但含量較低,在土壤中分解較慢。因此專家建議,把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二者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

3、一般來講,在使用有機肥之前,最好經過發酵處理。由於許多有機肥料帶有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這些不利於作物的健康生長,所以要經過加工處理後才能施用。

4、最後一點是有機肥的使用注意事項。腐熟的有機肥不宜與鹼性肥料混用,若與鹼性肥料混合,會造成氨的揮發,降低有機肥養分含量,從而導致營養失衡。同時生物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有機物,不宜與硝態氨肥混用。

七、含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少量元素如銅、鐵、錳、鋅、硼和(或)鉬為養分的肥料。

雖然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們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的作用與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當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時,作物生長發育受到明顯的影響,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另一方面,微量元素過多會使作物中毒,輕則影響產量和品質,嚴重時甚至危及人畜健康。

含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方法

常用的微肥除化學肥料(如硼砂、硫酸鋅、硫酸錳等)外,還有整合肥料、玻璃肥料、礦渣或下腳料等,通常都用作基肥和種肥。其施用方法為:在播種前結合整地施入土中,或者與氮、磷、鉀等化肥混合在一起均勻施入,施用量要根據作物和微肥種類而定,一般不宜過大。如對水稻,七水硫酸鋅每畝施用1公斤,硼砂一般每畝用0.5公斤至1公斤,並要與廄肥等有機肥混合均勻基施,防止集中施用造成局部危害。

1、根外追肥

將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對作物莖葉進行噴施。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避免土壤中肥料不均勻而造成的危害,同時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發育階段,根據具體的需要進行多次噴施,以提高肥效。有條件的地區在大面積施用時可採用機械操作或飛機噴灑,一般噴灑濃度為0.01%至0.05%。

2、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種子或拌種,這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使用方法,可大大節省用肥量。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種液濃度為0.01%至0.03%。每500公斤種子僅用5升這種溶液。大豆用鉬酸銨拌種,每畝只需要10克至20克。

八、含中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次量元素鈣和(或)鎂為養分的肥料。又稱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含有作物營養元素鈣、鎂和硫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化合物,並需標明含量的一類化肥。

這類肥料除提供作物養分之外,還可以調整土壤的物理性質,促進農業增產。中量元素肥料的生產在很長時間裡,都不為人們所重視。原因是在一些常用的肥料品種中,特別是低濃度肥料品種中同時含有鈣、鎂或硫元素,大氣中的二氧化硫通過雨水進入土壤,也是硫元素的來源之一。近30多年來,化肥品種結構中高濃度肥料逐步代替了低濃度肥料,使帶入土壤中的鈣、鎂和硫元素減少,一些土壤出現了短缺中量營養元素,特別是短缺硫元素的現象,從而使中量元素肥料的生產和使用得到重視。

中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一般配合大量元素肥料使用或者進行追肥和葉面施肥。

九、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體的製品,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植物養分的供應量或促進植物生長、改善農產品品質及農業生態環境。

微生物肥的正確認知:長期以來,社會上對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誤解和偏見。微生物肥料一種看法認為它肥效很高,把它當成萬能肥料,甚至揚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它根本不是肥料。其實這兩種都是偏見。世界多年試驗證明,用根瘤菌接種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確實有增產效果,合理應用其它菌肥拌種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對非豆科農作物也有增產效果,而且有化肥達不到的效果。

微生物肥的特性

微生物肥料是活體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代謝來完成。只有當這些有益微生物處於旺盛的繁殖和新陳代謝的情況下,物質轉化和有益代謝產物才能不斷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種類、生命活動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礎,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鉀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為基礎。正因為微生物肥料是活製劑,所以其肥效與活菌數量、強度及周圍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包括溫度、水分、酸鹼度、營養條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響,因此在應用時要加以注意。

微生物肥的作用:

1、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斷降低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僅靠大量增施化肥來提高作物產量是有限的,更何況還有污染環境等一系列的問題。微生物肥料在解決這方面問題上有獨到的作用。所以,根據中國作物種類和土壤條件,採用微生物肥料與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證增產,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質,減少污染。

