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目的地|最美的天際線,芝加哥百年潮范兒

編輯 / 畢欣瑜 文 /Queenie 圖 / 於冬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的一位長者曾在我尋訪時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摩天大樓的故鄉在芝加哥, 即便是紐約人來我也會這樣說。 ”的確, 這座城市值得讓每一位芝加哥人自豪, 1871年它幾乎被一場大火焚燒殆盡, 卻在浴火重生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

無數建築大師在這裡留下了至今都無法超越的建築設計瑰寶, 路易士·沙利文(Louis Sullivan)、丹尼爾·伯納姆(Daniel Burnham)、魯特(John Wellborn Root)、賴特(Frank Lloyd Wright)……正是這些名字共同建造起了無可取代的芝加哥最美的天際線。

THE LOOP

盧普區:故事從這裡開始

毫無疑問的, 盧普區是所有旅行者一定會去的街區, 無論你是否對歷史建築感興趣, 芝加哥最標誌性的建築群都會令人無法拒絕。 從19世紀末開始, 全世界的建築師就像是著了魔一般紛紛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芝加哥這座美國中部最重要的城市。

那場著名的大火, 將這座原本以木結構建造而成的城市徹底摧毀, 頃刻之間僅剩煙塵。 但在噩夢中重生的芝加哥卻變得極其敢於創新與激進, 無數新生的建築帶著標新立異的理想化主義, 誕生於焦土。

現如今, 當我乘坐著芝加哥建築基金會第一夫人巡遊(Chicago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River Cruise aboard Chicago's First Lady Cruises), 凝望著芝加哥河兩岸那些建築映照在水中的倒影,

會恍然發現歷史的進程總是殘酷中帶著希望。

對於盧普區而言, 每一棟身在其中的建築就是支撐它的“骨骼”, 無論是百年前或是百年後, 它們彼此維繫。

即便是現在你依然能夠在許多作品中發現設計者的小巧思,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特朗普大廈(Trump International Hotel and Tower), 正以設計本身的層高來致敬那些“前輩”的不朽作品:箭牌大廈(Wrigley Building)、馬利納城(Marina City)、330 North Wabash大廈, 每一棟都是曾經放入教科書的經典範例。

負責盧普區商業發展的邁克領著我們穿過了大街小巷, 除了並未進入芝加哥文化中心看到夢想中的全世界最大的蒂芙尼穹頂外,

幾乎完成了一個建築愛好者的所有期待, 而我猜想設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樓(Chicago Board of Trade Building)的建築師必定是篤信神祇的, 否則那個無面的希臘豐收女神像也不會出現在芝加哥美妙的天空中。

倘若說, 建築是盧普區的“骨骼”, 那文化與藝術就必然是它的“肌肉”和“血液”。 在這裡分佈著芝加哥近20所學院, 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最著名的芝加哥藝術學院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可以說, 這是這座建築之都另一個引以為豪的象徵。 從莫内的《睡蓮》《麥草垛》, 梵古的《臥室》《詩人的花園》, 高更的《蘋果籃》《神的一天》到現當代藝術裡畢卡索的《老吉他手》《母與子》, 薩爾瓦多·達利《永恆的幻象》, 件件都是舉世矚目的鎮館之寶, 在美國本土能夠與之抗衡的或許只有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了。

除此之外,在芝加哥博物館旁邊的千禧公園也是這座城市地標性的區域。甚至可以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藝術改變生活”的最好範例。

因為,在千禧公園未建成之前,它面前的密西根大道週末時幾乎見不到什麼行人,可如今,無論是週末的清晨或是工作日的傍晚,無論是遊客或是當地人都樂意從芝加哥河步行至千禧公園,享受最具親和力的室外音樂會,最聚人氣的公園燒烤,以及最著名的地標設計“雲門”(我更願意稱其為“銀豌豆”)。

盧普區其實並不大,如果除去逛每間博物館與展覽館的時間外,半天足夠走完。最終,回到酒店前,邁克領著我們到了他認為的最有趣的部分,“你看到路邊的這些彩色燈飾了嗎?

