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2歲廣安男身殘志堅 為開網店讀一年級(圖)

22歲, 李自強終於迎來了自己“學生”的身份。 身高一米七的他, 坐在一年級的教室裡, 在一群小朋友中, 顯得有些特別。 因自幼患病, 落下殘疾, 行動不便, 錯過入學的機會。 讀書認字開網店, 自立自強, 李自強說, 他想如自己的名字一樣。 3月27日, 李自強第一次走進了離家2公里的廣安市廣安區大安鎮小學, 開始了自己的啟蒙教育。

一年級教室裡的“大學生”

3月30日上午10時40分, 大安鎮小學上課鈴聲敲響, 同學們迅速地走進教室。 一年級一班是數學課, 班主任老師周文婷走進教室, 這節課她要教學生認識時鐘。

教室後排, 新同學李自強沒有課本, 周文婷將自己的教本給了他。 站在李自強面前, 作為老師的周文婷, 比自己學生矮了一大截。 面前這位身高一米七的學生, 3月27日才入學, 是周文婷特別關照的一個學生。

一年級來了一個22歲的“大學生”, 一部分學生家長有了意見。

“他會不會欺負這些小學生, 他會不會影響其他學生正常學習。 ”家長表達了這樣的疑慮。

不過, 班主任周文婷介紹, 這名22歲的學生反而比其他學生更加懂事, 李自強語言交流不太方便, 但他的表情和動作都顯示出, 他對人很有禮貌, 尊敬老師, 團結同學。

入學第四天, 李自強也有了自己的小夥伴, 前排的同學小周, 幾天之間成了他的好哥們。 老師告訴小周, 新來的大哥哥走路不太方便。 下課時, 小周總會上前攙扶, 陪他去教室外面走走。

29日晚上, 李自強告訴媽媽張明蓮, 他上學第三天, 認識了兩個字, 鍛煉的“鍛”字, 時鐘的“鐘”字。 22年來, 第一次認字, 李自強顯得有些興奮, 他想在紙上寫出來, 但是右手握筆卻十分困難。

病魔阻礙了他的啟蒙

1995年8月, 李自強出生在大安鎮福城村, 家中排行老二, 他還有一個大他13歲的哥哥。 李自強的降臨, 讓這個原本貧困的農村家庭的生活變得更加拮据。

李自強出生後的12天, 張明蓮發現了不對勁。 “他全身發黃, 不吃奶。 ”張明蓮和丈夫立即帶著兒子前往醫院,

經醫院檢查, 孩子患上新生兒黃疸, 導致腦補神經受損。

醫生說, 醫治這個病需要巨額醫藥費, 建議張明蓮夫婦放棄。 “自己生的, 怎麼捨得。 ”後來, 張明蓮和丈夫先後帶著兒子輾轉廣安、重慶等地求醫, 依舊沒能根治。

由於落下病根, 李自強6歲的時候仍不能站立行走, 只能在地上爬行。 “膝蓋和手掌都爬出了老繭。 ”眼看兒子不能走路, 張明蓮又燉豬骨湯、又買鈣片。 8歲那年, 李自強終於能站立走路了, 那一年, 他的父親去世了。

由於長期患病, 李自強的身體很差, 平常感冒都得醫治大半個月。 “一些村民勸我把兒子帶出去丟了, 那都是說胡話。 ”張明蓮說, 這麼多年來, 兒子很聽話, 還經常幫做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煮飯、掃地。

李自強13歲的時候,

也曾有機會上學, 但是學校要求家長陪讀, 這讓張明蓮很為難。 “我要帶孫子和侄女, 完全沒有陪讀的時間。 ”李自強第一次錯過上學的機會, 這一等, 等了九年。

曾經一段時間, 張明蓮也帶著兒子外出打過工, 她在廠裡上班, 兒子一個人呆在出租屋。 “他每天會提前把飯做好, 但是手腳不便, 無法炒菜。 ”打工的那段時間裡, 李自強也想進廠, 但沒有哪個廠雇用他。