2、有助於處理各種廢棄物發展生態農業: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發酵城市生活垃圾及農牧業廢棄物而製成微生物肥料是一條經濟可行的有效途徑。目前已應用的主要是兩種方法,一是將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作為原料經處理由工廠直接加工成微生物有機複合肥料;二是工廠生產特製微生 物肥料(菌種劑)供應於堆肥廠(場),再對各種農牧業物料進行堆制,以加快其發酵過程,縮短堆肥的週期,同時還提高堆肥品質及成熟度。另外還有將微生物肥料作為土壤淨化劑使用。

3、改良土壤作用: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產生糖類物質,占土壤有機質的0.1%,與植物粘液,礦物胚體和有機膠體結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糰粒結構,增強土壤的物理性能和減少土壤顆粒的損失,在一定的條件下,還能參與腐殖質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1、開袋後要儘快使用。開袋後會有其他的細菌等侵入,造成微生物菌群發生改變,影響使用效果,因此微生物肥料在開袋後要儘快使用,避免長期不用的情況。[2]

2、避免高溫乾旱的氣候下使用。高溫乾旱的天氣,影響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不能發揮完全,施肥效果也會打折扣。

3、避免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合使用。未腐熟的有機堆肥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微生物會被高溫殺死,影響微生物肥料的肥力。同時,還要注意避免與過酸堿的肥料混合使用。

4、避免與農藥同時使用。兩者若同時使用,化肥農藥的藥性,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嚴重的還會殺死微生物。

十、新型肥料是指沒有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的肥料產品。

所謂新型肥料應該是有別于傳統的、常規的肥料,我國科技部和商務部《鼓勵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品目錄》(2003)中有關新型肥料目錄就包括複合型微生物接種劑;複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劑;秸稈、垃圾腐熟劑;特殊功能微生物製劑;控、緩釋新型肥料生物有機肥料有機複合肥植物穩態營養肥料等。

新型肥料的種類:

1、專用配方肥 通常稱為配方肥,是在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實施過程中研製開發的新型肥料。

2、商品有機肥 以畜禽糞便、秸稈和蘑菇渣等富含有機質的資源為主要原材料,採用工廠化方式生產的有機肥料。

3、水溶性肥料 是一種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複合肥料,能夠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對較高,用於噴滴灌等設施農業,實現水肥一體化,達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

4、緩控釋肥料 緩控釋肥是一種通過各種調控機制使肥料養分最初釋放延緩,延長植物對其有效養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養分按照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期緩慢或控制釋放的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使用量與施肥次數、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農作物產品品質等優點,使用量較大時,也不會出現燒苗、徒長、倒伏等現象。

5、各種功能性肥料:是根據作物不同生長特性針對性的研製具有特殊功能性的一種特種肥料。這種肥料是近年來發展較多而且發展較快的一種肥料,能夠滿足作物生長的多樣化個性需求,充分發揮了新材料和新技術優勢,使之服務與農業。

以上是當前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肥料的一些種類的知識彙集,可以幫助大致瞭解肥料種類和特點以及使用方法,希望能夠對於大家認識和瞭解肥料有一些幫助。歡迎關注“農人田園”的頭條號瞭解更多農業資訊和知識。近期發表農業熱文推薦如下:

紅薯秋季巧管理,高產豐收早收益!

紅薯栽培施肥技術要點,需要請收藏!

正確認識和使用有機肥是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

別再為有機肥施肥犯愁了,看看這些機械,方便又高效!

介紹一種快速生產有機肥的方法,現在著手還不晚,秋種就能用!

