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西安高新區加速建設綠色之城花園之城

2月的最後一天, 家住在西安高新區灃惠南路的李大爺在晨練的時候, 發現唐城牆遺址公園綠地雖然不如夏天那麼鮮亮, 但眼看著春天到了, 馬上就返青了, 咋挖了好多坑?李大爺仔細一瞧, 坑旁邊放著一棵棵用麻繩捆紮整齊的樹。 “這肯定是要栽樹麼。 ”李大爺這下放心了。

第二天, 李大爺早早來公園, 驚喜地發現樹都已經栽好了, 看看西邊更綠更密的林子, 再瞧瞧東邊, 只能看到樹枝的林子, 明顯西邊好看得多。 李大爺心裡高興, 連忙掏出手機, 拍個不停, 一定要把這個“新聞”拿回去給家裡人看看。

李大爺不知道的是,

那天的義務植樹活動一共栽了2400棵樹, 是遺址公園提升改造工程的一部分。 而西高新2017年城市綠化工程已經做好了新年規劃, 正在逐步展開, 如春風點染我們的城市, 為綠色之城、花園之城的美麗畫卷添上濃重的一筆。

九大規劃

增綠增花調整樹種

高新人對綠的“偏愛”, 源於過去二十多年招商引資的深刻體會, “綠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銀山”, 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也要求有與之相襯的社會環境。

高新人對綠的“偏愛”, 創森的資料中就是最明顯的實證:根據市創森辦下達的《西安市2014年—2016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綠化任務分解表》, 西高新的創森任務為:建設公園1座, 實際建成3座;建設小廣場10處, 實際完成15處;立體綠化30處,

實際完成31處;城區道路綠化40條, 實際完成48條;防護林帶7.6萬㎡, 實際完成8.5萬㎡;新增綠地85.7萬 , 實際完成159.6萬㎡。

近日, 筆者從西安高新區城市管理局瞭解到, 2017年的綠化提升工程以“增綠”、“增花”, 增加樹種為主要特點。 將逐步改變落葉樹種與常綠樹種的比例, 由以前的7:3逐步變為5:5, 公用綠化6:4, 同時常綠樹種由以前常用的松柏類常綠針葉樹, 變為以桂花、香樟、枇杷等常綠闊葉樹。

以唐城牆遺址公園景觀提升工程為例:公園全長3.8km, 東西寬度約110m。 一直都是周圍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提升改造工程設計以增綠、增花、增路、增文化、增功能為主要目標。 在遺址公園中, 重點表現唐長安城的框架, 通過綠化景觀手段再現了城牆、城壕、城門、裡坊、坊牆、城市街道等要素。

公園以城牆遺址為界, 通過不同的綠化、鋪砌等手法將公園劃分為“城內”和“城外”不同區域, 強調“城內”的規整秩序和“城外”的自然野趣。

增綠:在全園區域增植以常綠植物桂花、香樟、竹子、廣玉蘭、枇杷、獨杆石楠等形成植物“綠網”, 搭建常綠植物基本骨架, 形成“綠海”基礎。 從科技路到科技八路, 計畫栽植闊葉常綠喬木小葉香樟、廣玉蘭、獨杆桂花、獨杆紅葉石楠、枇杷等植物共計2400餘株;栽植金鑲玉竹、剛竹、金竹、黃槽竹、紫竹等竹林植物共計1600株。

增花:依託唐城牆遺址公園橫跨七個裡坊的歷史空間特點, 結合裡坊的空間局域, 以“添彩”的思路, 以“一花一詩一品一境”的手法, 形成牡丹、山茶、海棠、石榴、山杏、丁香、碧桃、木槿 、梅花、紫薇,

形成具有明確唐詩藝術境界的主題花卉景觀區, 並通過其他花季植物的配置, 形成“四季有花”的基本綠化色彩配置。 順城巷景觀帶等林間隙地空間, 以“花島”的手法, 將多種季相特色的花卉植物品種融入其中, 豐富公園的遊園體驗。

增路:在現狀國槐樹陣中增加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折線型遊園慢行路;在護城河西側增加以護城河為載體, 延河佈置觀光路, 通過鋪裝形式及應用現代材料來體現詩意、浪漫的主題思想。

增文化:在東側國槐林帶新增遊園路中雕刻唐代紋飾, 增加唐文化元素;在護城河區域以花溪穀為依託, 融入景石和詩歌雕刻, 構成觀景讀詩的景觀效果;在順城巷盆景園中將園藝和詩歌結合, 以詩點景形成詩意空間。

增功能:在東側國槐林帶新增遊園路增加休憩小廣場, 園路沿線增加休息椅、垃圾箱、庭院燈等基礎設施。 同時在全線增加視頻監控, 構建公園安全網路, 並且在全園增補公共廣播及背景音樂系統。

