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韓長賦:農業供給側改革需要抓好五件事

■本報記者楊傑金娟

3月7日,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辦的記者發佈會上,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面對當前“三農”工作的諸多焦點和難點問題, 韓長賦部長侃侃而談,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農業供給側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2017年的“三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明確將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加快培育農業和農村發展新動能, 著力鞏固當前農業的好形勢。 那麼,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改什麼, 怎麼改?

韓長賦指出, 我國農業經過了“十二連增”, 總量問題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 但是, 結構性矛盾突出, 供求關係發生了新變化, 同時城鎮化加快, 人們的消費結構和水準也明顯提高, 一般的農產品不缺, 但是優質、綠色農產品不足。 有的品種供大於求, 但有的品種供給不足。 另外, 從國際上看, 我國農業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競爭, 這是我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背景, 也是三大必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主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適應市場需求, 改善農產品的供求關係。 二是提高農業的品質和效益, 增加農民的收入。 三是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提高競爭力。 在具體措施方面, 主要是抓好五件事。 一是去庫存。

主要是減玉米。 2016年, 已經調減了近3000萬畝, 今年希望能夠調減到4000萬畝。 二是補短板。 就是要補齊優質品種、短缺產品、生態環境的短板。 比如我們要振興奶業, 增加大豆生產, 發展綠色生態、環境友好型農業。 三是增效益。 要大力推進節本增效和適度規模經營, 拉長農業產業鏈。 四是育主體。 就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包括農村的職業農民, 返鄉下鄉的農民工、大學生、科技人員和退伍軍人, 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 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對結構調整的引領作用。 五是增動能。 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的改革, 發展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 如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 休閒農業等, 激發活力, 增加動力。

如何破解農業農村污染問題?

針對農業農村秸稈焚燒、養殖場

的糞汙亂排、農藥化肥過量施用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 韓長賦表示, 農業農村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近年來, 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先後出臺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的總體規劃, 以及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 2015年, 農業部提出並打響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 提出“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 經過努力, 效果比較明顯。 2016年, 已經在全國實現了農藥使用量零增長, 這也是第一次出現下降, 以後還要降。 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長, 因為化肥一直是增加的, 有些省化肥使用量已經實現了零增長。 糞汙的處理和利用率也從2012年的50%達到了去年的60%。

下一步, 農業部要推動開展五大專項行動:

第一個行動是畜禽糞汙治理行動。 農業部今年將採取幾項措施:一是在100個畜牧養殖大縣開展試點。 二是研究出臺制度性措施, 將必須承擔治理污染的責任作為規模養殖場的市場准入條件, 當然國家會支援建設這方面的設施和開展處理工作。 三是在財政上採取先建後補, 支持協力廠商治理等措施, 進行糞汙收集、儲存、運輸、處理。

第二個行動是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 化肥用得多, 主要是園藝作物用得多, 水果、蔬菜、茶葉這些園藝作物化肥用量占比達到了總用量的40%, 今年, 首先在果菜茶的核心產區, 知名品牌的生產基地來推廣, 力爭到2020年使果菜茶的化肥施用量比目前減少50%以上。

第三個行動是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 通過機械化還田, 支持開展飼料化、基料化, 比如搞食用菌, 還有能源化, 比如支持秸稈發電, 支持企業探索產業化的利用機制。

第四個行動是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行動。 從今年開始, 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捕, 然後在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進行全面禁捕;在通江湖泊和其他重要水域實行限額捕撈制度。

第五個行動是農膜回收行動。 在一些地區減少地膜使用, 推廣使用適當加厚、便於機械化回收的地膜, 同時採取以舊換新的財政補助政策, 鼓勵農民回收地膜。

土地流轉需要注意什麼?

針對土地流轉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韓長賦表示, 土地問題是現在農村改革的重點。 現在全國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左右,流轉的形式有多種。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因為土地作為生產性要素需要流動起來,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有規模經營,同時土地流轉也是實現農民對土地權益的一個路徑。

在土地流轉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保護農民的權益。所以現在進行承包地的確權登記頒證,就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另外,實行土地“三權分置”,就是把土地的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開,使集體、承包農戶和流入土地者的權益能夠都得到保護,並且能夠平衡。

說到使用權問題,韓長賦指出,既然設定使用權,就要使使用權的權能也得到實現。“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正在進行的土地使用權的抵押貸款試點,流入土地了,生產要用貸款,使用權也可以抵押,目前做的一般都是抵押它的預期收益。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探索。”韓長賦強調,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不僅只有土地流轉一種方式,還有託管、半託管,這也是實行規模經營的一種方式。

