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業廢墟轉型藝術產業“烏托邦聖地”,工業遺址如何再利用?

穿梭在北京東五環與六環之間的人們發現, 位於雙橋東路附近的46個水泥筒倉在夜間已經全部被點亮。 值得一提的是, 這46個水泥筒倉所處的工廠廢墟地已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所文創產業園。

憑藉園區老舊建築帶來的時空穿越感,再夾雜上藝術創意的味道, 這樣的碰撞給一座座城市帶來與眾不同的“風味”, 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可以說, 在如今當代藝術盛行的時代, 類似的文創藝術園區已成為各大地產項目規劃中的重要角色。

那麼, 具體來說, 這樣的“碰撞”究竟如何?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今日,

鳳凰文創盤點中外幾大著名的文創藝術園區, 帶您目睹這些工業廢墟經過轉型改造後的不同風采。

北京798:一場工業廢墟引發的藝術群落改造

2003年, 798藝術區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最有文化標誌性的22個城市藝術中心之一。 同年, 北京首度入選《新聞週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

原因在於798藝術區把一個廢舊廠區變成了時尚社區。

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 718廠被整合重組——產業遷出, 大量廠房空置, 曾經叱吒風雲的798逐漸淪為無人問津的工業遺跡。 但從2001年開始, 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家開始集聚798, 他們以藝術家獨有的眼光發現了此處對從事藝術工作的獨特優勢。 他們充分利用原具有德國包豪斯建築風格的廠房, 稍作裝修和修飾, 把798廠變為富有特色的藝術展示和創作空間。

如今, 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 並已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 798文化區一位工作人員感歎園區翻天覆地的變化:“音樂人李宗盛的工作室, 原來是798廠食堂的冰棒房;706廠內一個車間的辦公室,

被改造成後來的洪晃工作室;徐勇的時態空間畫廊所在地, 是廠區的瓷料加工車間……”

在各大藝術家和文化機構進駐後, 很多廢棄的廠房被大規模地租用和改造, 把它們發展成畫廊、藝術中心、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的聚合, 形成了具有國際化色彩的“SOHO式藝術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 引起了相當程度的關注。

此後, 798也逐漸被演化為一個文化概念, 成為了當代藝術、建築空間、文化產業與歷史文脈及城市生活環境的有機結合, 並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間的觀念上產生不小的影響。 也正是因為798的興起, 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一股舊廠房改造潮流, 先後出現了上海莫干山、深圳LOFT等一大批由舊廠房改造而成的藝術群落,

798現象成為21世紀當代藝術圖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陸家嘴展覽中心:“船臺”工業美學的改造與延續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最新完成的上海陸家嘴展覽中心極具工業風格, 反映了此地塊曾是造船廠一部分的歷史。

陸家嘴展覽中心在周圍成群的金融寫字樓之中,

融合休憩、活動(針對電影放映、時裝秀以及音樂會)的功能, 成為黃浦江畔備受歡迎的公共建築。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表示:建築的物質性與建築本身都在與地塊的過往對話。 比如在“方塊”建築下的廣場, 由於近江部分無其他鋼柱支撐, 人們的視野不被阻滯。

這樣建築內部, 活動空間的部分階梯提供休憩或觀眾席功能, 鋼結構、大型窗戶加上遍佈各處的灰色調內裝, 使“船臺”的工業美學得以延續。

美國紐約高線公園:廢棄鐵路上的生態智慧

上個世紀90年代,西線鐵路成為被紐約人遺忘的地方。直到“高線公園改造計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處荒涼的面目。

2003年,城市規劃署的工作人員開始制定重新區劃的框架,即將高線的再利用與周邊社區的再發展相結合,鼓勵文化藝術行業的發展,將高線公園從運輸線路轉型成為公共空間;通過對新建建築形式和功能的管控,提高居住區特徵和高線公園開放空間的品質。

同時,最大容積率獎勵也是有效手段之一。規劃署重新區劃劃分了高線鐵軌所在片區的土地,開發商可以通過3種途徑:接收高線鐵軌下土地空間權的轉讓、提供高線公園發展資金、建設保障性住房,通過這些方式將地塊提高到最大容積率。