沒有居住在唐城牆遺址公園附近的高新居民也不用羡慕, 2017年綠化景觀提升工程、街頭綠地及小廣場建設工程、鶴鳴湖公園建設、高新區新建道路綠化工程、軟體新城道路綠化工程、河池寨出入口景觀提升工程、西高新出入口景觀提升工程、科技路綠化提升改造工程、科技八路綠化景觀提升工程等九大工程正在逐次展開, 將涉及近30條主幹道和新建道路, 另外還有唐興路—團結南路西北轉角、科技路—高新四路東北轉角、科技二路—楓林路西北轉角等31個轉角小廣場, 等到工程全部完工,總會有一處美麗的風景在不遠處等著你。

大綠公園

今年再增一處美景

從高空俯瞰西高新,在北起科技路,南至繞城高速,高新區域內有錯落有致地分佈七處公園將大片的綠色聚攏,點綴於其間的大面積的水域毓秀育動,大水大綠相得益彰,分外和諧。按照規劃今年將新增的鶴鳴湖公園。

今年新增的鶴鳴湖公園位於河池寨立交東北角,總面積約26.6萬平方米。主要設計內容為綠化、水體、地形、給水、排水、便道、工作路等。

鶴鳴湖公園根據海綿城市總體設計原則,採取海綿城市結合湖體景觀,設置湖水區和滯留區,湖底採用防水毯做法,以達到海綿城市的功能需求,其餘進行常規綠化設計。水體設置參考西高新軟體新城三期總體規劃,利用現場大量土方挖湖堆山,形成山水一體的園林景觀。

園區內給水以西高新第二汙水處理廠再生水為水源滿足湖區觀景及園區養護需求。植物養護統一採用澆灌系統。園區近期雨水以排入主湖區為主,峰值時排入二期溢流區。湖水排入太平河。

公園的綠化設計近期主要是遠距離觀景為主,同時兼顧季相變化要求,局部有觀花、觀枝、地被搭配。植物樹種選擇如下:喬木:銀杏、大葉女貞、水杉、柿樹、國槐、七葉樹、苦楝、白蠟等;灌木:紅梅、碧桃、紫丁香、石榴、紫薇、金葉連翹等;地被:鳶尾、混播草皮等;水生植物:千屈菜、黃菖蒲、紫芋、蘆葦等。

已經建成的雲水公園,東接西三環,西至雲水一路,南接天谷七路,北至天谷六路,總面積74500㎡。雲水公園工程從2013年12月底動工,2014年9月底完成建設。

雲水公園以水體景觀為主導,以休閒園路和健身步道為骨架,搭配自然式配置的植物和健身娛樂設施,創造一個風景優美、生態健康的互動交流和休閒娛樂空間,顯著提高軟體新城的園區環境。沿水系的主要景點有:親水廣場、折橋小島、濱水準台、親水棧道等,沿休閒園路和健身步道的主要景點有:林間球場、湧泉廣場、觀景平臺、休息平臺等。其主要工程量為:瀝青混凝土路面4864㎡,塑膠地面1893㎡,石材鋪裝11869 ,木棧道1193 ,人工湖20039㎡,綠化31490㎡。

街頭廣場

提升改造數量翻番

創新為魂的高新人,一向都是走在前搶在先,經濟社會的發展從來都是引領者,在改造環境造福於民方面,既有佈置大水大綠的大手筆,也有街頭小景匠心獨運的小設計。

創森期間,建成的15處街頭小廣場,如今已經成了市民們的“心頭肉”,使用率非常高,反應非常好,在此基礎上,今年西高新將加大力度,再建設和改造31處小廣場,實現“推窗見綠”。小廣場的將契合周邊環境處處精心設計匠心獨運,離居民區近的,就以曲徑通幽、造亭建廊,靜謐優雅,離企業區較近的,就用線條、框架構建幾何圖形以突出簡潔明快的現代感。有代表性的幾個,比如:

1、團結南路-唐興路 西北角小廣場

位於團結南路與唐興路十字西北角,占地面積484㎡。轉角現狀植物獨杆丁香密植,長勢較好,綠籬修剪整齊,景觀性較好,但植物密度過大,無過渡層次,遮擋部分商業街區域,功能單一。

此次提升改造將原有丁香組團成林,是丁香成為此街角廣場的標識景觀,在此基礎上增加旱溪、廊架、木亭等景觀小品,旱溪為整個街角景觀增加了一絲禪意,廊架穿過溪流,增設“素香亭”,給行人提供一處素淨靜謐的休憩空間。

2、高新四路-科技路 東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高新四路與科技路十字東北角,占地面積650㎡。場地現狀植物較豐富,但景觀單一缺乏特色。