歡迎關注“農人田園”頭條號獲取更多農業資訊和資訊,如有約稿、投稿可關注並私信或留言。

下面按照我們日常使用的一些肥料種類來分別做一簡單介紹,這些肥料種類名稱參考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肥料管理條例》。

一、氮肥是指以氮養分含量為養分標明量的肥料,我們日常所見的如硫酸銨,尿素,碳酸氫銨,氯化銨,氰氨化鈣。

氮元素對作物生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體內氨基酸的組成部分、是構成蛋白質的成分,也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起決定作用的葉綠素的組成部分。氮還能幫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能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氮肥,屬於一種單質的無機肥料。

氮不足一般表現

在實際生產中,經常會遇到農作物氮營養不足或過量的情況,氮營養不足的一般表現是:植株矮小,細弱;葉呈黃綠、黃橙等非正常綠色,基部葉片逐漸乾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穀類作物的分蘖顯著減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顯著早衰並早熟,產量降低。

氮過量一般表現

氮營養過量的一般表現是:生長過於繁茂,腋芽不斷出生,分蘖往往過多,妨礙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以至推遲成熟,葉呈濃綠色,莖葉柔嫩多汁,體內可溶性非蛋白態氮含量過高,易遭病蟲為害,容易倒伏,禾穀類作物的穀粒不飽滿(千粒重低),秕粒多;棉花爛鈴增加,鈴殼厚,棉纖維品質降低;甘蔗含糖率降低;薯類薯塊變小,豆科作物枝葉繁茂,結莢少,作物產量降低。

氮肥氮元素比率

尿素[CO(NH2)2] -約46.7%

硝酸銨(NH4NO3)-約35%

氯化銨(NH4Cl)-約26.2%

硫酸銨[(NH4)2SO4] -約21.2%

碳酸氫銨(NH4HCO3)-約17.7%

氮肥的施用方法:

1.氮肥應深施。

這是一項成熟的、效果明顯的技術,包括稻田深施,無水層混施、旱地表施後灌水。研究證明,深施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氨揮發,其效果大小取決於施氮肥後田面水(稻田)或土表(旱地)中存留的氮肥量。

2.氮肥施用時期。

利用作物對化肥氮的競爭性吸收以降低土壤中化肥氮的濃度,是減少氮肥損失,提高其利用率的有效途徑,並已得到許多田間試驗證實。因此,在不同時期氮肥施用量的分配上,應在保證作物前期生長的前提下,儘量減少生長前期的氮施用量,並將重點移到生長中期。

3.氮肥是使用最普遍量最大的化肥

全國幾乎所有的土壤和作物都需要施用氮肥。氮肥的科學施肥原則是對不同作物、地塊和不同生育期的具體施肥量進行即時、定量調控。例如,目前我國大田作物施氮量(N)一般每畝8-15kg,約一半作基肥,其餘主要作追肥,氮肥是追肥得主角。

二、磷肥是指以磷養分含量為養分標明量的肥料,我們日常使用的如硝酸磷肥,過磷酸鈣,鈣鎂磷肥。

磷肥根據來源可分為:

(1)天然磷肥,如海鳥糞、獸骨粉和魚骨粉等。

(2)化學磷肥,如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礦粉等。

按所含磷酸鹽的溶解能性分類

(1)水溶性磷肥,如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鈣。易溶于水,肥效較快。

(2)枸溶性磷肥,如沉澱磷肥、鋼渣磷肥、鈣鎂磷肥、脫氟磷肥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鈣。微溶于水而溶于水2%枸櫞酸溶液,肥效較慢。

(3)難溶性磷肥,如骨粉和磷礦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鈣。微溶于水和2%枸櫞酸溶液,須在土壤中逐漸轉變為磷酸一鈣或磷酸二鈣後才能發生肥效。

磷肥的作用: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促進穀物類作物的分蘖和籽粒半滿,加速促使棉花、瓜類、茄果類蔬菜及果樹的開花結果,提高結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作物缺磷的表現:作物缺磷時生長緩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葉小易脫落;色澤一般,呈暗綠或灰綠色,葉緣及葉柄常出現紫紅色;根系發育不良,成熟延遲,產量和品質降低。 缺磷症狀一般先從莖基部老葉開始,逐漸向上發展。