如果當時高線鐵路被拆除,這個區域最好的發展結果也不過是紐約的另一個第五大道,而現在這座城市卻擁有了世上唯一的高線公園,並且隨著高線公園的成功,紐約地線公園、百老匯綠線等層出不窮。這一切都得益于城市更新改造中,對於工業遺跡的重新審視。

現在的高線公園已經成為紐約上空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在關於高線的新聞報導裡,通常配著這樣的解說,“這裡將高線斷面結構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表達了對生態設計、舊物再利用這一手法的絕對自信,為市民提供了一種在高處室外觀賞紐約的獨特體驗。”

德國西部煤礦區遺址:通過開發進行保護是長期思路

地處德國西部魯爾區的關稅同盟煤礦區遺址,上世紀末因煤炭產業衰落關停後,歷經數十年發展,如今已成功轉型為地區文化商業中心。

近年來,該地大量空置的廠房吸引了各類文創藝術中心、展覽館、工作坊等在此地落戶。以享譽現代設計領域的紅點博物館為代表,這些機構每年在遺址內輪番舉辦各類展覽演出,與配套入駐的特色飯店、咖啡廳一起,為遺址積聚了大量人氣。原本面臨衰敗命運的工業遺址因為文化、藝術和商業的注入,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

負責煤礦區遺址管理和運營的關稅同盟基金會發言人德利婭·伯施表示:通過開發進行保護,是我們處理這片工業遺址的長期思路。沒有開發改造,就不可能吸引商家入駐和遊客前來,未被拆除的工業遺址就只能繼續荒廢衰敗。

伯施強調,工業遺址開發與保護是一項長期工程。除了北威州政府每年約600萬歐元的固定撥款,前述資金大都屬於針對遺址特定項目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而僅靠政府撥款,並不足以將規模龐大的保護與開發工程繼續下去,為此,基金會還通過銷售門票、出租廠房和引進投資等多種方式維持遺址的日常運作和發展。

俄羅斯莫斯科工業老城:變身城市綜合體

俄國首都莫斯科曾因為重度交通堵塞、房價昂貴以及公共交通擁擠等主要問題而一度陷入“困局”。

與其他國際首都不同的是,在市中心很多的工作場所週邊,都環繞著利用率低下的“鐵銹地帶”,這些都是蘇聯時期的工業建築,有著獨特的前衛設計,而如今,隨著相關行業的衰敗,這些工廠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累贅。

2016年,莫斯科啟動了一項價值1200億盧布(合14億英鎊)的百萬平方米街道翻新工程,並且計畫到2020年新建70多個地鐵站。但是要真正疏通道路擁堵,它還必須在市中心以外新建商業區。

根據市政廳的資料,2015年莫斯科有900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面積,其中220萬位於以前的工業區域。2016年至少有200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在這些區域建成。

以吉爾(ZiL)汽車廠為例。ZiL汽車廠在上世紀30年代曾是一座占地400公頃,擁有自己的餐廳、理髮店、公交線路以及消防部門的“城中城”。在過去20年中,吉爾的部分廠址進行開發再利用,打造為將高檔住宅大廈、精品商店、學校、河濱公園、音樂廳以及博物館的城市綜合體。

工業遺址再利用要避免同質化

有業內專家提出,如今,工業遺址如何再利用成為了政府與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然而在這一進程中,產業園要避免同質化。在此建議要在產業轉型的同時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與特性,選擇未來的發展模式及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經濟成本,才能更好地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總的來說,舊工業廠房是人類近代工業文化的歷史產物,對於舊廠房的改造要結合該廠房與旅遊業的發展、過去歷史的回顧、當今的價值理念等綜合進行考慮。此外,要通過已成形的國內外實例、與科學合理並且種類多樣的設計開發應用結合等,都是舊工業廠房升級改造成功的關鍵因素。

編輯:軒轅鏡

美國紐約高線公園:廢棄鐵路上的生態智慧

上個世紀90年代,西線鐵路成為被紐約人遺忘的地方。直到“高線公園改造計畫”的出現改變了這一處荒涼的面目。

2003年,城市規劃署的工作人員開始制定重新區劃的框架,即將高線的再利用與周邊社區的再發展相結合,鼓勵文化藝術行業的發展,將高線公園從運輸線路轉型成為公共空間;通過對新建建築形式和功能的管控,提高居住區特徵和高線公園開放空間的品質。