每小時,它們可以通過中央網路播放音樂,而燈光則會隨著節拍閃爍,這是我們最近在推廣的設計,希望這對於夜晚的芝加哥而言是另一種城市語言。”盧普區仍舊在完善著它的每一根毛細血管,在硬朗的骨骼與柔美的肌肉下,流淌著生機勃勃的血液。

LINCOLN PARK

林肯公園區:繁華都市的“小清新”

如果將“芝加哥”形容為“花園城市”或許大部分人並不會認同,畢竟在人們心目中的“花園”多是像新加坡一般四季如春溫暖潮濕的熱帶城市,而芝加哥太過於四季分明,除去美國人用於政治調侃的理由外,芝加哥“風城”的別名絕不是徒有虛名。

可就在這樣一個盛夏依然涼風宜人的城市,走在林肯公園區,卻時不時地遺忘了自己處於何處。與盧普區的繁華與歷史感不同,亦不是美國城市的高樓大廈,這裡是被芝加哥本地人稱之為“城市中的花園”的“小清新”。

倘若要票選出芝加哥人最想居住的區域的話,那這裡一定會當選前三甲。能夠住在遠離Downtown(市中心商業區)的地區,卻可以自由進入城市中心,是歐美主流城市最推崇的生活方式,也是林肯公園區規劃的初衷。而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到這裡居住和探訪,最著名的“芝加哥歷史博物館”就坐落在此。

芝加哥的歷史並不長,在短短200多年的時間裡,它經歷過從印第安部落易主到美國陸軍的強勢發展,而之後的浴火重生也為它的故事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自林肯公園區商會的羅賓(Robin)女士是位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她帶著我們穿過博物館一幅歷史油畫前問:“你知道‘芝加哥’名字的由來嗎?”我搖搖頭。“它的本意來源於美洲土著部落‘發出洋蔥惡臭味的土地’,是不是很說完,她爽朗的笑聲幾乎響徹整個大廳。

說實話,美國人對自己的調侃真的是相當有趣,幾乎每句都會帶著無數笑點。大概也就是如此“過了今天,重要的是明天”的心態,能夠讓他們在遭遇巨大磨難時,首先想到的便是對未來的規劃。

也無怪乎,在遭遇大火重創後,芝加哥並未許久地沉浸在傷痛中,而是迅猛地作出了最佳反應——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擁有摩天大樓與最先進市政規劃的城市。

除去歷史博物館,在林肯公園區還有另一位擁有悠久歷史的“長者”,毫無疑問的這是一位擁有著“老靈魂”的“年輕人”。說它“老”,因為它的歷史已有160年,而這滿堂的少年氣息則是源於這裡的許多“客人”都是小朋友。

一對夫婦的遠見卓識與善心成就了今天的林貝聿嘉諾特巴特自然博物館(Peggy Notebaert Nature Museum),也成為暑期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遊覽地,在蝴蝶園中你能夠看到來自全球最名貴的200多種類型的蝴蝶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能夠發現芝加哥周邊稀有的動植物,爬蟲與昆蟲區域不僅是小朋友們學習的最佳地點,也是大人們重歸童年美好回憶的場所。

WICKER PARK BUCKTOWN

威克公園巴克鎮區: “606”藝術社區

在芝加哥的第四天,我們從市中心搬到了威克公園巴克鎮區。大概由於芝加哥中心區有著太多讓人流連忘返的藝術館,很多遊人未必會走到周邊的區域去一探究竟。而就像許多中國的城市一般,老城有老城的故事,新城亦有新城的生機,威克公園巴克鎮區就是這樣一處充滿著年輕活力的街區。

其實說它“新”也並不太確切,與市中心“橫平豎直”完全如教科書一般的城市規劃相比,酒店前的這五條街道反而更加古老。因為1871年的大火拼未蔓延到郊外,以至於現如今仍舊能夠看到一些保存完好、設計古老的住宅和街道。

雨後的下午,天空見晴,在穿過了兩個紅綠燈後,我們來到了酒店正對面的密爾沃基大街(Milwaukee Ave)。

在這個僅僅站在酒店窗前,就能感到朝氣撲面而來的街道上,是那些坐在兩旁飲著咖啡和啤酒談笑風生的年輕人,身上的彩虹衣是為第二天將要舉辦的那場全球矚目的“大遊行”而準備的。

路旁的Myopic二手書店如同地下寶藏一般的陳列讓幾乎每一個淘書者都捨不得離去,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老闆在我們進入前就明確地指了指相機,“不能拍照”,之後的存包、拿卡頓時讓人覺得這可是比安檢還要嚴格的“二手書店”呢。

但轉頭看到門類分明的書籍,又深覺“兩手空空”倒是為之後專心選擇心愛的書籍安下了心。右側一排建築與藝術設計書籍當然是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因為這是芝加哥最引以為豪的成就。

除去Myopic以外,這條街上還有另一家二手書店,三間Vintage服飾店,以及無數的咖啡店、酒吧、唱片店、設計師的獨立店鋪,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天的任何一個時間段來到這裡,即便是在你沉入夢中的時候,依然有人在夜晚璀璨的燈火中暢談著自己在芝加哥的藝術夢。

