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錦鯉傳染性疾病防治經驗談

在家庭飼養錦鯉的過程中, 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具有傳染性的錦鯉疾病, 這些疾病或者來勢迅猛, 或者糾纏不休, 使魚友們牽扯很大精力, 打擊魚友們愛鯉的信心。 很少有魚友是水產專業出身的, 大家遇到麻煩, 往往去翻閱各種圖書資料, 按照上面的敘述對症下藥後, 卻發現實際效果並沒有那麼理想。 那麼, 癥結究竟出在哪裡呢?筆者在經歷了同樣過程後, 總結了一些魚病治療的心得體會, 即要從治療環境, 對症藥品, 康復藥品三個環節進行綜合治療, 這樣才能提高魚病的治癒率。

首先要聲明的是, 本文針對家庭飼養錦鯉中出現的問題, 也就是在水體較小, 魚只較少, 沒有專業化正規化管理過程的情況下出現的魚病, 以及配套的治療方法。 相對於對錦鯉進行規模飼養的業者, 也許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預防手段, 筆者認為其方法與家庭飼養肯定有所不同,

因此在此不做討論。

一.錦鯉的傳染性疾病分析

造成錦鯉的傳染性疾病的因素, 分為四大類, 即細菌, 真菌, 寄生蟲, 病毒。 這四種病原體在水中如果大量滋生, 遇到適合的發病條件, 它們就會入侵到魚體, 引起錦鯉的疾病。 另外, 由於病原體的多樣性,

一種病原對魚造成損害後, 也許就滿足了另外一種病原的發病條件或者入侵條件, 因此錦鯉發病後如果不能及時治療, 往往是多種疾病同時爆發(如常見的松鱗病);或者即便及時治療, 卻也康復緩慢(如爛鰭病)。

總而言之, 這些病原體是交錯作用,

互為條件的, 錦鯉在水中, 也就是生活在病原的包圍之中, 病原體隨時可以從一條魚身上轉移到另外一條魚上, 或者一種病原體引發其他病原體入侵。 這種傳染效率是很高的, 即使在治療過程中, 如果不能對於這些病原體進行有效抑制, 那麼會大大抵消治療效率, 甚至導致治療無效病情惡化。

二.錦鯉發病到治癒的過程分析

1.正常過程

在任何飼養水體中, 細菌, 真菌是大量滋生的, 寄生蟲與病毒也無法避免。 而水質良好的水體中, 這些病原體的數量是在一定的安全範圍之下。 同時, 魚只自身的抵抗力強, 對於這些病原體具有抗病作用, 魚只表現出活潑, 健康的正常狀態。 、如果把病原體數量理解為致病力量的話, 可以推論, 魚體健康的狀態, 是致病力量小於抵抗力量的因素所致。

2.發病過程

根據上文推理,我們得到結論是,魚體生病,或者是致病力量過於強大,或者是抵抗力量過於不足。詳細劃分,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⑴.水體細菌濃度過大,寄生蟲入侵,病毒肆虐,導致致病力量強盛,魚的抵抗力無 法承受,於是產生病變。

⑵. 魚體遭受創傷,造成正常的病原體入侵,導致發病。例如真菌性的水黴病,以及魚體受傷後的感染就屬於此原因。

⑶.水體病原體濃度過大,魚體抵抗力衰弱,造成的魚病迅速發作。這種情況最危險,但是往往治療水體都是處於這種情況,所以治療效果不是很好,甚至交叉感染。

3.康復過程

綜合上述分析,治療魚病的過程,實際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魚體抵抗力的過程。通過我們的努力,滿足這兩點因素的要求時,魚病的發展就受到抑制,魚體進入恢復過程。

我們通過用藥可以達到以上目的,但是,魚體本身的完全復原,是無法用藥物來直接促成的。世界上不存在那種可以自動修補傷口的藥物,魚完全恢復正常,還是需要自身的生長來修復肌體。進一步說,我們用藥的作用僅僅能夠達到上文的兩個目的,為魚體自身康復爭取時間,創造環境。

三.綜合性治療辦法介紹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治療魚病的多種方法都基於一個原則,也就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魚體抵抗力。在這個原則上,我們再想辦法促進魚體自身修復,那麼就能很順利讓魚病快速痊癒。在筆者飼養錦鯉的過程中,曾經遇到多次魚病,基於以上的原則,筆者對於各種治療手段進行了嘗試。最終總結了治病的三個必要環節,下文就對具體的操作辦法進行介紹。

