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阿裡巴巴的職場生活實錄:平凡中又有點不普通

新零售實在是太火了, 馬雲提出的概念, 去阿裡職工赴湯蹈火的使命。

一、這道題的破局之處, 得先想明白職場是什麼

在職場之前聽好多人講過新零售, 但是不管是阿裡的某新零售部門的總監, 還是所謂新零售的從業者, 亦或者所謂新零售的專家, 我覺得他們都自帶超能力, 不管是誰都能做到把我講的雲裡霧裡。

所以這次我誰都不聽了, 直接去查”新零售“的源頭:

馬雲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 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 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 只有新零售這一說,

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 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

那麼也就是說, 所謂的通過新零售解決物美問題, 我們可以簡化為”線上+線下+物流或三者隨意結合“的方式解決物美問題。 聽起來是不是和O2O很像?很像就對了, 造詞什麼的本事我最服馬雲。

從一開始的商超, 到後來的淘寶, 再到現在的新零售, 時代的發展走的是一個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下+線上的路子。

二、從痛點著手

這道題應該是面向用戶的, 所以此處痛點不考慮供應鏈和員工, 只有一個邏輯層次

目前物美對用戶而言可能有幾個痛點:

1.沒那麼有用了

以前去超市就是為了購物, 而現在商品都可以在網上買賣;

2.沒那麼有趣了

記得小時候去超市因為那是一個吃完飯閒逛的地方, 但是現在可以閒逛的地方多了, 就不去超市逛了, 如果超市能更有趣一點, 加上自身食品消費的剛需, 應該不錯;

3.太大了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這麼大讓人望而卻步。 同時因為太大, 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在哪裡;

4.排隊太長

如果去的時間點不對的話就悲劇了

5.同類商品太多, 用戶選擇恐懼

縱然物美給用戶提供了很多商品種類, 但是對用戶來說, 並不能在同價格, 這麼多品牌中選擇自己需要的。

6.消費升級

單純的”高性價比“已經不是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了, 用戶分層越來越細,

不管是媒體的恐嚇也好, 還是用戶有錢了, 便宜逐步過渡到強調品質、營養、多樣、便捷。

7.不自己做飯了

隨著消費觀念的變化, 90後成為消費主力, 現在的年輕人自己回家做飯的需求比較小。 所以超市提供的生鮮區會受到影響。

基於以上痛點, 我暫時選擇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問題解決:

1.物美+網易嚴選

物美和網易嚴選的取名其實就很像, 物品很美, 嚴格選擇。

專門開闢一個區域, 專門為高端人群提供高端服務

2.物美+淘寶

淘寶可以根據使用者選擇的商品推薦和這個產品比較強的其他產品給他, 可以在購物車裝一個自動識別器和顯示幕, 識別用戶在購物車放進了什麼產品, 然後購物車的顯示幕直接彈出相關產品使用者點擊之後就可以自動實錄。

3.物美+咪蒙

專門推送物質雞湯, 當和男朋友吵架了, 女生需要去火, 在這個區域推出電風扇, 去去火吧。

大公司往往是這樣的情況, 不怕職場員工沒想法, 最怕的就是職工想法太多, 這樣直接導致很多事情都難以落地, 所以說標題沒毛病。

而這也成為了大公司職場人的阿喀琉斯之踵。

所以說標題沒毛病。

而這也成為了大公司職場人的阿喀琉斯之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