而這些有趣的小商鋪僅僅是“606”這個神秘數字的一部分。90年代後,芝加哥政府為了使得更多市民能夠遠離城市的擁擠,於是將郵遞區號開頭為“606”的地區重點規劃為充滿自然、藝術、音樂的生活類新街區。

至此之後,無數熱愛音樂、充滿藝術夢想的學生和年輕人便紛紛來到了這裡,他們許多是無需朝九晚五上班、擁有自己工作室的獨立音樂人或是自由職業者。

每間咖啡館在下午的時候都會爆滿,每一台Mac背後都是一個人與世界的獨自對話。眼前的這些,是藝術家們正在改變的世界, 哪怕是606街區裡正在發芽的一株青草,都將是這件“藝術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EST TOWN

西鎮區:移民風情

“你知道芝加哥移民居住最多的地區是哪裡嗎?” 我和瓦妮莎(Vanessa)的漫步開始於這樣一個小問題。

這個面龐細緻精巧、拒絕使用智慧手機的姑娘來自紐西蘭南島,笑起來帶著南半球的光芒,她是我們這趟旅途的另一個嚮導。“就是我們現在站的這裡——西鎮區。” 她遞給我一枚小小的徽章,上面印著“西鎮區”的英文。

與紐約、洛杉磯、三藩市一樣,芝加哥也是美國移民最多的城市之一,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就像瓦妮莎一樣在這裡工作、生活,成為了新芝加哥人。

百年前,芝加哥最早的移民來自于歐洲的波蘭與烏克蘭,被語言交流所限,早期他們的生活如同“城中城”一般,但比起文字而言,音樂與繪畫的發展則更像是“無國界語言”,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沿革,融入了芝加哥的藝術風潮中。

不同的人群與地域文化為當地的藝術帶來了最新鮮的血液,僅在這個不算大的西鎮區就有著烏克蘭現代藝術館(Ukrainian Institute of Modern Art),烏克蘭國家博物館(the Ukrainian National Museum), 烏克蘭文化中心(Ukrainian Cultural Center),以及波蘭博物館(Polish Museum of America)。

瓦妮莎領著我穿過一條小巷,眼前這座帶著小小“洋蔥頭”穹頂的俄羅斯建築正是屬於東正教的聖三一教堂,然而細看起來又並非如此純粹,“很漂亮是不是?”她笑著問,“設計它的建築師是路易士·沙利文,這裡已經不僅僅是烏克蘭移民們的驕傲了,也是屬於西鎮區的地標式建築。”

我點點頭,文化融合的最大好處就是使得那些著名的藝術家、建築師會不斷發現新鮮有趣的設計靈感,然後為這個國家留下最璀璨的藝術作品。而眼前這座教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離開了建築大師的藝術作品,我在瓦妮莎帶領下進入一家精品小商店,進門前我特意留意了下,幾乎每家商店的牌子上都有著英語與烏克蘭語兩種語言,特別是那些賣首飾的小店鋪,許多商店的老闆就是東歐人的後裔。

小店中販賣的水晶、有趣又神秘的藥草、手工皮具和棉麻衣裙、木質傢俱的設計花紋、可愛的別針,這些小玩意兒也是西鎮區的DNA。路邊的酒吧裡是東歐最正宗的啤酒,隔著一個街道,老爺爺的手推車裡還在販賣古早雪糕。

在大航海時代與殖民時代已經結束的今天,文化互融的新跡象很難再現奪目的光彩,但是在這些新舊移民的身上,在西鎮區的小商店與每個人的笑容間,依然會發現在過往的流金歲月中為他們彼此帶來的藝術靈感。

話題討論

介紹一部你最愛的美劇吧!

歡迎通過評論留言的方式和我們分享。

你的故事,有可能被更多人看到哦!

在美國本土能夠與之抗衡的或許只有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了。

除此之外,在芝加哥博物館旁邊的千禧公園也是這座城市地標性的區域。甚至可以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藝術改變生活”的最好範例。

因為,在千禧公園未建成之前,它面前的密西根大道週末時幾乎見不到什麼行人,可如今,無論是週末的清晨或是工作日的傍晚,無論是遊客或是當地人都樂意從芝加哥河步行至千禧公園,享受最具親和力的室外音樂會,最聚人氣的公園燒烤,以及最著名的地標設計“雲門”(我更願意稱其為“銀豌豆”)。

盧普區其實並不大,如果除去逛每間博物館與展覽館的時間外,半天足夠走完。最終,回到酒店前,邁克領著我們到了他認為的最有趣的部分,“你看到路邊的這些彩色燈飾了嗎?