磷肥的施用方法:磷肥一般作為基肥使用,個別品種也可用作追肥和葉面施肥。

磷肥施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可能減少與土壤接觸,宜集中施肥,如條施、穴施

2、儘量增加與根系接觸的機會

3、減少被土壤鐵鋁固定

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相同條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越高,磷肥肥效越低。當發現作物表現缺磷症狀時,採用葉面噴施磷肥,使磷通過葉面的氣孔或角質層進人作物體中。水稻、麥類等禾本科作物可用2%一3%的濃度,油菜、蔬菜可用1%的濃度。也可使用磷酸二氫鉀0.25%的濃度,在晴天上午露水幹後或傍晚未上露水前噴施,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三、鉀肥是指以鉀養分含量為養分標明量的肥料,主要有氯化鉀、硫酸鉀、草木灰、鉀瀉鹽、磷酸一鉀(磷酸二氫鉀)等。大都能溶于水,肥效較快。並能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失。

鉀肥的作用:植物體內含鉀一般占幹物質重的0.2%~4.1%,僅次於氮。鉀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參與60種以上酶系統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產物的運輸,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等過程。鉀肥施用適量時,能使作物莖稈長得堅強,防止倒伏,促進開花結實,增強抗旱、抗寒、抗病蟲害能力。

鉀肥的使用:鉀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種還可以作為葉麵肥,但作基肥和葉麵肥施用效果為好。將鉀肥用作基肥,可滿足農作物全生育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對生長期短的作物和明顯缺鉀的土壤尤為重要。對生長期長的作物如棉花可採用基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對沙質土壤可採用基施和追施相結合。鉀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介於氮、磷之間。目前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00毫克/千克/畝即可;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0~150毫克/千克以下,施K₂O₃%—5千克/畝即可,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千克時,可視作物種類不施或少施化學鉀肥。

四、複合肥料:指氮、磷、鉀三種養分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養分化學合成的肥料,複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

複合肥的特點:

1、營養元素總量一般比較高,營養元素種類較多,一次施用複合肥,至少同時可供應作物兩種以上的主要營養元素。

2、結構均勻,例如磷酸銨不含任何無用的副成分,其陰、陽離子均為作物吸收的主要營養元素。這種肥料養分分佈比較均一,在造成顆粒後與粉狀或結晶狀的單元肥料相比,結構緊密,養分釋放均勻,肥效穩而長。由於副成分少,對土壤不利影響小。

3、物理性狀好,複合肥一般多製成顆粒,吸濕性小,不易結塊,便於貯存和施用,特別便於機械化施肥。

施用方法

複合肥肥效長,宜做基肥。大量試驗表明,不論是二元還是三元複合均以基施為好。這是因為複合肥中含有氮、磷、鉀等多種養分,作物前期尤其對磷、鉀極為敏感,要求磷、鉀肥要作基肥早施。控釋複合肥在生產過程中採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藝,肥效緩慢平穩,比單質化肥分解慢,養分淋失少,利用率高,適合於作基肥。一般畝用量為30至40千克。複合肥不宜用於苗期肥和中後期肥,以防貪青徒長。

五、複混肥料是指氮、磷、鉀三種無機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按需要配比、或添加一定量有機含碳物料製成的肥料,如複混肥料、摻合肥料、有機無機複混肥料。

複合肥和複混肥的區別

複合肥與複混肥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化學肥料,二者的價格、肥效都相去甚遠。區別在於:一是生產工藝不同。複合肥是通過化學反應合成,其養分含量均勻,顆粒大小一致。而複混肥是通過物理混合而成,生產工藝簡單,養分不均,效果較差。二是養分含量不同。複合肥養分一般固定,氮、磷、鉀各為15%,甚至更高,而複混肥濃度低,總養分一般不超過30%。三是養分利用率不同。化學反應合成的複合肥養分釋放均勻,利用率高。而物理混合的複混肥養分釋放不均衡,造成作物養分吸收過程中的浪費和缺乏。四是執行標準不同。不論複混肥還是標識為複合肥的複混肥,一般都標識為GB15063-94,而複合肥的標識標準則不同,都是執行的企業標準。