農業貸款難如何解決?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方面,今年是否有一些金融支持的具體安排呢?韓長賦指出,這個問題是大家關心、農民期盼的一個問題。農業貸款難、融資貴、保險少,這個問題確實存在,這幾年國家採取了一些措施,有關部門也積極支持,儘管問題有所緩解,但是農業特別是從事種養業新型主體融資難,仍然是金融服務方面的一個短板。現在有關金融部門已經把這個事情提到重要議程上來,農業部和財政部包括和央行、銀監會、保監會共同行動,通過一些措施和制度性安排,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具體講,有這麼幾件事:一是建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貸款的擔保體系,這個方面農業部和財政部每年安排200多億,今年是第三年,可以安排到600多億資金,建立一個擔保基金,為新型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提供擔保。為此,我們正在建立一個規模經營新主體的直報系統,就是使它透明,有利於儘快得到生產經營的融資支援。

韓長賦在記者會上表示,農業部將貫徹國家新的糧食安全戰略,首先要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概括來說,就是“三個兩”:

一個是要保住兩大口糧。就是要保持稻穀、小麥這兩大口糧的面積和產量總體穩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為此要完善稻穀、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特別要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把口糧生產任務落到地塊,當然對此要有政策支持。

二是穩住兩個積極性。就是要穩住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要完善糧食價格政策,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給種糧農民以適當補貼。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讓種糧的人有賬算。同時,要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重點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補力度,讓地方發展糧食生產不吃虧。

三是實施“兩藏”戰略。“藏糧于地、藏糧於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藏糧於地,就是重點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十三五”末要確保達到8億畝,力爭搞到10億畝。“藏糧於技”,就是重點支持種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技術集成創新,還要通過機械化降低糧食生產成本。總之,我們要給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

現在全國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左右,流轉的形式有多種。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因為土地作為生產性要素需要流動起來,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有規模經營,同時土地流轉也是實現農民對土地權益的一個路徑。

在土地流轉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保護農民的權益。所以現在進行承包地的確權登記頒證,就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另外,實行土地“三權分置”,就是把土地的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開,使集體、承包農戶和流入土地者的權益能夠都得到保護,並且能夠平衡。

說到使用權問題,韓長賦指出,既然設定使用權,就要使使用權的權能也得到實現。“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正在進行的土地使用權的抵押貸款試點,流入土地了,生產要用貸款,使用權也可以抵押,目前做的一般都是抵押它的預期收益。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探索。”韓長賦強調,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不僅只有土地流轉一種方式,還有託管、半託管,這也是實行規模經營的一種方式。

農業貸款難如何解決?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方面,今年是否有一些金融支持的具體安排呢?韓長賦指出,這個問題是大家關心、農民期盼的一個問題。農業貸款難、融資貴、保險少,這個問題確實存在,這幾年國家採取了一些措施,有關部門也積極支持,儘管問題有所緩解,但是農業特別是從事種養業新型主體融資難,仍然是金融服務方面的一個短板。現在有關金融部門已經把這個事情提到重要議程上來,農業部和財政部包括和央行、銀監會、保監會共同行動,通過一些措施和制度性安排,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具體講,有這麼幾件事:一是建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貸款的擔保體系,這個方面農業部和財政部每年安排200多億,今年是第三年,可以安排到600多億資金,建立一個擔保基金,為新型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提供擔保。為此,我們正在建立一個規模經營新主體的直報系統,就是使它透明,有利於儘快得到生產經營的融資支援。

韓長賦在記者會上表示,農業部將貫徹國家新的糧食安全戰略,首先要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概括來說,就是“三個兩”:

一個是要保住兩大口糧。就是要保持稻穀、小麥這兩大口糧的面積和產量總體穩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為此要完善稻穀、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特別要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把口糧生產任務落到地塊,當然對此要有政策支持。

二是穩住兩個積極性。就是要穩住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要完善糧食價格政策,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給種糧農民以適當補貼。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讓種糧的人有賬算。同時,要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重點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補力度,讓地方發展糧食生產不吃虧。

三是實施“兩藏”戰略。“藏糧于地、藏糧於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藏糧於地,就是重點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十三五”末要確保達到8億畝,力爭搞到10億畝。“藏糧於技”,就是重點支持種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技術集成創新,還要通過機械化降低糧食生產成本。總之,我們要給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