每小時,它們可以通過中央網路播放音樂,而燈光則會隨著節拍閃爍,這是我們最近在推廣的設計,希望這對於夜晚的芝加哥而言是另一種城市語言。”盧普區仍舊在完善著它的每一根毛細血管,在硬朗的骨骼與柔美的肌肉下,流淌著生機勃勃的血液。

LINCOLN PARK

林肯公園區:繁華都市的“小清新”

如果將“芝加哥”形容為“花園城市”或許大部分人並不會認同,畢竟在人們心目中的“花園”多是像新加坡一般四季如春溫暖潮濕的熱帶城市,而芝加哥太過於四季分明,除去美國人用於政治調侃的理由外,芝加哥“風城”的別名絕不是徒有虛名。

可就在這樣一個盛夏依然涼風宜人的城市,走在林肯公園區,卻時不時地遺忘了自己處於何處。與盧普區的繁華與歷史感不同,亦不是美國城市的高樓大廈,這裡是被芝加哥本地人稱之為“城市中的花園”的“小清新”。

倘若要票選出芝加哥人最想居住的區域的話,那這裡一定會當選前三甲。能夠住在遠離Downtown(市中心商業區)的地區,卻可以自由進入城市中心,是歐美主流城市最推崇的生活方式,也是林肯公園區規劃的初衷。而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到這裡居住和探訪,最著名的“芝加哥歷史博物館”就坐落在此。

芝加哥的歷史並不長,在短短200多年的時間裡,它經歷過從印第安部落易主到美國陸軍的強勢發展,而之後的浴火重生也為它的故事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自林肯公園區商會的羅賓(Robin)女士是位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她帶著我們穿過博物館一幅歷史油畫前問:“你知道‘芝加哥’名字的由來嗎?”我搖搖頭。“它的本意來源於美洲土著部落‘發出洋蔥惡臭味的土地’,是不是很說完,她爽朗的笑聲幾乎響徹整個大廳。

說實話,美國人對自己的調侃真的是相當有趣,幾乎每句都會帶著無數笑點。大概也就是如此“過了今天,重要的是明天”的心態,能夠讓他們在遭遇巨大磨難時,首先想到的便是對未來的規劃。

也無怪乎,在遭遇大火重創後,芝加哥並未許久地沉浸在傷痛中,而是迅猛地作出了最佳反應——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擁有摩天大樓與最先進市政規劃的城市。

除去歷史博物館,在林肯公園區還有另一位擁有悠久歷史的“長者”,毫無疑問的這是一位擁有著“老靈魂”的“年輕人”。說它“老”,因為它的歷史已有160年,而這滿堂的少年氣息則是源於這裡的許多“客人”都是小朋友。

一對夫婦的遠見卓識與善心成就了今天的林貝聿嘉諾特巴特自然博物館(Peggy Notebaert Nature Museum),也成為暑期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遊覽地,在蝴蝶園中你能夠看到來自全球最名貴的200多種類型的蝴蝶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能夠發現芝加哥周邊稀有的動植物,爬蟲與昆蟲區域不僅是小朋友們學習的最佳地點,也是大人們重歸童年美好回憶的場所。

WICKER PARK BUCKTOWN

威克公園巴克鎮區: “606”藝術社區

在芝加哥的第四天,我們從市中心搬到了威克公園巴克鎮區。大概由於芝加哥中心區有著太多讓人流連忘返的藝術館,很多遊人未必會走到周邊的區域去一探究竟。而就像許多中國的城市一般,老城有老城的故事,新城亦有新城的生機,威克公園巴克鎮區就是這樣一處充滿著年輕活力的街區。

其實說它“新”也並不太確切,與市中心“橫平豎直”完全如教科書一般的城市規劃相比,酒店前的這五條街道反而更加古老。因為1871年的大火拼未蔓延到郊外,以至於現如今仍舊能夠看到一些保存完好、設計古老的住宅和街道。

雨後的下午,天空見晴,在穿過了兩個紅綠燈後,我們來到了酒店正對面的密爾沃基大街(Milwaukee Ave)。

在這個僅僅站在酒店窗前,就能感到朝氣撲面而來的街道上,是那些坐在兩旁飲著咖啡和啤酒談笑風生的年輕人,身上的彩虹衣是為第二天將要舉辦的那場全球矚目的“大遊行”而準備的。

