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定西市農機合作社實現鄉鎮全覆蓋

定西新聞網訊 據定西日報報導 2016年, 我市農機部門緊抓全省在定西率先開展“一鄉一農機合作社”建設試點機遇, 鼓勵種養大戶、農機大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能人、農村集體組織等市場主體, 依託當地特色富民產業創辦農機合作社。 全市農機合作社總數達到了209個, 初步實現了全市119個鄉鎮農機合作社全覆蓋。

市上相關部門採取“用好上級財政補助, 加大同級財政投入, 鼓勵縣區財政補貼”的辦法, 實行累加補貼, 形成“組合拳”, 助力農機合作社建設。 利用省級“一鄉一社”等合作社專項扶持資金1541.7萬元,

市級配套272萬元, 縣區配套370萬元, 共扶持145個農機合作社新建機具庫棚5.3萬平方米, 新購農機具1668台套, 培訓農機操作人員474人, 2016年全市農機合作社服務農戶3.4萬戶, 年作業面積80.11萬畝, 年收入5240余萬元, 有力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進程, 推動了產業發展, 推動了規模化經營, 加快了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 助推了精准脫貧。

在農機合作社的帶動下, 全市大中型拖拉機及配套機具、特色產業機具快速發展。 2016年底, 全市大中型拖拉機達到10653台, 配套農機具達到134633台(套), 分別較上年增長16.82%和21.96%, 拖拉機配套比達到1:1.87, 較上年提高0.14點, 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由2015年底的139台猛增到274台, 增長97.12%。 2016年全市機耕、機播和機收面積分別達到540萬畝、160萬畝和185萬畝, 分別較上年增長8.8 %、10.8%和14.9 %;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40%,

較上年提高了3.7個百分點, 首次突破40%“門檻”, 實現了由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的跨越。

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 實現了農業節本增效和增收。 安定區眾友農機合作社1台精量穴播聯合作業機1天能種植10畝柴胡, 而人工種植1畝柴胡需要5個人耗時1整天。 隴西縣久保田農機專業合作社使用義大利產的精量播種機播種黃芪比人工撒播節約籽種10斤, 成本降低近千元, 工效提高近百倍, 機械挖藥一畝節約支出400元—550元。 合作社用大型深松機械深松的地塊比農戶小型農機耕作的地塊種植同等作物畝增產18%左右。 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畝節本增效600元以上, 商品率提高10.6個百分點以上,

達到98.8%。

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土地入股、土地託管實現了土地規模化經營。 全市現有65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開展不同規模的農業經營, 共流轉土地9.2萬畝。 同時, 通過提供機械化全程託管或主要環節, 有效解決了農村無勞力戶和外出務工農戶無人種地、土地撂荒等問題。

農機合作社有效整合農機資源, 解決了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了不划算的問題, 以合作社“大手”拉起貧困戶“小手”, 助推精准脫貧。 2014年初, 臨洮縣峽口鎮普濟寺村村民張天榮帶機入股加入了臨洮縣得軍農機合作社, 2015年就買進了一輛新轎車, 2016年淨收入逾10萬元。 隴西縣德興鄉清海農機合作社2016年吸納2戶建檔貧困戶戶主當拖拉機駕駛員,

分別收入1萬多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