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喜馬拉雅山前中印古商道上的重鎮噶倫堡

噶倫堡位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與錫金、不丹交界, 是連接恒河平原與青藏高原及不丹王國的重要通道和印藏古商道的重鎮, 曾是錫金故土、土著居民為信仰佛教的雷布查人, 一度被稱為東方神秘的“卡薩布蘭卡”。

噶倫堡的地理特徵與大吉嶺相近, 眼前翠綠的茶園和山林, 遠處連綿起伏、高聳雲天的雪峰與高山。 由於海拔高、距離雪山近且位於避風山坡, 再加上當地降雨量大、晝夜溫差大、高地多霧, 也比較適合茶的種植。

噶倫堡由於是恒河平原及青藏高原進出門戶、人流及物資集散地, 西藏解放前後多年, 英、美、日、俄、希臘、臺灣等眾多方面的情報機構蜂擁至此, 各類專家、考古人員、歷史學家、神父、尼姑、僧侶等形形色色的情報人員雲集, 被尼赫魯稱之為“特務間諜之窩”, 一度成為東方的“卡薩布蘭卡”。

如今的噶倫堡, 雖然諜影淡化, 但在狹窄陡峭的街道上, 隨處可見來自錫金邦、不丹、尼泊爾、中國西藏的喜馬拉雅面孔, 以及各類印度或西方人。

噶倫堡的原始居民是信仰佛教的雷布查人、不丹人, 人數雖少但文化印記明顯, 例如古代佛經手稿、古姆寺、不丹寺等, 街道上還能隨處見到黃皮膚、黑眼睛、黑頭發的喜馬拉雅各族人等。

另外, 上世紀50年代舉辦世界佛教大會時, 達賴與班禪還曾滯留過此地。 因此, 噶倫堡對中國而言並不陌生、也不應生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