想自己創業開網店

李自強想自力更生,這一想法一直都在。兩年前,他跟媽媽說,想在鎮上開一個小店,能夠保證自己個人生活,同時為家裡增加一些收入。

“你連字都不認識,連錢都認不到,怎麼開店?”張明蓮把兒子的想法頂了回去。後來張明蓮細想,兒子不識字或許跟她有莫大的關係,十多年前,她應該送兒子去上學。

李自強想讀書認字,還有一個原因,他喜歡上網。但是打開網頁,不識字,讓他上網變得有些不順利。遇到不認識的字,總得向上六年級的侄女“請教”。他覺得當叔叔的,還求侄女幫忙,很沒面子。不識字不能開店,上網不方便。“我想去讀書。”去年冬天,李自強第一次向媽媽提出他要上學的要求。巧合的是,大安鎮小學副校長楊小華剛好在做教育扶貧摸底調查,瞭解到李自強想上學的願望,楊小華便邀請他來上學。

前段時間,學校有老師到村上調研,遇到張明蓮母子,經過幾個月的思考,張明蓮決定還是送兒子去上學。“22歲才讀書,就怕別人笑話。”張明蓮說,她明白,兒子雖然肢體上有殘疾,但是智力絕對沒問題。

3月27日早上6點,李自強早早地起床,他第一次踏進了學校的大門,讀一年級。教室裡,他坐在最後一排,個頭明顯比其他學生高出許多,但行動卻慢了很多,他沒法和同學嬉鬧,沒法上體育課。

3月30日中午,李自強淘米煮飯後,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腦,熟練地點開網頁。他告訴媽媽,聽說開店網很賺錢,他想讀書認識字後,自己開一個網店。這一次,張明蓮對兒子的想法表示了支持。“每天認一個字,兩三年下來,也能認不少字,到時候你就可以開網店了。”吃完午飯後,張明蓮將兒子送到了教室。 (黃輝 王林)

想自己創業開網店

李自強想自力更生,這一想法一直都在。兩年前,他跟媽媽說,想在鎮上開一個小店,能夠保證自己個人生活,同時為家裡增加一些收入。

“你連字都不認識,連錢都認不到,怎麼開店?”張明蓮把兒子的想法頂了回去。後來張明蓮細想,兒子不識字或許跟她有莫大的關係,十多年前,她應該送兒子去上學。

李自強想讀書認字,還有一個原因,他喜歡上網。但是打開網頁,不識字,讓他上網變得有些不順利。遇到不認識的字,總得向上六年級的侄女“請教”。他覺得當叔叔的,還求侄女幫忙,很沒面子。不識字不能開店,上網不方便。“我想去讀書。”去年冬天,李自強第一次向媽媽提出他要上學的要求。巧合的是,大安鎮小學副校長楊小華剛好在做教育扶貧摸底調查,瞭解到李自強想上學的願望,楊小華便邀請他來上學。

前段時間,學校有老師到村上調研,遇到張明蓮母子,經過幾個月的思考,張明蓮決定還是送兒子去上學。“22歲才讀書,就怕別人笑話。”張明蓮說,她明白,兒子雖然肢體上有殘疾,但是智力絕對沒問題。

3月27日早上6點,李自強早早地起床,他第一次踏進了學校的大門,讀一年級。教室裡,他坐在最後一排,個頭明顯比其他學生高出許多,但行動卻慢了很多,他沒法和同學嬉鬧,沒法上體育課。

3月30日中午,李自強淘米煮飯後,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腦,熟練地點開網頁。他告訴媽媽,聽說開店網很賺錢,他想讀書認識字後,自己開一個網店。這一次,張明蓮對兒子的想法表示了支持。“每天認一個字,兩三年下來,也能認不少字,到時候你就可以開網店了。”吃完午飯後,張明蓮將兒子送到了教室。 (黃輝 王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