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好奇心驅動科研——上海市科協第15屆學術年會暨第12屆上海工程師論壇側記

一年一度的上海科技界規模最大的多學科、綜合性、開放性的學術交流平臺——上海市科協學術年會(第15屆)前天在上海科學會堂開幕,

第12屆上海工程師論壇同期舉行。

開幕式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市科協主席陳凱先致辭, 分別為2017年新升級的上海市太陽能學會等6家星級學會和獲得“第三屆上海市先進社會組織”榮譽稱號的上海市標準化協會等6家學會頒發證書和獎牌, 為上海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盟成立揭牌, 授予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長、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上海市科協“榮譽委員”稱號。

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協副主席高小玫主持開幕式。 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參加了開幕式。

“李政道研究所將設立好奇心驅動的量子研究中心”

開幕式後的主題報告會上,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趙國屏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高文教授等分別圍繞量子力學、生命科學和人工智慧等當前熱點科學研究領域作特邀報告。

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告訴大家, 目前依託于上海交通大學的李政道研究所主要關注粒子科學、量子力學、宇宙寫、量子計算、大腦物理學、神經網路等領域, 將在這些激動人心的領域開展世界領先的研究。“我剛加入學界時,最感興趣的是大腦物理學。當時為時過早,現在看來恰逢其時。當前神經網路領域比較優秀的研究者很多是物理學出身的。”弗蘭克•維爾切克表示。據他介紹,之前,李政道研究所在四川的一座大山裡鑽了一條隧道,在隧道末端不受外界環境干擾的位置開展暗物質研究;2到3年後,研究所將作為第一家機構進駐將在上海浦東建成的張江科學城。李政道研究所還將與上海交大合作,設立一個純理論的量子研究中心,這是一個研究項目純粹由好奇心驅動的中心。

“我國科研機構迫切需要開展資料積累活動”

當前生命科學已進入將工程、生命科學、醫學結合起來的會聚時代。談及這個時代繞不開的大資料,趙國屏院士特別強調了大資料中重要的一點——辨識資料“真態”的重要性。他舉例說,人會說假話,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即使是醫生,在記錄病情的時候也未必是真實、客觀、全面的。“上一次上海發現H7N9疫情時,那些看起來不像H7N9病毒感染者的人老說自己到市場上買過活雞,而那些看起來像H7N9感染者的人卻說自己沒有去市場上買過活雞。因為如果判斷可能感染了H7N9,所有的醫療費用都是由國家包,所以他只要自己有發燒、感冒的症狀,就想說‘我是H7N9患者’,認為這樣就不用付錢。反過來,有一些老太太、老先生很像真的感染者,但他們覺得如果自己真是的話,再說自己到市場上去過,家裡、里弄裡的人都會說‘這個人帶著病毒回來了’,這樣他們覺得會被別人看不起,就不願意說真話了。”趙國屏院士感到,像這樣人為作假的問題如果不解決,資料的真實性很容易大打折扣。

他介紹說,國際上已有總結,認為人類社會存在著三大類科學研究活動。一類是波爾象限基礎研究,數學很多是那樣的;第二類是應用研究,比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現在最多的是一種所謂的“應用基礎研究”,就是巴斯德做的那種:巴斯德研究紅酒時,在紅酒裡面發現了酵母的生物發酵過程,看到了生命起源的規律,把科學的基礎認識和應用實踐結合得很好。如今,趙國屏想強調的是第四種科學研究活動——資料積累活動。在他看來,通過複雜、重要的資料積累打通資料鏈,是我國科研機構當前迫切應該做的。

“城市大腦需要數位視網膜”

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大腦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決策支援系統,它的目的是把來自感測器的不管是圖像、視頻或聲音的資料全部匯總到城市的語音系統,最後由計算得出一個結果,去驅動對應的響應。這個過程中有許多人工智慧的幫助。

