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馬鞍山雨山區陶莊村:根治環境“頑疾” 提升幸福指數

人民網馬鞍山9月28日電(汪瑞華)來到馬鞍山市雨山區陶莊村, 已是傍晚時分。 走進村巷, 映入眼簾的是一面豎起的文化牆, 簡潔明瞭的圖文,

配以宣傳標語, 美麗農村建設風貌清晰可見。 村民居住的房屋在原貌的基礎上修葺一新, 儘管剛剛下過小雨, 但被浸潤的鄉村小道和牆角花圃, 依舊散發著初秋的氣息。

從地理位置上看, 陶莊村緊挨馬鋼工廠, “近城靠廠”是陶莊村的顯著特徵, 曾經興盛的工業, 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城中村, 一時成為外來人口的集聚地, 熱鬧非凡, 最高峰時流動人口達到近5000人。

陶莊村黨總支書記徐和平坦言, 由於外來人口眾多, 流動性大, 村子裡的環境問題由來已久, 也一直為當地村民所詬病, 垃圾隨手扔, 下雨了靠雨沖, 起風了靠風刮。 村民出行的一條必經之路, 晴天是塵土、雨天就是泥濘, 讓村民苦不堪言。

說到陶莊村的過去,

就連徐和平也是一臉的無奈。 據他介紹, 村民長期缺乏環境衛生意識, 習慣把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傾倒至村中的水塘裡, 久而久之, 水塘儼然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垃圾塘”。

今年5月份, 陶莊村對鄉村垃圾的整治行動正式打響。 經過借鑒和摸索, “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鄉村垃圾處理模式在村裡逐漸形成。

在對“垃圾塘”的治理上, 該村先後投入100多萬元進行了集中治理, 荷載3噸的清運車共清出垃圾1000余車近3000噸。 為方便村民生活用水排放, 還在原有的“垃圾塘”底鋪設了200多米PVC污水管道聯通市政污水管網, 新建了2座水沖式公廁。

目前, 陶莊村在村裡投放了100多個垃圾桶, 聘用專職保潔員14名, 每日負責清掃村內房前屋後、道路、公共活動場地上的垃圾雜物, 收集每戶居民門前垃圾桶中的垃圾, 集中放到定點垃圾桶中, 統一用垃圾轉運車轉運至垃圾中轉站處理。

“蚊蟲蒼蠅都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鳥語花香。 村裡的過去的垃圾塘通過治理變成了休閒廣場, 草坪鋪起來了, 綠樹也栽種起來了。

”說起村莊整治好處, 村民王成華有說不完的話。

“以前垃圾沒處存放, 只能堆放到村民默認的‘垃圾塘’, 或直接扔到村口路邊。 如今村裡有專人保潔, 還有車子清運。 老老少少都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 ”舒適的居住環境, 讓王成華說話也心情舒暢。

沿著清掃垃圾的思路, 陶莊村掀起了環境整治熱潮。 修路、栽樹、建村民休閒廣場……

好環境自然帶來好心情。 “以前晚飯後就知道吆喝人打牌, 如今, 村民飯後都會走出家門散散步, 到村裡的廣場跳跳舞, 不僅拉動了鄰里關係, 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是節節高。 ”徐和平地說, 別看是城中村, 可如今的陶莊人生活跟城裡人別無二致。

昔日垃圾塘, 今天小遊園。 通過馬鞍山的文明創建“四整治四提升“行動, 陶莊村變化的不只是“垃圾塘”, 村居環境靚化了、村民生活習慣改善了。 用徐和平的話來說, 看著村子環境越來越好, 村民生活越來越充實, 做了幾十年的基層工作, 幹勁也越來足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