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鎮(街)社區看亮點:在惠民利民中展現文明

9月26日, 在姚家嶺社區批發市場, 兩名環衛工正在幫助沿街商鋪清理門前垃圾。

姚家嶺社區的電動車充電車棚使用起來既方便又安全, 解決了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

核心閱讀 9月26日, 細雨濛濛, 秋意漸濃。 走進萊城區鳳城街道姚家嶺社區, 鮮花朵朵綻放, 冬青鬱鬱蔥蔥, 微風吹來, 溫潤欲滴的空氣拂過臉頰, 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整潔大方的公益看板張貼在沿街樓上, 格外引人注目;幼稚園內傳來孩子稚嫩的讀書聲,

便民廣場上幾位老人在練習“八段錦”, 一幅和諧幸福的社區居民生活畫卷展現在眼前。 創城期間, 姚家嶺社區始終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數為宗旨, 為社區“正衣冠”、“照鏡子”, 著力改善社區衛生條件和基礎設施水準, 為居民營造一個更加舒適愜意的生活環境;同時, 引導居民改陋習, 提素質, 把自覺停車入位、保護環境成為一種習慣, 把規矩和禮讓作為衡量文明行為的尺規, 真正形成創城長效機制。

80名志願者為居民營造美麗生態家園

鏡頭一:“小王啊, 先別忙活了, 坐下歇會喝點茶吧。 ”9月26日上午, 在姚家嶺社區12號樓, 居民張大媽親手為正在擦樓梯扶手的保潔員王翠玲倒上了一大杯“普洱茶”。

“今天早上有點兒著涼, 這杯熱茶讓我感覺渾身輕快了不少, 手頭的活也很快幹完了。 ”王翠玲說。 不僅在12號樓, 姚家嶺社區的24棟樓內都安排了日常保潔員, 負責對樓道內的垃圾、小廣告進行及時清理, 發現損壞的管線和管道及時提醒住戶, 並向居委會報告。

據瞭解, 創城期間, 社區對老居民樓銹蝕破舊的346套門窗全部做了防銹刷漆, 使得老房子掩蓋了歲月的痕跡, 全部變成了新房子, 同時, 對社區內的所有下水道井蓋統一做了檢查整修。 雇了40多名臨時工, 對轄區內泰達路兩側綠化帶內栽種的莊稼和蔬菜進行了集中清理;安排80多名志願者對姚家嶺社區和農貿市場進行每日一清理。 “通過前段時間的集中整治, 社區的衛生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居民切身感受到了生活品質的改善, 創城工作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社區書記徐勤烈說。

4處電動車充電棚讓出行更快捷

鏡頭二:眾所周知, 電動車以其價格低廉, 方便耐用成為當今市民出行的主力軍, 但電動車的亂停亂放也給社區交通秩序帶來很大壓力。 然而當9月26日記者在姚家嶺社區卻發現, 環繞社區的主幹道上看不到一輛電動車。 “我們在創城期間修建了4個帶充電樁的電動車棚, 同時在每棟樓前劃設了非機動車停車位, 這樣以來, 社區自行車、電動車的亂停亂放問題得到了解決。 ”社區副書記田克柱說。 在20號樓前的電動車棚記者看到, 車棚的四周被鋼制柵欄封閉了起來, 幾位居民正排著隊有序進入,

四輛電動車正在插座上充電。 對於新修建的車棚帶來的便捷, 家住五樓的社區居民徐大爺感觸最深:“過去得經常把十多斤重的電瓶提到樓上充電, 每次都累得不輕, 現在隨到隨充, 省時省力。 ”

據瞭解, 姚家嶺社區共有居民4000多人, 近千輛電動車的存放和充電一直是個難題。 為解決居民從自家私架電線, 像蜘蛛網一樣打亂社區空間, 小高層居民將電池帶到家裡也很不方便的問題, 社區服務中心向供電所申請, 建起了4個電動車充電棚, 新劃了100余個電動車存放點。 “從人民群眾身邊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 補上社區硬體設施的短板, 解開居民的心結, 讓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快捷。 ”田克柱說。

為批發市場“洗洗澡”垃圾日日清、時時清

鏡頭三:在姚家嶺社區對面的農貿商品批發市場,每天早上不到7點,總能看到8位清潔員的身影。“每天早上12點到次日淩晨5點最熱鬧,這裡都擠滿了幾十輛重型卡車和小貨車,他們把收購而來的新鮮蔬菜運往全市各地。”在批發市場賣早點的田子河對此頗有感觸,“顧客倒是很多,但是過去環境衛生卻很差,每天早上推門就能看到滿大街的爛菜葉和塑膠袋。”改變從創城開始,社區安排了8名志願者每天對農貿市場進行不間斷清理,對市場外牆、警務室外牆、菜市場大棚進行了重新粉刷,投資6萬元對農貿市場兩處廁所進行了改造。“雖然苦點累點,但是商鋪店主們對我的志願服務十分感激,看著市場變得愈發整潔,我們心裡也高興。”71歲的社區老年志願者王懷翠說。“農貿市場髒亂差過去一直是治理難點,但在創城期間,我們通過一些系列的集中整治,啃下這塊‘硬骨頭’,解決了群眾身邊的難題,為200多家商鋪店主營造了和諧有序的營商環境。”姚家嶺村主任亓紅說。

鏡頭三:在姚家嶺社區對面的農貿商品批發市場,每天早上不到7點,總能看到8位清潔員的身影。“每天早上12點到次日淩晨5點最熱鬧,這裡都擠滿了幾十輛重型卡車和小貨車,他們把收購而來的新鮮蔬菜運往全市各地。”在批發市場賣早點的田子河對此頗有感觸,“顧客倒是很多,但是過去環境衛生卻很差,每天早上推門就能看到滿大街的爛菜葉和塑膠袋。”改變從創城開始,社區安排了8名志願者每天對農貿市場進行不間斷清理,對市場外牆、警務室外牆、菜市場大棚進行了重新粉刷,投資6萬元對農貿市場兩處廁所進行了改造。“雖然苦點累點,但是商鋪店主們對我的志願服務十分感激,看著市場變得愈發整潔,我們心裡也高興。”71歲的社區老年志願者王懷翠說。“農貿市場髒亂差過去一直是治理難點,但在創城期間,我們通過一些系列的集中整治,啃下這塊‘硬骨頭’,解決了群眾身邊的難題,為200多家商鋪店主營造了和諧有序的營商環境。”姚家嶺村主任亓紅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