此次提升改造主要體現“山水世界,公園城市”的主題特色,結合現狀,利用流暢的曲線線條,將街角綠地分割成象徵山水的綠島和廣場,滿足高密度人流量通行及停留,同時增設景觀燈,點亮街角夜景景觀,將高新區與時俱進的現代感融入西安古城中。

3、科技二路-楓林路 西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科技二路與楓林路西北角,占地面積269.6㎡。轉角為居住區街口,面積較大,現有大規格廣玉蘭兩棵,植物前密後疏,存在衛生安全死角。植物種植無過渡層次,,遮擋部分商業街區域,給出行帶來不便。

提升改造將利用原有大樹,增加木質長廊、微地形、地形上點佈景石,造型植物點綴其間,營造內外兩個空間,既滿足商業要求,又有了一處素淨靜謐的休憩空間。

4、楓林路-唐興路 東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楓林路與唐興路東南角,占地面積280㎡。處於住宅密集區,城市綠帶植被較好,轉角三棵大的落葉喬木作為背景,有很好的景觀效果。但下層植物單一,缺乏層次,美觀性較差。

在原有大樹不變的基礎上,增加木質軒亭、微地形,軒亭內設坐凳,地形上點佈景石,造型植物點綴,人行其間,可聞梅花之香,松石之美,給周邊營造一處自然閒適、靜謐的休憩空間。

5、團結南路-唐興路 東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團結南路與唐興路東南角,占地面積340.6㎡。位於團結南路沿線,周邊多工業園區,現狀植物長勢較好,整形綠籬與群植大樹,形成景觀較為單一,無利用性,缺乏特色。

利用原有群植櫻花樹林,增加富有特色的駐留通行空間,點佈景石,造型植物點綴,春天,行走其間,感受櫻花爛漫,松石之美,給城市街角增添一處園林藝術景觀,給行人營造一處自然閒適、靜謐的休憩空間。

這幾日,正值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民洋溢著喜悅之情,古城春風和煦,西南角一座科技新城正闊步邁向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追趕超越,高新鐵軍銳不可當,繼續發揮高新精神,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當好金牌店小二。一流的產業,要有一流的環境做支撐,高新區處處新綠新希望,水波粼粼映天光。迎春花、廣玉蘭、榆葉梅吐蕊爭豔,引得世界名企青睞,引得遊人們嚮往,他們或悠然散步於通幽曲徑,或在健身器械上伸展筋骨,這裡有乒乓球台前的你來我往,那邊有春風放飛的紙鳶……人們臉上蕩漾著的笑容就是對幸福生活最好的詮釋,宜居宜業的科技新城名不虛傳。

“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我們期待也相信隨著西安高新區2017綠化工程的展開,以實際行動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句承諾。一個更美好的綠色生態之城、花園之城將會很快變成現實。 馬東芳

等到工程全部完工,總會有一處美麗的風景在不遠處等著你。

大綠公園

今年再增一處美景

從高空俯瞰西高新,在北起科技路,南至繞城高速,高新區域內有錯落有致地分佈七處公園將大片的綠色聚攏,點綴於其間的大面積的水域毓秀育動,大水大綠相得益彰,分外和諧。按照規劃今年將新增的鶴鳴湖公園。

今年新增的鶴鳴湖公園位於河池寨立交東北角,總面積約26.6萬平方米。主要設計內容為綠化、水體、地形、給水、排水、便道、工作路等。

鶴鳴湖公園根據海綿城市總體設計原則,採取海綿城市結合湖體景觀,設置湖水區和滯留區,湖底採用防水毯做法,以達到海綿城市的功能需求,其餘進行常規綠化設計。水體設置參考西高新軟體新城三期總體規劃,利用現場大量土方挖湖堆山,形成山水一體的園林景觀。

園區內給水以西高新第二汙水處理廠再生水為水源滿足湖區觀景及園區養護需求。植物養護統一採用澆灌系統。園區近期雨水以排入主湖區為主,峰值時排入二期溢流區。湖水排入太平河。

公園的綠化設計近期主要是遠距離觀景為主,同時兼顧季相變化要求,局部有觀花、觀枝、地被搭配。植物樹種選擇如下:喬木:銀杏、大葉女貞、水杉、柿樹、國槐、七葉樹、苦楝、白蠟等;灌木:紅梅、碧桃、紫丁香、石榴、紫薇、金葉連翹等;地被:鳶尾、混播草皮等;水生植物:千屈菜、黃菖蒲、紫芋、蘆葦等。