複混肥的使用可參照複合肥的使用方法。

六、有機肥料是指來源於植物和動物,施於土壤以提供植物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含有有機物質,既能提供農作物多種無機養分和有機養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類肥料。

有機肥的種類:

1、人糞尿:人體排泄的尿和糞的混合物。人糞約含70%~80%水分,20%的有機質(纖維類、脂肪類、蛋白質和矽、磷、鈣、鎂、鉀、鈉等鹽類及氯化物),少量糞臭質、糞膽質和色素等。人尿含水分和尿素、食鹽、尿酸、馬尿酸、磷酸鹽、銨鹽、微量元素及生長素等。人糞尿中常混有病菌和寄生蟲卵,施前應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免污染環境。人糞尿碳氮比(C/N)較低,極易分解;含氮素較多,腐熟後可作速效氮肥用,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宜與磷、鉀肥配合施用。但不能與鹼性肥料(草木灰、石灰)混用;

2、廄肥:家畜糞尿和墊圈材料、飼料殘茬混合堆積並經微生物作用而成的肥料。富含有機質和各種營養元素。各種畜糞尿中,以羊糞的氮、磷、鉀含量高,豬、馬糞次之,牛糞最低;排泄量則牛糞最多,豬、馬類次之,羊糞最少。廄肥腐熟後主要作基肥用。新鮮廄肥的養分多為有機態,碳氮比(C/N)值大,不宜直接施用,尤其不能直接施入水稻田。

堆肥: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植物性物質與泥土、人糞尿、垃圾等混合堆置,經好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多作基肥,施用量大,可提供營養元素和改良土壤性狀,尤其對改良砂土、粘土和鹽漬土有較好效果。

3、漚肥: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植物性物質與河、塘泥及人糞尿同置於積水坑中,經微生物厭氧呼吸發酵而成的肥料。一般作基肥施入稻田。

4、沼氣肥:作物秸稈、青草和人糞尿等在沼氣池中經微生物發酵制取沼氣後的殘留物。富含有機質和必需的營養元素。沼氣發酵慢,有機質消耗較少,氮、磷、鉀損失少,氮素回收率達95%、鉀在90%以上。沼氣水肥作旱地追肥;渣肥作水田基肥,若作旱地基肥施後應複土。沼氣肥出池後應堆放數日後再用(因沼肥的還原性強,出池後立即使用,會與作物爭奪土壤中的氧氣,導致作物葉片發黃、凋萎)。

5、廢棄物肥料:以廢棄物和生物有機殘體為主的肥料。其種類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屠宰場廢棄物;海肥(沿海地區動物、植物性或礦物性物質構成的地方性肥料)。

此外還有泥肥、熏土、坑土、糟渣和餅肥等。

有機肥料的使用: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各種營養元素,具有數量大、來源廣、養分全面優點,但也存在髒、臭、不衛生,養分含量低、肥效慢、使用不方便等缺點。無機肥料正好與之相反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效快,使用方便等優點,但也存在養分單一的不足。因此,施用有機肥通常需與化肥配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益。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相配合施用,可以取長補短、緩急相濟。有機肥料本來就有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等作用,與化肥配合施用後,這些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自從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化肥以來,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就已經客觀存在,只是當時還處於盲目的配合,還不夠完善。70年代以來,中國化肥發展很快,經過許多科學工作者的研究和廣大農民的實踐,測土施肥、配方施肥等施肥方法相繼在生產中推廣應用,使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更趨完善。

有機肥料在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首先需要明白的一件事,有機肥雖然效果很好,但並不是萬能的。有機肥料所含養分並不平衡,不能滿足作物高產優質的需要。因此在施用有機肥時可以按要求配施化肥,並在作物生長期間配施各種葉麵肥。

