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漢白玉雙聯高浮雕尊罐

相傳, 早在清代, 賞石藏石之風盛行, 乾隆帝對奇石、玉石、園林非常崇尚, 並雕刻建設了大量漢白玉雕件、漢白玉擺件、漢白玉獅子、漢白玉花幾、漢白玉圓桌、漢白玉花台、漢白玉將碗罐等, 而近幾年來流傳下來的漢白玉作品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 拍賣成交報價屢創新高。

漢代玉器設計製作對比前代更為精巧, 結構上打破了對稱的格局, 著意追求活潑流動、變化多端的效果, 鏤空技藝精緻靈巧, 玲瓏剔透, 刻劃纖細如發, 自然流暢, 顯示出很高水準。 最能體現漢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藝水準的, 是葬玉和陳設玉,

為祈求屍體不配而製作的葬玉, 以玉衣為代表, 著名的"金鏤玉衣"是葬玉的典型。 尤其是各種陳設玉, 其雕琢精湛, 構圖變幻莫測, 設計新穎活潑而不囿常規, 紋飾華麗卻不落俗套, 整體形象充滿動勢和靈氣, 充分顯示了漢代自由浪漫、雄渾豪放的時代風貌。

雙聯瓶舊稱為雙孔瓶, 實按稱謂應為“合巹”杯, “合巹”杯在明代已開始流行, 清代合巹杯承明代樣式, 工藝更加精湛, 巹為瓢形器, 用來盛酒, 古人稱大婚為合巹, 合巹杯可用作婚禮中的酒器, 明代胡應麟的《甲乙剩言》中提到“合巹玉杯”時說:“形制奇特, 以兩杯對峙, 中通一道, 使酒相過。 兩杯之間承以威鳳, 鳳立於蹲獸之上。 ”夫妻共飲合巹酒, 不但象徵夫妻合二為一, 自此已結永好, 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

正如《禮記》所載:“所以合體, 同尊卑, 以親之也。 ”乾隆皇帝嗜古, 獨愛古器之古樸、高雅, 禦題詩曾有“事不師古說聞匪”、“求師述古風”, 故此瓶當為宮廷巧匠迎合乾隆品味所作之仿古重器, 彌足珍貴。 應為清宮宮廷養心殿造辦處製作完成, 或用於皇室婚宴的陳設品。

文中此“漢白玉雙聯高浮雕尊罐”取法古人, 立體造型, 為雙聯式, 兩瓶造型一致, 均為敞口短頸、折肩弧壁, 瓶身淺浮雕回紋及仿古蟠螭紋, 此瓶以漢白玉雕琢而成, 質地細膩溫潤, 玉色晶瑩潤澤, 表面部留有金黃皮色。 器物胎體厚重, 玉質細潤, 紋飾刻畫精細, 還具有濃厚的宮廷氣息。 特別此器是純手工雕刻, 雕琢符合“器具雕:的“氣勢”、“神韻”、“骨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