1.治療錦鯉的水體環境:在隔離治療中,病魚往往飼養在單獨的小容器內。水體小,相對密度大,這是各種病菌滋生的溫床。也許魚只本身只患一種疾病,但是它的體質日益衰弱,是其他病原體尤其是病菌窺伺的物件,處於一個很危險的境地。所以,佈置治療用的水體環境很重要,這種環境能夠抑制水體內部的病菌,防止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這種環境要具有穩定性,廣譜抑菌性和溫和性。穩定性使得環境不易失效;廣譜抑菌性抑制水體內部的病菌,削弱致病力量;溫和性使得環境對魚體不致有太大刺激,不影響其他藥物療效,不起副作用。

以上分析略顯複雜,在操作上卻很簡單,在水中按照正常用量投入適當藥品即可。筆者常用的藥品為食鹽,呋喃西林,亞甲基蘭溶液。

2.對症藥品:在環境中的致病因素被抑制後,我們按照書裡的介紹,對症下藥。關於對症下藥還有很多經驗和手法,這一點不在本文進行介紹了。

3.康復環境:在以上兩點都發揮作用之後,魚體實際已經進入康復過程,為了縮短康復時間,儘快讓魚完全擺脫病態,我們還要在促進魚體自身修復能力方面下一番功夫。

首先是充足的氧氣供應。充足的氧氣供應對於病魚非常重要,不但可以避免在高濃度藥物或者腮病下引起的窒息,而且可以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快速排除體內毒素,把病灶的細胞代謝掉,快速生長新鮮的健康細胞。大量的氧氣供應應該是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的。

2.發病過程

根據上文推理,我們得到結論是,魚體生病,或者是致病力量過於強大,或者是抵抗力量過於不足。詳細劃分,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⑴.水體細菌濃度過大,寄生蟲入侵,病毒肆虐,導致致病力量強盛,魚的抵抗力無 法承受,於是產生病變。

⑵. 魚體遭受創傷,造成正常的病原體入侵,導致發病。例如真菌性的水黴病,以及魚體受傷後的感染就屬於此原因。

⑶.水體病原體濃度過大,魚體抵抗力衰弱,造成的魚病迅速發作。這種情況最危險,但是往往治療水體都是處於這種情況,所以治療效果不是很好,甚至交叉感染。

3.康復過程

綜合上述分析,治療魚病的過程,實際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魚體抵抗力的過程。通過我們的努力,滿足這兩點因素的要求時,魚病的發展就受到抑制,魚體進入恢復過程。

我們通過用藥可以達到以上目的,但是,魚體本身的完全復原,是無法用藥物來直接促成的。世界上不存在那種可以自動修補傷口的藥物,魚完全恢復正常,還是需要自身的生長來修復肌體。進一步說,我們用藥的作用僅僅能夠達到上文的兩個目的,為魚體自身康復爭取時間,創造環境。

三.綜合性治療辦法介紹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治療魚病的多種方法都基於一個原則,也就是削弱致病因素,增加魚體抵抗力。在這個原則上,我們再想辦法促進魚體自身修復,那麼就能很順利讓魚病快速痊癒。在筆者飼養錦鯉的過程中,曾經遇到多次魚病,基於以上的原則,筆者對於各種治療手段進行了嘗試。最終總結了治病的三個必要環節,下文就對具體的操作辦法進行介紹。

1.治療錦鯉的水體環境:在隔離治療中,病魚往往飼養在單獨的小容器內。水體小,相對密度大,這是各種病菌滋生的溫床。也許魚只本身只患一種疾病,但是它的體質日益衰弱,是其他病原體尤其是病菌窺伺的物件,處於一個很危險的境地。所以,佈置治療用的水體環境很重要,這種環境能夠抑制水體內部的病菌,防止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這種環境要具有穩定性,廣譜抑菌性和溫和性。穩定性使得環境不易失效;廣譜抑菌性抑制水體內部的病菌,削弱致病力量;溫和性使得環境對魚體不致有太大刺激,不影響其他藥物療效,不起副作用。

以上分析略顯複雜,在操作上卻很簡單,在水中按照正常用量投入適當藥品即可。筆者常用的藥品為食鹽,呋喃西林,亞甲基蘭溶液。

2.對症藥品:在環境中的致病因素被抑制後,我們按照書裡的介紹,對症下藥。關於對症下藥還有很多經驗和手法,這一點不在本文進行介紹了。

3.康復環境:在以上兩點都發揮作用之後,魚體實際已經進入康復過程,為了縮短康復時間,儘快讓魚完全擺脫病態,我們還要在促進魚體自身修復能力方面下一番功夫。

首先是充足的氧氣供應。充足的氧氣供應對於病魚非常重要,不但可以避免在高濃度藥物或者腮病下引起的窒息,而且可以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快速排除體內毒素,把病灶的細胞代謝掉,快速生長新鮮的健康細胞。大量的氧氣供應應該是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