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阿裡收購大麥 看演出票務市場新格局

(圖片來自:vrroom.buzz)

阿裡方面則表示, 在對大麥進行全資收購後, 阿裡文娛將以此為契機, 首先讓阿裡音樂與大麥網實現使用者資料和音樂行銷模式的打通與升級,

進一步完善線下基礎服務環節的搭建, 實現線上線下內容與體驗的全面升級。

阿裡文娛發佈產業鏈新版圖

為此, 阿裡方面還專門發佈了一張全新的文化娛樂版圖, 而大麥網的加入則讓這條產業鏈形成了完整的聯通。 尤其是對於線上生態的建設, 首先將打通蝦米音樂, 形成以粉絲、藝人、平臺三方聯動的線上+線下音樂行銷模式。 另外, 已經整合了大型演唱會、體育、戲曲等現場演出的大麥網, 還能為阿裡旗下優酷/土豆、阿裡體育等線上平臺提供大量優質內容。

大麥網的加入讓阿裡文娛產業鏈形成完整聯通

對於這樣的強強聯手, 有網友調侃:“以後你看的演唱會、體育比賽或者戲劇什麼的, 如果有阿裡的標誌不要感到奇怪, 因為馬雲爸爸正在承包你的一切娛樂生活。 ”

當下混亂的演出票務市場

縱觀當下的演出票務市場, 到處都充斥著黃牛、潛規則、政策限制等讓主辦方、票務平臺和消費者都感到頭疼的問題。 經常看演唱會的筆者就有很深的感受,

例如一些大牌明星的演唱門票預售時段, 基本都是瞬間售完, 粉絲根本搶不到, 這其中一大部分最終都轉到黃牛手中。 結果是很多熱門票價被黃牛炒到3倍、5倍甚至更高。 此外, 還有些主辦方與黃牛勾結, 故意炒高票價, 牟取暴利。

目前在很多城市的演唱會中, 內部票、贈票等現象大量存在, 而相比於黃牛黨, 前者對於票務市場秩序的破壞更加惡劣。 筆者在這方面也深有體會, 同樣是680元票價, 當在現場發現周圍人有贈票時, 內心會覺得很不平衡, 甚至是很氣憤。 而這對於中國的演出票務市場的發展來說, 無疑是百害無一利的。

強強聯手能否改變市場格局?

而作為目前最大的演出票務平臺, 大麥與阿裡強強聯手後,

如何針對以上問題作出有效應對和技術調整, 則直接關係到今後中國演出票務市場的發展。 有業內人士分析, 通過整合場館方、演出機構, 加大對先進票務系統的研發, 推進票務市場規範化運行, 對於以後的阿裡和大麥網來說至關重要, 但同時也還有很多路要走。

其實, 實現場館、演出及票務市場成熟一體化是一個龐大的專案, 這需要參與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具備強大的人力、財力系統支援。 此外, 如果沒有消費者成熟的現場音樂消費觀、政府開放的政策引導(非常重要), 這個項目恐怕也很難完成。

競爭對手虎視眈眈

對於大麥網而言, 入駐阿裡後也並非就可以高枕無憂。 目前在中國演出票務市場, 雖然大麥網的市場份額相比於其他中小型票務網站來說具有一定優勢,

但近年來其競爭對手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這其中, 永樂票務已在2016年7月登陸新三板, 旗下主要業務已包含票務、影業、體育、科技、金融等版塊, 並且同樣擁有雄厚的資金及技術支撐。

而在平臺體驗方面, 大麥網也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有網友反應在大麥網搶票時, 官方後臺時常在熱門演出門票預售時段因大量搶票而出現故障, 導致很多網友搶票不成功。 因此, 大麥網在加入阿裡後的當務之急, 應該是加強其後臺票務系統穩定性與反黃牛技術的研發擴展。

對於阿裡來說, 本次對大麥網的收購進一步實現了其對文化娛樂產業全面覆蓋的野心。 不過,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更關心的是未來能否擁有公平的購票體驗、黃牛黨是否不再猖獗;同時我們也不希望看到一家獨大的局面限制未來的演出票務市場發展(正所謂沒有競爭,自然會有壟斷)。當然我們也知道,這一切是需要演出機構、票務網站、消費者、政府等多方的一起努力才可以實現。最後,願中國的演出票務市場能夠健康良性的發展下去。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更關心的是未來能否擁有公平的購票體驗、黃牛黨是否不再猖獗;同時我們也不希望看到一家獨大的局面限制未來的演出票務市場發展(正所謂沒有競爭,自然會有壟斷)。當然我們也知道,這一切是需要演出機構、票務網站、消費者、政府等多方的一起努力才可以實現。最後,願中國的演出票務市場能夠健康良性的發展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