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備無患 愛在路上——泰康人壽保險行銷經理田維青

時間:2017.9.29

地點:沃保網

導讀: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我們可以選擇做好準備。 作為一名保險行銷員, 説明所有有保險需要的人完善保障正是我的使命。

沃保網:田老師, 您好, 我們知道您之前在政府部門工作, 請問您為什麼會放棄這份工作而想要邁入保險行業做一個保險行銷員呢?

田維青:一個原因是保險是個好東西, 我想通過這份職業讓大眾從中受益, 另一個就是保險這份工作比較有挑戰性, 也比較適合我。

沃保網:看得出來您是個富有氣魄和勇氣的人呢。 對比進入保險業的前後, 您是怎麼看待保險的呢?

田維青:從事保險行業之前, 我對保險並不太瞭解, 所以認為保險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等到進入保險行業後, 出於工作需要, 我主動去瞭解保險知識後, 才明白自己之前是井底之蛙, 保險的本質是穩定生活, 補償損失, 對於大多數風險承受能力不強的人來說其實很有用處。

沃保網:對於保險對大眾的價值方面, 您能具體說說嗎?

田維青:舉個例子, 同樣是地震, 汶川地震保險總賠付是16.6億元人民幣, 政府一次性給每戶家庭的遇難者家屬補貼5000塊, 玉樹地震則補貼8000塊;而一次日本地震預計的保險總賠付預計就能達到350億美元。 日本人平均每人有7張保單, 而中國人平均每人還不到1張保單, 同樣是生命, 在“身價”上卻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沃保網:您能解釋一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田維青:答案很簡單, 保險意識不一樣。 在日本等西方國家, 保險很早就已經被普及和推廣開來, 他們的保險意識主觀性很強, 也習慣了用保險來解決自己的風險問題,

例如健康方面, 有感冒發燒的小病, 可以用醫療險報銷, 要是嚴重一些的病或者是重大疾病, 也可以用重疾險報銷, 人們習慣了用保險讓自己的生活更穩定, 更舒服。 相比之下, 我們的保險意識不夠強, 人們也從沒想過主動去瞭解保險, 對於保險的瞭解都很片面, 自然不可能去投保了。 當然, 現在比起以前, 這種情況已經在漸漸改善了。

沃保網:看得出來, 您對保險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 那麼您對未來有什麼規劃呢?

田維青:從進入保險業已經快有幾年了, 我特別希望能把目前的這份事業堅持下去, 作為一名保險行銷員, 説明所有有保險需要的人完善保障正是我所追求的。

結語:風險和意外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影響而消失, 但人卻可以選擇是否提前準備。 比起聽天由命, 有備無患更為被人所接受。 人生的長跑路上, 保險是預備風險的有力工具, 一份保險即是愛的接力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