路旁的Myopic二手書店如同地下寶藏一般的陳列讓幾乎每一個淘書者都捨不得離去,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老闆在我們進入前就明確地指了指相機,“不能拍照”,之後的存包、拿卡頓時讓人覺得這可是比安檢還要嚴格的“二手書店”呢。

但轉頭看到門類分明的書籍,又深覺“兩手空空”倒是為之後專心選擇心愛的書籍安下了心。右側一排建築與藝術設計書籍當然是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因為這是芝加哥最引以為豪的成就。

除去Myopic以外,這條街上還有另一家二手書店,三間Vintage服飾店,以及無數的咖啡店、酒吧、唱片店、設計師的獨立店鋪,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天的任何一個時間段來到這裡,即便是在你沉入夢中的時候,依然有人在夜晚璀璨的燈火中暢談著自己在芝加哥的藝術夢。

而這些有趣的小商鋪僅僅是“606”這個神秘數字的一部分。90年代後,芝加哥政府為了使得更多市民能夠遠離城市的擁擠,於是將郵遞區號開頭為“606”的地區重點規劃為充滿自然、藝術、音樂的生活類新街區。

至此之後,無數熱愛音樂、充滿藝術夢想的學生和年輕人便紛紛來到了這裡,他們許多是無需朝九晚五上班、擁有自己工作室的獨立音樂人或是自由職業者。

每間咖啡館在下午的時候都會爆滿,每一台Mac背後都是一個人與世界的獨自對話。眼前的這些,是藝術家們正在改變的世界, 哪怕是606街區裡正在發芽的一株青草,都將是這件“藝術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EST TOWN

西鎮區:移民風情

“你知道芝加哥移民居住最多的地區是哪裡嗎?” 我和瓦妮莎(Vanessa)的漫步開始於這樣一個小問題。

這個面龐細緻精巧、拒絕使用智慧手機的姑娘來自紐西蘭南島,笑起來帶著南半球的光芒,她是我們這趟旅途的另一個嚮導。“就是我們現在站的這裡——西鎮區。” 她遞給我一枚小小的徽章,上面印著“西鎮區”的英文。

與紐約、洛杉磯、三藩市一樣,芝加哥也是美國移民最多的城市之一,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就像瓦妮莎一樣在這裡工作、生活,成為了新芝加哥人。

百年前,芝加哥最早的移民來自于歐洲的波蘭與烏克蘭,被語言交流所限,早期他們的生活如同“城中城”一般,但比起文字而言,音樂與繪畫的發展則更像是“無國界語言”,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沿革,融入了芝加哥的藝術風潮中。

不同的人群與地域文化為當地的藝術帶來了最新鮮的血液,僅在這個不算大的西鎮區就有著烏克蘭現代藝術館(Ukrainian Institute of Modern Art),烏克蘭國家博物館(the Ukrainian National Museum), 烏克蘭文化中心(Ukrainian Cultural Center),以及波蘭博物館(Polish Museum of America)。

瓦妮莎領著我穿過一條小巷,眼前這座帶著小小“洋蔥頭”穹頂的俄羅斯建築正是屬於東正教的聖三一教堂,然而細看起來又並非如此純粹,“很漂亮是不是?”她笑著問,“設計它的建築師是路易士·沙利文,這裡已經不僅僅是烏克蘭移民們的驕傲了,也是屬於西鎮區的地標式建築。”

我點點頭,文化融合的最大好處就是使得那些著名的藝術家、建築師會不斷發現新鮮有趣的設計靈感,然後為這個國家留下最璀璨的藝術作品。而眼前這座教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離開了建築大師的藝術作品,我在瓦妮莎帶領下進入一家精品小商店,進門前我特意留意了下,幾乎每家商店的牌子上都有著英語與烏克蘭語兩種語言,特別是那些賣首飾的小店鋪,許多商店的老闆就是東歐人的後裔。

小店中販賣的水晶、有趣又神秘的藥草、手工皮具和棉麻衣裙、木質傢俱的設計花紋、可愛的別針,這些小玩意兒也是西鎮區的DNA。路邊的酒吧裡是東歐最正宗的啤酒,隔著一個街道,老爺爺的手推車裡還在販賣古早雪糕。

在大航海時代與殖民時代已經結束的今天,文化互融的新跡象很難再現奪目的光彩,但是在這些新舊移民的身上,在西鎮區的小商店與每個人的笑容間,依然會發現在過往的流金歲月中為他們彼此帶來的藝術靈感。

話題討論

介紹一部你最愛的美劇吧!

歡迎通過評論留言的方式和我們分享。

你的故事,有可能被更多人看到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