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理性消費是門必修課

相比於“70後”“80後”, 當代大學生的開支上漲也算“情有可原”。 一方面, 相比於十年前, 物價水準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 大學生本就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 其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習慣也是整個社會消費觀念變化的縮影。

但值得關注的是, 大學生大多已是成年人, 另一方面又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這一特殊的人生階段, 難免遭遇體面生活與收入欠奉之間的心理落差與糾結。 當他們遠離父母,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鮮刺激、同學之間的貧富差距, 以及種種誘惑陷阱, 若不能得到正確的約束引導, 很可能產生錯誤的價值取向,

甚至誤入歧途、抱憾終身。

大學是個小社會, 也是大學生真正步入社會前所需經歷的重要階段。 與其糾結於上漲的數字, 倒不如好好想想, 從學校教師到家長, 如何趁此機會對學生的消費取向進行正確的約束和引導, 使之樹立更為理性的消費觀念, 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31日 06 版)

(責編:周恬、張雋)

有多少事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近來, 還有許多事情記掛在總理心間, 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決。 但仍應反思:本應給群眾方便的事情, 為何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