高文院士認為,目前的城市大腦系統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這套系統的攝像頭中,既有專門做存儲用的,也有編碼壓縮攝像頭,還有專門做人臉識別的、車牌識別的,以及一些卡口的攝像頭。每一個攝像頭只執行單一功能。作為一個城市大腦,它的“城市之眼”應該要克服存儲難、檢索難、識別難和功能多樣化四大難題。現有的系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整個傳感系統必須進化,也就是把單一功能的攝像頭升級演化成多功能的攝像頭,一個攝像頭可以既管編碼又管特徵編碼。這樣,既能做存儲同時也能做識別,從而為城市大腦的前端視覺或視網膜提供最完整的支援。

據悉,這套數字視網膜系統現已開始在一些地方研發和佈局。

將在這些激動人心的領域開展世界領先的研究。“我剛加入學界時,最感興趣的是大腦物理學。當時為時過早,現在看來恰逢其時。當前神經網路領域比較優秀的研究者很多是物理學出身的。”弗蘭克•維爾切克表示。據他介紹,之前,李政道研究所在四川的一座大山裡鑽了一條隧道,在隧道末端不受外界環境干擾的位置開展暗物質研究;2到3年後,研究所將作為第一家機構進駐將在上海浦東建成的張江科學城。李政道研究所還將與上海交大合作,設立一個純理論的量子研究中心,這是一個研究項目純粹由好奇心驅動的中心。

“我國科研機構迫切需要開展資料積累活動”

當前生命科學已進入將工程、生命科學、醫學結合起來的會聚時代。談及這個時代繞不開的大資料,趙國屏院士特別強調了大資料中重要的一點——辨識資料“真態”的重要性。他舉例說,人會說假話,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即使是醫生,在記錄病情的時候也未必是真實、客觀、全面的。“上一次上海發現H7N9疫情時,那些看起來不像H7N9病毒感染者的人老說自己到市場上買過活雞,而那些看起來像H7N9感染者的人卻說自己沒有去市場上買過活雞。因為如果判斷可能感染了H7N9,所有的醫療費用都是由國家包,所以他只要自己有發燒、感冒的症狀,就想說‘我是H7N9患者’,認為這樣就不用付錢。反過來,有一些老太太、老先生很像真的感染者,但他們覺得如果自己真是的話,再說自己到市場上去過,家裡、里弄裡的人都會說‘這個人帶著病毒回來了’,這樣他們覺得會被別人看不起,就不願意說真話了。”趙國屏院士感到,像這樣人為作假的問題如果不解決,資料的真實性很容易大打折扣。

他介紹說,國際上已有總結,認為人類社會存在著三大類科學研究活動。一類是波爾象限基礎研究,數學很多是那樣的;第二類是應用研究,比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現在最多的是一種所謂的“應用基礎研究”,就是巴斯德做的那種:巴斯德研究紅酒時,在紅酒裡面發現了酵母的生物發酵過程,看到了生命起源的規律,把科學的基礎認識和應用實踐結合得很好。如今,趙國屏想強調的是第四種科學研究活動——資料積累活動。在他看來,通過複雜、重要的資料積累打通資料鏈,是我國科研機構當前迫切應該做的。

“城市大腦需要數位視網膜”

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大腦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決策支援系統,它的目的是把來自感測器的不管是圖像、視頻或聲音的資料全部匯總到城市的語音系統,最後由計算得出一個結果,去驅動對應的響應。這個過程中有許多人工智慧的幫助。

高文院士認為,目前的城市大腦系統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這套系統的攝像頭中,既有專門做存儲用的,也有編碼壓縮攝像頭,還有專門做人臉識別的、車牌識別的,以及一些卡口的攝像頭。每一個攝像頭只執行單一功能。作為一個城市大腦,它的“城市之眼”應該要克服存儲難、檢索難、識別難和功能多樣化四大難題。現有的系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整個傳感系統必須進化,也就是把單一功能的攝像頭升級演化成多功能的攝像頭,一個攝像頭可以既管編碼又管特徵編碼。這樣,既能做存儲同時也能做識別,從而為城市大腦的前端視覺或視網膜提供最完整的支援。

據悉,這套數字視網膜系統現已開始在一些地方研發和佈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