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宗義:小茭白成就大產業,做脫貧致富“領頭雁”

這裡是姚河鄉馬石村, 正是茭白上市時節, 陳宗義一邊給農戶送來的茭白稱重, 一邊跟村民們分享著近幾天市場上的茭白資訊。

他一絲不苟的為每一擔茭白稱重, 按每斤比市場價高0.2元的價格進行收購, 前來送茭白的村民絡繹不絕;合作社的屋簷下是二十多人的剝茭白隊伍, 多是留守婦女和老人, 採訪中時常被她們的笑聲吸引過去, 再看她們, 手上剝茭白的速度卻絲毫不慢, 她們除了能獲得不錯的務工報酬外, 不論來多少人, 陳宗義都為她們提供免費的一日三餐。

“今天要發三車茭白出去,

早上一車已經發到了合肥周穀堆, 現在裝的這一車正要發往江蘇常州, 晚上還有一車要發到浙江嘉興, 今天一天一共要發出6萬斤茭白。 ”陳宗義高興的說。

陳宗義初中畢業後從事茶葉和木材生意, 到2007年開始做茭白經濟人, 從此與茭白結下不解之緣, 他一邊零散收購一邊學習茭白的種植和病害蟲防治、儲藏技術。

陳宗義不僅僅是在茭白種植上幫助村民, 他對村民的幫助還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得知5戶茭農房屋進行危房改造後, 陳宗義給予每戶500元共2500元補助;他對特困戶每戶給予200元補助, 共計20戶4000元, 對貧困戶每戶給予100元補助, 共計50戶5000元……用工上, 他優先雇用馬石村的貧困戶、留守老人和婦女, 每年用工30人左右, 付出近60萬元的人工工資,

其中貧困戶工資占45萬元。

“別人說他傻, 我覺得他不是傻而是好, 他解決了村裡好多人的就業問題, 幫助我們種茭白、賣茭白, 幾乎給每個貧困戶都捐過錢, 他是真照顧我們老百姓。 ”說話的是正在剝茭白的廖蘭英, 她已經71歲了, 在茭白上市收購的三個月裡, 光靠剝茭白個人收入就有近8000元。 說到陳宗義, 她像打開了話匣子, 她說她的女兒和女婿也在合作社務工, 兩人務工收入22000元, 自己家在陳宗義的幫助下也種了3.5畝茭白, 今年收益大概在25000元。 今年僅在民意合作的指導帶動下, 家庭收入就有55000元。

嶽西縣民意茭白專業合作社在陳宗義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 現有合作社成員156戶, 其中貧困戶78戶, 合作社擁有保鮮庫360m³, 種植示範基地100畝,

2016年被評為市級示範社, 2017年被評為省級示範社, 2016年茭白銷售收入468萬元, 2017年銷售收入可望達到700萬元。 “陳宗義是我村的致富能手, 今年民意合作社的經濟收入占整個馬石村經濟收入的70%。 ”馬石村黨支部書記廖遠清說道。

陳宗義從來就不是一個生意人, 但卻"吃著虧"將生意越做越大;他也不是一個慈善家, 但他創辦的茭白合作社普惠近百戶貧困人家;他是姚河鄉飛向致富未來大雁隊的領頭雁, 方向堅定的引領著村民們脫貧致富, 飛向更加富裕、幸福美滿的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