2、比較於其他的肥料,有機肥分解相對較慢,肥效較遲。雖然它的營養元素含量全,但含量較低,在土壤中分解較慢。因此專家建議,把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二者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

3、一般來講,在使用有機肥之前,最好經過發酵處理。由於許多有機肥料帶有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這些不利於作物的健康生長,所以要經過加工處理後才能施用。

4、最後一點是有機肥的使用注意事項。腐熟的有機肥不宜與鹼性肥料混用,若與鹼性肥料混合,會造成氨的揮發,降低有機肥養分含量,從而導致營養失衡。同時生物有機肥含有較多的有機物,不宜與硝態氨肥混用。

七、含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少量元素如銅、鐵、錳、鋅、硼和(或)鉬為養分的肥料。

雖然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們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的作用與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當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時,作物生長發育受到明顯的影響,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另一方面,微量元素過多會使作物中毒,輕則影響產量和品質,嚴重時甚至危及人畜健康。

含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方法

常用的微肥除化學肥料(如硼砂、硫酸鋅、硫酸錳等)外,還有整合肥料、玻璃肥料、礦渣或下腳料等,通常都用作基肥和種肥。其施用方法為:在播種前結合整地施入土中,或者與氮、磷、鉀等化肥混合在一起均勻施入,施用量要根據作物和微肥種類而定,一般不宜過大。如對水稻,七水硫酸鋅每畝施用1公斤,硼砂一般每畝用0.5公斤至1公斤,並要與廄肥等有機肥混合均勻基施,防止集中施用造成局部危害。

1、根外追肥

將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對作物莖葉進行噴施。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避免土壤中肥料不均勻而造成的危害,同時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發育階段,根據具體的需要進行多次噴施,以提高肥效。有條件的地區在大面積施用時可採用機械操作或飛機噴灑,一般噴灑濃度為0.01%至0.05%。

2、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種子或拌種,這是一種最經濟有效的使用方法,可大大節省用肥量。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種液濃度為0.01%至0.03%。每500公斤種子僅用5升這種溶液。大豆用鉬酸銨拌種,每畝只需要10克至20克。

八、含中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次量元素鈣和(或)鎂為養分的肥料。又稱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含有作物營養元素鈣、鎂和硫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化合物,並需標明含量的一類化肥。

這類肥料除提供作物養分之外,還可以調整土壤的物理性質,促進農業增產。中量元素肥料的生產在很長時間裡,都不為人們所重視。原因是在一些常用的肥料品種中,特別是低濃度肥料品種中同時含有鈣、鎂或硫元素,大氣中的二氧化硫通過雨水進入土壤,也是硫元素的來源之一。近30多年來,化肥品種結構中高濃度肥料逐步代替了低濃度肥料,使帶入土壤中的鈣、鎂和硫元素減少,一些土壤出現了短缺中量營養元素,特別是短缺硫元素的現象,從而使中量元素肥料的生產和使用得到重視。

中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一般配合大量元素肥料使用或者進行追肥和葉面施肥。

九、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體的製品,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植物養分的供應量或促進植物生長、改善農產品品質及農業生態環境。

微生物肥的正確認知:長期以來,社會上對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誤解和偏見。微生物肥料一種看法認為它肥效很高,把它當成萬能肥料,甚至揚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它根本不是肥料。其實這兩種都是偏見。世界多年試驗證明,用根瘤菌接種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確實有增產效果,合理應用其它菌肥拌種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對非豆科農作物也有增產效果,而且有化肥達不到的效果。

微生物肥的特性

微生物肥料是活體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代謝來完成。只有當這些有益微生物處於旺盛的繁殖和新陳代謝的情況下,物質轉化和有益代謝產物才能不斷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種類、生命活動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礎,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鉀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為基礎。正因為微生物肥料是活製劑,所以其肥效與活菌數量、強度及周圍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包括溫度、水分、酸鹼度、營養條件及原生活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響,因此在應用時要加以注意。

微生物肥的作用:

