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十年被誤診 病根是它

當記者再次見到個老張(化名), 他久違地笑了, 雖然這笑容帶著農民的淳樸、羞澀, 甚至含蓄, 但這一笑, 足足讓他盼了二十多年……

事情發生在1994年, 當時21歲的老張, 正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壯小夥, 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農村, 一年四季全家就靠著地裡的收成, 所以對於像老張這樣的農村人來說, 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 是最簡單的奢望。 剛成家的老張, 也鉚足了勁, 要大幹一場。 在耕田種地之餘, 還幹起了“養殖業”——養羊。 眼看著日子一天好似一天, 可好景不長, 一次無意中的趕集, 徹底改變了這個家庭原本安逸祥和的生活——

據老張回憶:“94年後半年, 那次我像往常一樣, 騎著三輪車去鄉鎮集市上趕集, 當我下車後就動彈不了, 感覺自己的腿不停使喚了。 ”於是, 老張就開始了他二十多年的尋診之路。 他陸續去了陝西省涇陽縣當地的兩家醫院就診, 頭一家醫院給他拍了CT,

診斷為脛骨受寒, 開了一些藥, 配合針灸治療。 而第二家醫院確診他為類風濕, 吃藥控制了一個月, 老張覺得效果不好, 加上這輾轉反側了幾家醫院, 花費都不小, 他作為家裡的主要勞動力, 他垮了, 家裡也就塌了一大半的天。 思量之餘, 他決定放棄治療, 就強忍著繼續下地、放羊。 “我當時一門心思想把看病借的錢還上, 省得村裡人笑話……有時候幹著活, 就覺得腿沒力氣, 只能拄著拐杖, 慢慢拖著走, 手腳經常出汗, 現在想起這二十多年, 確實難熬……”老張回想起當時的情景, 不禁動容。

據記者瞭解到, 老張家裡上有老下有老, 他就是家裡的頂樑柱。 年過六十的老父老母, 身體也不好, 母親患有股骨頭壞死和類風濕, 由於家境不好,

一直拖著沒有手術。 家裡還有3個未成年的孩子正在上學, 老大剛15歲, 在讀初中, 最小的也才11歲, 小學還沒畢業。 面對這樣的情況, 老張的尋醫之路也就告一段落。

可是最近兩年來, 老張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病嚴重了。 特別是遇到天冷的時候, 或者一干重活, 腿就拉不開, 挪不動的。 一次機緣巧合, 在涇陽縣一家醫院給老母親動手術時, 醫生瞭解到他的情況, 並拍了CT, 把他介紹給西安紅會醫院的別小化主任。

據別主任介紹, 老張屬於典型的小腦扁桃體下疝。 常見的發病原因是先天性發育異常, 包括顱底陷凹、寰樞關節不穩定等導致的小腦扁桃體下部下降到枕骨大孔以下, 壓迫延髓, 造成脊髓受壓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其中主要是脊髓受壓,

以及脊髓變性而引發的症狀。 脊髓受壓後會導致患者頸部疼痛, 同時由於傳導束受到影響, 患者會感覺腿沒勁、腿疼、甚至有的人走路不穩等。 另外的表現為脊髓受損害, 會形成脊髓空洞, 在患者身上表現為手發麻、手沒勁等。 這裡別主任特別提醒, 有些患者在燒傷燙傷後, 肢體失去知覺, 患者不知道疼痛, 而誤跑到燒傷科去治療, 其實類似於這種感覺缺失的症狀, 主要是脊髓空洞所引起的。

而針對老張的情況, 由於長期以來沒有接受治療, 疾病的潛伏期很長, 據別主任介紹, 一旦形成小腦扁桃體下疝, 疾病會逐漸加重, 逐漸導致脊髓的變性或壞死, 會導致患者的病情不斷加重, 就像老張一樣, 走路不穩、腿部變形、足外翻等明顯的神經受損症狀。

如果長期不治, 會導致患者顱壓增高, 患者極有可能出現癱瘓、呼吸心跳驟停等。 而如何提早發現呢?目前磁共振檢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患者小腦扁桃體疝下來的情況。 一旦確診為小腦扁桃體下疝, 要積極採取手術治療, 以免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當記者離開時, 老張, 這位樸實的農民緩緩站起身, 目送著我們, 又投來他標誌性地笑容, 我們讀出了靦腆, 更讀出了莊戶人家為生計奔波的堅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