已經建成的雲水公園,東接西三環,西至雲水一路,南接天谷七路,北至天谷六路,總面積74500㎡。雲水公園工程從2013年12月底動工,2014年9月底完成建設。

雲水公園以水體景觀為主導,以休閒園路和健身步道為骨架,搭配自然式配置的植物和健身娛樂設施,創造一個風景優美、生態健康的互動交流和休閒娛樂空間,顯著提高軟體新城的園區環境。沿水系的主要景點有:親水廣場、折橋小島、濱水準台、親水棧道等,沿休閒園路和健身步道的主要景點有:林間球場、湧泉廣場、觀景平臺、休息平臺等。其主要工程量為:瀝青混凝土路面4864㎡,塑膠地面1893㎡,石材鋪裝11869 ,木棧道1193 ,人工湖20039㎡,綠化31490㎡。

街頭廣場

提升改造數量翻番

創新為魂的高新人,一向都是走在前搶在先,經濟社會的發展從來都是引領者,在改造環境造福於民方面,既有佈置大水大綠的大手筆,也有街頭小景匠心獨運的小設計。

創森期間,建成的15處街頭小廣場,如今已經成了市民們的“心頭肉”,使用率非常高,反應非常好,在此基礎上,今年西高新將加大力度,再建設和改造31處小廣場,實現“推窗見綠”。小廣場的將契合周邊環境處處精心設計匠心獨運,離居民區近的,就以曲徑通幽、造亭建廊,靜謐優雅,離企業區較近的,就用線條、框架構建幾何圖形以突出簡潔明快的現代感。有代表性的幾個,比如:

1、團結南路-唐興路 西北角小廣場

位於團結南路與唐興路十字西北角,占地面積484㎡。轉角現狀植物獨杆丁香密植,長勢較好,綠籬修剪整齊,景觀性較好,但植物密度過大,無過渡層次,遮擋部分商業街區域,功能單一。

此次提升改造將原有丁香組團成林,是丁香成為此街角廣場的標識景觀,在此基礎上增加旱溪、廊架、木亭等景觀小品,旱溪為整個街角景觀增加了一絲禪意,廊架穿過溪流,增設“素香亭”,給行人提供一處素淨靜謐的休憩空間。

2、高新四路-科技路 東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高新四路與科技路十字東北角,占地面積650㎡。場地現狀植物較豐富,但景觀單一缺乏特色。

此次提升改造主要體現“山水世界,公園城市”的主題特色,結合現狀,利用流暢的曲線線條,將街角綠地分割成象徵山水的綠島和廣場,滿足高密度人流量通行及停留,同時增設景觀燈,點亮街角夜景景觀,將高新區與時俱進的現代感融入西安古城中。

3、科技二路-楓林路 西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科技二路與楓林路西北角,占地面積269.6㎡。轉角為居住區街口,面積較大,現有大規格廣玉蘭兩棵,植物前密後疏,存在衛生安全死角。植物種植無過渡層次,,遮擋部分商業街區域,給出行帶來不便。

提升改造將利用原有大樹,增加木質長廊、微地形、地形上點佈景石,造型植物點綴其間,營造內外兩個空間,既滿足商業要求,又有了一處素淨靜謐的休憩空間。

4、楓林路-唐興路 東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楓林路與唐興路東南角,占地面積280㎡。處於住宅密集區,城市綠帶植被較好,轉角三棵大的落葉喬木作為背景,有很好的景觀效果。但下層植物單一,缺乏層次,美觀性較差。

在原有大樹不變的基礎上,增加木質軒亭、微地形,軒亭內設坐凳,地形上點佈景石,造型植物點綴,人行其間,可聞梅花之香,松石之美,給周邊營造一處自然閒適、靜謐的休憩空間。

5、團結南路-唐興路 東南角小廣場

轉角位於團結南路與唐興路東南角,占地面積340.6㎡。位於團結南路沿線,周邊多工業園區,現狀植物長勢較好,整形綠籬與群植大樹,形成景觀較為單一,無利用性,缺乏特色。

利用原有群植櫻花樹林,增加富有特色的駐留通行空間,點佈景石,造型植物點綴,春天,行走其間,感受櫻花爛漫,松石之美,給城市街角增添一處園林藝術景觀,給行人營造一處自然閒適、靜謐的休憩空間。

這幾日,正值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民洋溢著喜悅之情,古城春風和煦,西南角一座科技新城正闊步邁向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追趕超越,高新鐵軍銳不可當,繼續發揮高新精神,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當好金牌店小二。一流的產業,要有一流的環境做支撐,高新區處處新綠新希望,水波粼粼映天光。迎春花、廣玉蘭、榆葉梅吐蕊爭豔,引得世界名企青睞,引得遊人們嚮往,他們或悠然散步於通幽曲徑,或在健身器械上伸展筋骨,這裡有乒乓球台前的你來我往,那邊有春風放飛的紙鳶……人們臉上蕩漾著的笑容就是對幸福生活最好的詮釋,宜居宜業的科技新城名不虛傳。

“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我們期待也相信隨著西安高新區2017綠化工程的展開,以實際行動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句承諾。一個更美好的綠色生態之城、花園之城將會很快變成現實。 馬東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