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用瀉下法治腹瀉,潰瘍性結腸炎,病例及治法參考!

曾治療一潰瘍性結腸炎中年男性患者, 主要症狀是經常腹脹腹痛, 排粘液便, 偶夾未消化食物, 曾腸鏡檢查示潰瘍性結腸炎, 曾服用中西藥治療, 症狀反復, 日漸消瘦;來我處就診, 發病來食欲減退, 飲食肥膩容易消化不良, 腹脹腹痛加重, 排大便每天7-8次, 大便穢濁夾粘液, 或偶爾排黑色便, 精神疲憊, 睡眠稍差, 舌紅苔稍黃膩, 脈稍滑數。

予處方:枳實12克, 厚樸12克, 生大黃6克, 炒牽牛子6克, 白芍15克, 黃芩6克, 黃連6克, 肉桂3克(焗服), 檳榔10克, 木香10克, 甘草5克。 另用白及粉2克, 沖服。

患者見方中有大黃, 不敢服藥, 經說明醫理, 耐心勸導, 後服藥3劑, 瀉下穢濁大便較多, 但腹脹腹痛的現象減輕, 精神體力也較前舒展;於是原方再服三劑, 症狀繼續好轉, 瀉下程度逐漸好轉;後改為參苓白術散及健脾丸之類善後, 繼續調理2月左右, 各症狀基本消除, 體重恢復。

按:慢性腸炎的治療, 多使用健脾溫陽, 行氣祛濕, 固腸止瀉等方法, 多能取效, 這個病例之前用藥也大多如此, 但起效不大;治不效當反其法而治, 再考慮到患者舌紅苔黃, 脈象有力, 儘管有諸多虛弱的表現, 思考是“大實有羸狀”, 屬於實證, 因此採用清熱祛濕、瀉下導滯的方法, 以圖邪祛正自安。

方藥參考用枳實導滯丸主藥, 加牽牛子加強大黃的瀉下通腑作用;大黃、牽牛子、黃芩黃連, 用量偏小, 以免過度瀉下傷及正氣;配合芍藥湯, 加強清熱燥濕, 行氣祛邪的作用。 加入白及起到收斂生肌的功效, 有比較好的修復潰瘍的作用。

經治療, 患者邪熱濕熱、胃腸濁氣清除, 中病即止;後一階段轉用健脾和胃固腸治療, 以固本複元。

以上病案、方藥、方法供同道及患者參考;個體情況不同, 不宜照方抓藥;症狀複雜, 建議找中醫醫師就診。

關注我, 頭條號裡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