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園長訪談 | 李勝華:自然粗獷的共青森林公園不會落伍

曾經的垃圾焚燒廠和樹枝粉碎廠, 將搖身一變, 成為一座近3000平方米的八仙花花園。 採訪一開始, 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園長李勝華就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描繪出一幅動人的自然畫卷。

今年, 共青森林公園內的這一新景點, 還將承擔起“調色板”的功能——八仙花的萼片受土壤的酸鹼度影響, 會呈現不同色彩, 土壤呈酸性, 花色就偏藍;呈鹼性, 花色就偏紅。 屆時, 共青森林公園計畫公開徵求建議, 讓大家選出心儀的八仙花顏色, 再由園丁們通過調整土壤酸鹼度來變為現實。

花卉佈置講究“經濟實惠”

好不容易騰出的花園,

為何不種近年來大紅大紫的櫻花或者鬱金香?

“因為經濟實惠。 ”李勝華解釋說, 八仙花又名繡球花、紫陽花, 是山茱萸目繡球花科繡球屬落葉灌木, 不同於一些每年要播種或栽植的草花, 八仙花是灌木, 種下去稍加維護就能一直生存, 年年開花, 比一些草花的投入低得多、折騰得少;況且, 八仙花至少有30多個品種, 還能根據土壤酸鹼度調色, 可以說, 打造七彩斑斕的花園, 用它就夠了, 就算覺得某段時間的顏色搭配過時了, 還能馬上換一種不同的風格。

經濟實惠, 是個很直白的詞語, 折射出共青森林公園一貫的風格和定位——“自然、野趣、寧靜、粗獷”。

“森林公園就應當天然去雕飾, 不用投入過度的人力物力去堆砌景觀、吸引眼球。

”李勝華表示, 共青森林公園從創始之初, 就有著樸實的基因:1952年, 為了治理黃浦江航道, 四村遷移, 開闢出一塊江灘地, 後來借著疏浚河道的時機, 取泥圍墾, 辟為苗圃。 此後的20多年間, 共青苗圃種植了300多萬株苗木, 為上海大街小巷輸送了無數幼苗。 到了1982年, 苗圃開始改建為森林公園, 超過10萬人次的團員、青年參與植樹, 為如今的都市森林打下了堅實基礎。

許多人並不知道的是, 共青森林公園在景觀佈置上也曾走過一段彎路。 據李勝華介紹, 本世紀初, 上海各座公園內, 各類花展開始風靡, 為吸引足夠關注, 共青森林公園也打出了“都市森林百花展”的旗號, 力圖營造百花盛放的壯觀景象。

不過, 四五年前, 共青森林公園開始反思過度辦展的問題,

於是, 大量昂貴的植物逐漸被二月蘭、桃花、海棠、噴雪花等“經濟實惠”卻又極具觀賞價值的花卉取代。 據保守估計, 從長期來看, 這些改動, 至少可以節省一半的綜合成本。

二月蘭

用最自然方式打造森林

崇尚天然去雕飾, 不僅是減少過度投入, 還可以是放任自然生長, 即對景觀只做正常養護, 避免過度的人工干預。

在共青森林公園的北面林區及河岸邊,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倒伏的樹木, 看似雜亂無章, 有些甚至被市民誤以為“疏於養護”而多次投訴。 但實際上, 這些樹木是園方故意為之。 它們大多為遭遇颱風等自然天氣後傾斜, 在確保遊園安全的前提下原地保留。 其中, 不少“歪脖樹”至今仍在煥發生機,

尤其是沿河的垂柳。 同樣的“疏於養護”, 還造就了共青森林公園別具一格的彩色森林——楓香、紅楓等各類色葉樹種飄落的種子, 不受干預, 自然生長, 演替成一批批錯落有致、色彩斑斕的森林。

良好的生態環境, 會吸引一些“不速之客”, 對付它們, 共青森林公園也堅持自然的方法。 以防治刺蛾為例, 共青森林公園引入周氏齧小蜂, 人工把即將羽化出蜂的繭掛在刺蛾頻繁出現的樹上。 小蜂羽化飛出後, 能將產卵器刺入刺蛾蛹內, 其後代寄生其內, 吸取營養, 消滅刺蛾。 又比如防治天牛, 共青森林公園讓花絨寄甲幼蟲寄生在天牛幼蟲體內, 在天牛變成成蟲之前就消滅它。

以天敵克制害蟲, 不僅可以減少農藥投放量, 還能大幅提高人工防治效率,

降低對樹幹的傷害。 “自2013年啟動調查以來, 我們已經在園內發現節肢動物10目、60科、165種, 其中常見的有60餘種, 天敵昆蟲有23種;鳥類108種。 ”李勝華如數家珍, 他表示, 下一步, 更多天敵會被因地制宜地引入森林中, 使自然生態達成微妙平衡。

垂絲海棠

“粗獷”不會落伍反而迷人

過於自然、粗獷, 會不會在這個追求感官享受的時代落伍?

“這個問題曾經困擾過我們, 但現在看, 這反而成了最大優勢。 ”李勝華表示, 正是因為保留了野趣, 共青森林公園成了市民尤其是年輕人觀賞攝影的熱門景點, 許多拍婚紗外景的新人別的地方不去, 就愛這種原生態。

同時, 共青森林公園還是滬上熱門的觀鳥基地, 根據上海市野保站2015年的監測結果, 全市20處監測點中,共青森林公園的野鳥種類為城區公園綠地之最。遊客漫步園中,時常能看到忙碌的烏鶇、閒散的珠頸斑鳩、“怒髮衝冠”的戴勝和結幫成群的灰喜鵲;在密林中,能聽到白頭鵯、大山雀、黑尾蠟嘴雀的鳴叫;四通發達的水系,成了翠鳥、鷺類、小䴙䴘、黑水雞等鳥兒的秘境。

據統計,共青森林公園每年接待的遊客近年來已穩定在200萬人次,其中八成以上是青少年,讓共青森林公園充滿活力。

共青森林公園內種植了紅果冬青、女貞等數十種鳥嗜植物

題圖說明:每年年底舉辦的菊花展,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往共青森林公園觀賞。 東方IC

shgcggkj@126.com)

文/陳璽撼

全市20處監測點中,共青森林公園的野鳥種類為城區公園綠地之最。遊客漫步園中,時常能看到忙碌的烏鶇、閒散的珠頸斑鳩、“怒髮衝冠”的戴勝和結幫成群的灰喜鵲;在密林中,能聽到白頭鵯、大山雀、黑尾蠟嘴雀的鳴叫;四通發達的水系,成了翠鳥、鷺類、小䴙䴘、黑水雞等鳥兒的秘境。

據統計,共青森林公園每年接待的遊客近年來已穩定在200萬人次,其中八成以上是青少年,讓共青森林公園充滿活力。

共青森林公園內種植了紅果冬青、女貞等數十種鳥嗜植物

題圖說明:每年年底舉辦的菊花展,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往共青森林公園觀賞。 東方IC

shgcggkj@126.com)

文/陳璽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