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載滿三門峽“青春記憶”的第一座公園

人民公園

在三門峽市區繁忙的主幹道崤山路中段, 坐落著一個與三門峽同齡的公園——市人民公園, 它宛如鬧市裡的一顆綠色明珠,

靜靜地鑲嵌在高樓大廈之間, 已陪伴全市人民走過一甲子的春華秋實。

萬千寵愛 集於一身

三門峽市人民公園始建於1957年, 原名“三門峽市湖濱公園”, 建成之初隻承擔城市綠化、育苗、果園和公園建設任務, 1973年正式命名, 1975年5月1日對外開放。 公園總面積18.8公頃, 自然地勢北高南低, 落差27米, 公園依此地勢而建。 60年來, 人民公園相繼建成了動物園、盆景園、翠溪園、青龍湖等多個園林景點及大型遊樂場等, 並劃分出水上娛樂區、動物觀賞區、兒童遊樂區等區域。 綠化以雪松、檜柏、女貞等常綠植物為基調, 多種花灌木配置其間, 共計90科110種, 草坪1.2萬餘平方米, 綠籬1800米。 園內建有仿古建築賞月亭、金線亭、望洲亭、石拱橋和象徵大禹治水的勝天樓等,

形成一個集觀賞、遊樂、休閒和科普教育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市級綜合性公園。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人民公園大門

“20世紀70年代消遣娛樂的項目太少, 週末或節日買票進人民公園逛一次, 能讓一家人開心好幾天!”市民張翠娥今年75歲, 家就在人民公園附近住,

她幾乎見證了人民公園從建園到現在的整個發展過程, 對公園有著深厚的感情。 “那時人民公園裡還沒有挖人工湖, 也沒有動物園, 卻是三門峽唯一的大型公園, 僅僅是園內美麗的花草就足夠吸引大家了, ”張翠娥笑著說, “現在市里有這麼多新建的漂亮公園, 但我和老伴還是喜歡到人民公園散步、健身, 可能因為這裡留有我們年輕時的美好回憶吧。 ”

不斷完善 華麗轉身

為豐富園區景觀, 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休閒娛樂需求, 1982年, 人民公園在園內挖砌出一座1.26萬平方米的人工湖, 又名青龍湖。 湖上設遊船等水上遊樂設施, 湖西一側還種了荷花, 美化湖面。 當人們泛舟湖上, 過百花洲、穿玉帶橋, 冬青山、棕櫚山、三紅嶺、三友園等諸多景觀盡收眼底,

湖光山色, 令人神往。

人民公園的青龍湖。

1989年, 市民在青龍湖裡劃鐵船

公園中建於1987年的動物園, 目前是三門峽地區唯一一家集野生動物救治、保護、飼養、繁殖、研究、科普、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機構, 按照動物分類劃分為猴山、猛獸、禽類、食草、爬行、鳥類6個展區, 存欄野生動物達37種300餘頭(只), 其中國家及省市重點保護動物有19個品種約200餘頭(只), 深受野生動物愛好者和小朋友喜愛。

“20年前爸媽帶我去人民公園看動物, 現在換我帶兒子去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市民姬女士今年30歲, 她告訴記者,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就是跟著父母到公園划船、觀賞動物,“當時小朋友們都喜歡喂猴子、看孔雀開屏,但一般都不敢靠近猛獸區。”現在她也經常帶著5歲的兒子到這裡觀賞動物,希望與兒子分享她的童年歡樂。

承載記憶 煥發“青春”

採訪中,不少市民還對人民公園裡曾經存在的大滑梯和動物園裡解放軍某部隊捐贈的退役戰鬥機印象深刻。“90後”小夥趙豪對童年溜滑梯的“光輝事蹟”念念不忘:“那時候一進公園,我常常直奔滑梯處,一遍遍地溜呀溜,褲子都磨破了好幾條,經常要挨老媽訓斥,可照樣溜得不亦樂乎。如果玩滑梯的人實在太多,我就會跑到戰鬥機那裡爬上爬下,假裝自己是個飛行員!”近幾年,出於安全考慮,大滑梯已被拆除,戰鬥機還在原來位置,但已被劃進食草動物活動區內。