1、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斷降低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僅靠大量增施化肥來提高作物產量是有限的,更何況還有污染環境等一系列的問題。微生物肥料在解決這方面問題上有獨到的作用。所以,根據中國作物種類和土壤條件,採用微生物肥料與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保證增產,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質,減少污染。

2、有助於處理各種廢棄物發展生態農業: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分解發酵城市生活垃圾及農牧業廢棄物而製成微生物肥料是一條經濟可行的有效途徑。目前已應用的主要是兩種方法,一是將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作為原料經處理由工廠直接加工成微生物有機複合肥料;二是工廠生產特製微生 物肥料(菌種劑)供應於堆肥廠(場),再對各種農牧業物料進行堆制,以加快其發酵過程,縮短堆肥的週期,同時還提高堆肥品質及成熟度。另外還有將微生物肥料作為土壤淨化劑使用。

3、改良土壤作用: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產生糖類物質,占土壤有機質的0.1%,與植物粘液,礦物胚體和有機膠體結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糰粒結構,增強土壤的物理性能和減少土壤顆粒的損失,在一定的條件下,還能參與腐殖質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1、開袋後要儘快使用。開袋後會有其他的細菌等侵入,造成微生物菌群發生改變,影響使用效果,因此微生物肥料在開袋後要儘快使用,避免長期不用的情況。[2]

2、避免高溫乾旱的氣候下使用。高溫乾旱的天氣,影響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不能發揮完全,施肥效果也會打折扣。

3、避免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合使用。未腐熟的有機堆肥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微生物會被高溫殺死,影響微生物肥料的肥力。同時,還要注意避免與過酸堿的肥料混合使用。

4、避免與農藥同時使用。兩者若同時使用,化肥農藥的藥性,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嚴重的還會殺死微生物。

十、新型肥料是指沒有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的肥料產品。

所謂新型肥料應該是有別于傳統的、常規的肥料,我國科技部和商務部《鼓勵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品目錄》(2003)中有關新型肥料目錄就包括複合型微生物接種劑;複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劑;秸稈、垃圾腐熟劑;特殊功能微生物製劑;控、緩釋新型肥料生物有機肥料有機複合肥植物穩態營養肥料等。

新型肥料的種類:

1、專用配方肥 通常稱為配方肥,是在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實施過程中研製開發的新型肥料。

2、商品有機肥 以畜禽糞便、秸稈和蘑菇渣等富含有機質的資源為主要原材料,採用工廠化方式生產的有機肥料。

3、水溶性肥料 是一種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複合肥料,能夠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對較高,用於噴滴灌等設施農業,實現水肥一體化,達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

4、緩控釋肥料 緩控釋肥是一種通過各種調控機制使肥料養分最初釋放延緩,延長植物對其有效養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養分按照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期緩慢或控制釋放的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使用量與施肥次數、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農作物產品品質等優點,使用量較大時,也不會出現燒苗、徒長、倒伏等現象。

5、各種功能性肥料:是根據作物不同生長特性針對性的研製具有特殊功能性的一種特種肥料。這種肥料是近年來發展較多而且發展較快的一種肥料,能夠滿足作物生長的多樣化個性需求,充分發揮了新材料和新技術優勢,使之服務與農業。

以上是當前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肥料的一些種類的知識彙集,可以幫助大致瞭解肥料種類和特點以及使用方法,希望能夠對於大家認識和瞭解肥料有一些幫助。歡迎關注“農人田園”的頭條號瞭解更多農業資訊和知識。近期發表農業熱文推薦如下:

紅薯秋季巧管理,高產豐收早收益!

紅薯栽培施肥技術要點,需要請收藏!

正確認識和使用有機肥是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

別再為有機肥施肥犯愁了,看看這些機械,方便又高效!

介紹一種快速生產有機肥的方法,現在著手還不晚,秋種就能用!

歡迎關注“農人田園”頭條號獲取更多農業資訊和資訊,如有約稿、投稿可關注並私信或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