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潛艇顛覆各國認知,2大技術讓國產潛艇變身大洋黑洞

說到俄羅斯的基洛級潛艇, 大家首先會想到“大洋黑洞”四個字。 據稱, 基洛級潛艇在低速航行時所產生的噪音極低, 其在被海洋背景雜音淹沒後即便是美軍的反潛艦隻也根本無法探測到它的存在, 只能被動挨打。 因此, 解放軍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與本世紀初進口了多達十餘艘的基洛級潛艇。

時至今日, 隨著中國先後突破了大型水壓機與油壓機、先進數控機床等尖端技術, 中國的潛艇艇殼鋼材加工工藝已經追上了俄羅斯, 逐步向德國等技術更先進國家看齊, 中國的常規潛艇與核潛艇噪音也因此大大降低。 而在2015年, 我國新型潛艇消聲瓦研製成功, 這使得我國新型常規動力潛艇在噪音水準上大大曾超越了號稱“大洋黑洞”的基洛級, 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大洋黑洞”, 美軍航母戰鬥群也就這樣迎來了新的噩夢。

基洛級潛艇作為一款常規動力潛艇, 去能夠在水下潛伏的時間僅僅只有數個小時。 潛伏時間一過, 潛艇就必須上浮充電換氣。 而美軍航母戰鬥群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 以其護航艦艇與反潛直升機群持續搜索水下, 使基洛級潛艇無法獲取攻擊機會與上浮機會, 將潛艇在水下“憋死”迫使其投降。

而我國的新型常規動力潛艇採用了AIP(絕氣推進技術)技術, 其能夠在水下潛伏一個星期以上, 再加上強大的靜音能力, 其根本不畏懼美軍航母戰鬥群的護航艦艇與反潛直升機群。 只待敵軍出現懈怠, 其便能發出致命一擊。

眾所周知,

潛艇部隊的通信指揮問題一直都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在水下潛航時, 潛艇很難接收到來自岸上指揮系統的命令, 只能採用信息量極小的長波來維持通訊, 如果要採用衛星等先進手段通信, 則潛艇必須上浮。 在戰時, 潛艇上浮會極大增加自身暴露的危險, 難以生存下去的潛艇自然無法完成作戰任務。 但是, 我國已經擁有了獨步全球的量子通訊技術, 這一劃時代的技術使得我國潛艇能夠像水面艦艇一樣自由與岸上通信。 同時, 量子通訊技術物理原理的超高保密性也使得敵人即便截獲了我們的通信信號, 其也無法確定通信內容或定位潛艇。

既能夠像傳統潛艇一樣無聲無形、火力迅猛, 又能如水面艦艇一般如臂使指, 我國新型潛艇就如同其設計總師吳崇建說的那樣, 必將顛覆這個世界對潛艇的認知。

作者:史達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