一九九三年,市民排隊在公園裡玩滑梯

時光流逝,當年在人民公園裡玩樂的少年已經長大成人,公園裡的許多設施和景觀卻已顯陳舊,部分還存在破損。對此,2009年以來,公園著重對園林景觀進行了改造和提升,先將原游泳池區域重新規劃,鋪設卵石嵌面觀景水渠200餘平方米,栽種地表植被3500餘平方米,栽植櫻花、竹子、蜀檜、月季、麥冬、鳶尾等,於2010年建成該公園精品景點翠溪園。同時,該公園將位於東南方的大草坪改造為竹園,種植青竹7500餘棵,鋪設導遊路75米,有效地改善了公園的景觀效果,並修建了水生植物園,栽植花蓮、睡蓮、水蔥、小香蒲等水生植物700餘平方米,還配栽了檉柳、垂柳等,精心搭配了奇石,成為園區又一別致的去處。此外,人民公園還修復了園區內的臺階和混凝土路面,增設環樹坐凳,鋪設新型透水磚、四方彩磚和嵌草磚……經過一系列提升改造,歷經六十載風雨的人民公園承載著市民滿滿的美好記憶,並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爸爸,媽媽,我們去哪?”

“走!今天帶你逛公園!”

在三門峽這座城市

相信很多人都有“公園記憶”

你的“公園記憶”又是什麼呢?

請在下方留言處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她告訴記者,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就是跟著父母到公園划船、觀賞動物,“當時小朋友們都喜歡喂猴子、看孔雀開屏,但一般都不敢靠近猛獸區。”現在她也經常帶著5歲的兒子到這裡觀賞動物,希望與兒子分享她的童年歡樂。

承載記憶 煥發“青春”

採訪中,不少市民還對人民公園裡曾經存在的大滑梯和動物園裡解放軍某部隊捐贈的退役戰鬥機印象深刻。“90後”小夥趙豪對童年溜滑梯的“光輝事蹟”念念不忘:“那時候一進公園,我常常直奔滑梯處,一遍遍地溜呀溜,褲子都磨破了好幾條,經常要挨老媽訓斥,可照樣溜得不亦樂乎。如果玩滑梯的人實在太多,我就會跑到戰鬥機那裡爬上爬下,假裝自己是個飛行員!”近幾年,出於安全考慮,大滑梯已被拆除,戰鬥機還在原來位置,但已被劃進食草動物活動區內。

一九九三年,市民排隊在公園裡玩滑梯

時光流逝,當年在人民公園裡玩樂的少年已經長大成人,公園裡的許多設施和景觀卻已顯陳舊,部分還存在破損。對此,2009年以來,公園著重對園林景觀進行了改造和提升,先將原游泳池區域重新規劃,鋪設卵石嵌面觀景水渠200餘平方米,栽種地表植被3500餘平方米,栽植櫻花、竹子、蜀檜、月季、麥冬、鳶尾等,於2010年建成該公園精品景點翠溪園。同時,該公園將位於東南方的大草坪改造為竹園,種植青竹7500餘棵,鋪設導遊路75米,有效地改善了公園的景觀效果,並修建了水生植物園,栽植花蓮、睡蓮、水蔥、小香蒲等水生植物700餘平方米,還配栽了檉柳、垂柳等,精心搭配了奇石,成為園區又一別致的去處。此外,人民公園還修復了園區內的臺階和混凝土路面,增設環樹坐凳,鋪設新型透水磚、四方彩磚和嵌草磚……經過一系列提升改造,歷經六十載風雨的人民公園承載著市民滿滿的美好記憶,並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爸爸,媽媽,我們去哪?”

“走!今天帶你逛公園!”

在三門峽這座城市

相信很多人都有“公園記憶”

你的“公園記憶”又是什麼呢?

請在下方留言處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