同時,最大容積率獎勵也是有效手段之一。規劃署重新區劃劃分了高線鐵軌所在片區的土地,開發商可以通過3種途徑:接收高線鐵軌下土地空間權的轉讓、提供高線公園發展資金、建設保障性住房,通過這些方式將地塊提高到最大容積率。

如果當時高線鐵路被拆除,這個區域最好的發展結果也不過是紐約的另一個第五大道,而現在這座城市卻擁有了世上唯一的高線公園,並且隨著高線公園的成功,紐約地線公園、百老匯綠線等層出不窮。這一切都得益于城市更新改造中,對於工業遺跡的重新審視。

現在的高線公園已經成為紐約上空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在關於高線的新聞報導裡,通常配著這樣的解說,“這裡將高線斷面結構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表達了對生態設計、舊物再利用這一手法的絕對自信,為市民提供了一種在高處室外觀賞紐約的獨特體驗。”

德國西部煤礦區遺址:通過開發進行保護是長期思路

地處德國西部魯爾區的關稅同盟煤礦區遺址,上世紀末因煤炭產業衰落關停後,歷經數十年發展,如今已成功轉型為地區文化商業中心。

近年來,該地大量空置的廠房吸引了各類文創藝術中心、展覽館、工作坊等在此地落戶。以享譽現代設計領域的紅點博物館為代表,這些機構每年在遺址內輪番舉辦各類展覽演出,與配套入駐的特色飯店、咖啡廳一起,為遺址積聚了大量人氣。原本面臨衰敗命運的工業遺址因為文化、藝術和商業的注入,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

負責煤礦區遺址管理和運營的關稅同盟基金會發言人德利婭·伯施表示:通過開發進行保護,是我們處理這片工業遺址的長期思路。沒有開發改造,就不可能吸引商家入駐和遊客前來,未被拆除的工業遺址就只能繼續荒廢衰敗。

伯施強調,工業遺址開發與保護是一項長期工程。除了北威州政府每年約600萬歐元的固定撥款,前述資金大都屬於針對遺址特定項目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而僅靠政府撥款,並不足以將規模龐大的保護與開發工程繼續下去,為此,基金會還通過銷售門票、出租廠房和引進投資等多種方式維持遺址的日常運作和發展。

俄羅斯莫斯科工業老城:變身城市綜合體

俄國首都莫斯科曾因為重度交通堵塞、房價昂貴以及公共交通擁擠等主要問題而一度陷入“困局”。

與其他國際首都不同的是,在市中心很多的工作場所週邊,都環繞著利用率低下的“鐵銹地帶”,這些都是蘇聯時期的工業建築,有著獨特的前衛設計,而如今,隨著相關行業的衰敗,這些工廠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累贅。

2016年,莫斯科啟動了一項價值1200億盧布(合14億英鎊)的百萬平方米街道翻新工程,並且計畫到2020年新建70多個地鐵站。但是要真正疏通道路擁堵,它還必須在市中心以外新建商業區。

根據市政廳的資料,2015年莫斯科有900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面積,其中220萬位於以前的工業區域。2016年至少有200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在這些區域建成。

以吉爾(ZiL)汽車廠為例。ZiL汽車廠在上世紀30年代曾是一座占地400公頃,擁有自己的餐廳、理髮店、公交線路以及消防部門的“城中城”。在過去20年中,吉爾的部分廠址進行開發再利用,打造為將高檔住宅大廈、精品商店、學校、河濱公園、音樂廳以及博物館的城市綜合體。

工業遺址再利用要避免同質化

有業內專家提出,如今,工業遺址如何再利用成為了政府與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然而在這一進程中,產業園要避免同質化。在此建議要在產業轉型的同時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與特性,選擇未來的發展模式及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經濟成本,才能更好地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總的來說,舊工業廠房是人類近代工業文化的歷史產物,對於舊廠房的改造要結合該廠房與旅遊業的發展、過去歷史的回顧、當今的價值理念等綜合進行考慮。此外,要通過已成形的國內外實例、與科學合理並且種類多樣的設計開發應用結合等,都是舊工業廠房升級改造成功的關鍵因素。

編輯:軒轅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