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閔行·故事 | 梅隴鎮居民黃莉娟:“鄰里中心就是我們第二個家”

“以前, 我們滬劇隊想練歌真是不容易啊, 沒有場地, 要東奔西跑, 眼巴巴地等乒乓球室的人打完球才能有地方, 有時候跑到河邊唱, 稍不小心, 就要被鄰居說擾民, 只能是壓抑地唱。 現在, 有了鄰里中心, 我們是放開嗓門唱。 同時, 這裡還能看病、做烘培、養花養草, 樣樣都有, 我們在這真的很開心!”在梅隴鎮時尚南方鄰里中心的多功能廳, 69歲的退休醫生黃莉娟樂呵呵地說, 以前, 社區的活動室面積小, 設施還不齊全, 坐下來伸個腳都能踢到人;而這裡寬敞, 設備又好, 不但能容納滬劇隊練歌, 還能進行演出, 每次都有幾百個人來聽他們唱滬劇,

自己心裡很自豪。

黃莉娟家住蓮花河畔社區, 離鄰里中心不遠。 作為滬劇團的團長, 黃莉娟每次和團隊裡50名隊員約好時間後, 便一起去時尚南方鄰里中心練歌。 她說, 滬劇團裡的隊員很多都是隴西村動遷來的農民, 平均年齡在65歲左右, 都很喜愛滬劇。 隊員們大多是在時尚南方鄰里中心結識, 因為共同興趣愛好而成為了好朋友。

梅隴鎮時尚南方鄰里中心成立於2016年9月, 由原來晶傑苑社區活動室重新規劃改造而成, 實際使用面積900平方米, 輻射南方片的6個居委會13個社區, 是集醫療健康、生活服務、文體教育、公益互助等服務為一體的“社區大客廳”。

地處城鄉結合部的閔行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本地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加速轉變;新上海人、外來人口大量導入, 新社會組織、居民自治組織大量湧現, 居民區類型分化明顯;尤其是市中心動遷大居、本地動遷房社區、老舊社區, 公共服務資源比較欠缺。 為此, 閔行區以一公里為服務半徑, 整合區域党建資源、引入便民服務資源, 著力通過服務來培育居民自治共治意識, 在閔行各區域打造了多個類似時尚南方鄰里中心這樣老百姓愛去的地方。

“我們把鄰中心裡當成第二個家。 ”黃莉娟說。 得知滬劇隊排練的時候缺少設施, 鄰里中心就在多功能廳添置了揚琴、舞美佈景、大螢幕等。 而滬劇團隊也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 隔三差五, 黃莉娟便帶著隊員在鄰里中心為附近居民表演,

還經常去周邊的敬老院、社區裡登臺獻唱。

對黃莉娟來說, 鄰里中心除了是白相的好去處, 還是便捷的社區藥房。 用她的話說, 就是上午看病, 下午拿藥。 樓梯口靠右邊的屋子, 就是鄰里中心家庭醫生工作室, 每週三早上都有輪值醫生來為附近居民看病, 量血壓, 做健康回訪。 到了下午, 居民拿著社保卡就可以來取藥。

到目前為止, 閔行區已有37家鄰里中心建成並投入運行。 到2020年末, 全區將建成100個左右具有區域特色、功能多樣、運轉良好的鄰里中心, 基本實現對閔行城市化地區的全覆蓋。

題圖來源:人民網 欄目主編:黃勇娣 圖片編輯:蘇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