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虹膜識別技術國際應用案例大盤點

虹膜識別的應用, 互聯網技術落後的印度這次竟然走在了前面。 2009年2月, 印度就啟動了全民虹膜註冊專案“AADHAAR”, 計畫用8年時間, 註冊總人數達到12億。

無獨有偶, 2011年, 墨西哥將虹膜識別技術用於國民身份證, 第一期項目截止2013年, 註冊總人數達到2800萬;2013年, 北約部隊採用虹膜識別技術為阿富汗人建立身份認證系統, 註冊總人數達到160萬……

可以想見, 海外的一些國家(比如印度)基礎設施雖然落後, 但思路清晰, 就是要規範化的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來管理人口。

美國新澤西州甘迺迪國際機場和紐約奧爾巴尼國際機場均安裝了虹膜識別儀, 用於工作人員安檢, 只有通過虹膜識別系統的檢測才能進入例如停機坪和行李提取處等受限制場所。 德國柏林的法蘭克福機場、荷蘭史基浦機場以及日本成田機場也安裝了虹膜出入境管理系統, 應用于乘客通關。

2006年1月30日,

美國新澤西州的學校在校園裡面安裝了虹膜識別的裝置進行安全控制, 學校的學生以及員工都不再使用任何形式的卡片與證件, 只要他們在虹膜攝像頭之前經過, 他們的位置, 身份便被系統識別出來, 所有外來的人員都必須進行虹膜資料的登錄才能進入到校園中。 同時, 通過中央登錄與許可權控制系統對進入這個活動範圍進行控制。 系統安裝以後, 校園內的各種違反校規以及侵犯、犯罪活動大大減少, 極大的減輕了校園管理難度。

在阿富汗, 聯合國(UN)與美國聯邦難民署theUnitedNationsrefugeeagency(UNHCR)使用虹膜識別系統鑒定難民的身份, 以防止同一個難民多次領取救濟品。 同樣的系統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難民營中使用。 總共有超過200萬的難民使用了虹膜識別系統,

這套系統對於聯合國供品的分配人道主義援助物資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阿聯酋自2002年10月開始對被驅逐出境的外國人進行虹膜註冊, 通過在機場以及一些邊境檢查中使用虹膜識別系統, 來阻止所有被阿聯酋所驅逐的外國人再次進入阿聯酋。 該系統不僅能防止被驅逐者再次入境, 還能防止正在阿聯酋接受司法檢查的人員偽造證件擅自出境逃脫法律制裁。

2002年11月, 德國巴伐利亞BadReichenhall市的市醫院的嬰兒房安裝了虹膜識別系統來確保嬰兒的安全。 這是虹膜識別技術首次應用在嬰兒保護方面。 這套安全系統只允許嬰兒的母親、護士或者醫生進入。 一旦嬰兒出院, 其母親的虹膜代碼資料就被從系統中刪除,

而不再允許進入。

華盛頓, pennsyvania和阿拉巴馬這三個城市的醫療保健體系是基於虹膜識別系統。 該系統保證了病人醫療記錄不會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被人看到。 HIPPA採用了類似的系統來保證個人資訊隱私以及安全。

2004年, 位於波士頓的隸屬于金普頓酒店集團的NineZero酒店中的CloudNinepenthouse套房和員工通道安裝了LGIrisAccess3000虹膜識別儀。

位於曼哈頓的EquinoxFitness俱樂部的體育館中應用了虹膜識別系統, 用於俱樂部的VIP會員進入配備全新設備和最好教練的專用區域。

美國Iriscan研製出的虹膜識別系統已經應用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聯合銀行的營業部, 儲戶辦理銀行業務, 只要攝像機對使用者的眼睛進行掃描就可以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檢驗。

由於恐怖襲擊的存在,

安全防範一直以來都是歷屆奧運會關注的焦點, 虹膜識別技術也以其獨有的優點正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奧運安防中。 例如, 在1998年日本長野冬季奧運會中, 虹膜識別系統被應用在運動員和政府官員進入奧運村的控制, 並使用虹膜識別技術對射擊專案的槍支進行安全管理。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 雅典奧組委啟用了包括虹膜識別在內的生物特徵識別身份鑒別系統, 通過人臉、眼睛、指紋等身體器官及聲音、步態、筆跡等肢體行為的全套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來確認一個人的身份, 對所有進出機場、海關、火車站、奧運場館的人通過攝像機自動識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