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電子行業立下大功,去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大漲16%

9月28日消息, 據路透社報導,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指出, 由於電子行業的推動, 2016年工業機器人的全球銷量上漲了16%, 預計2017年其銷量增速將更快。

工業機器人的全球市場價值達131億美元, 增長比例為18%(約為400億美元)。 這其中包括軟體、週邊設備和系統工程。

隨著機器人的尺寸不斷縮減、價格持續下降、精度逐漸提升, 同時對電池、晶片和顯示幕的需求不斷上升, 賣給電子行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幾乎與汽車行業相當。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 電子行業就一直在推動工業機器人的銷量。

在電氣電子行業中, 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增長了41%, 達91.3萬台。 而賣給汽車行業的銷售額上升了6%, 達10.33萬台, 占工業機器人總銷量(294312台)的35%。

IFR預計, 今年工業機器人的全球安裝量將增長至少18%, 2018年至2020年每年至少增加15%。

IFR表示, 機器人銷量的未來驅動力將是把現實工廠與虛擬實境相結合的工業互聯網、可與人類合作的協同機器人以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

安盛投資管理的機器人技術戰略經理湯姆·萊利(Tom Riley)表示, 控制機器人技術的系統越來越智慧, 這為投資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他向路透社透露, “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 繼續推動銷量穩健增長。 ”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約占全球銷量的30%。 中國的機器人銷量增長了27%。

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 IFR秘書長古德倫·利岑貝格爾(Gudrun Litzenberger)表示:“從銷量來看, 中國和韓國已經以消費型電子行業為主導。 ”

韓國是工業機器人的第二大市場, 銷量漲幅達8%。 韓國製造業中, 每1萬名員工分佈著2145台機器人, 2009年以來, 機器人分佈密度幾乎翻了一番, 居全球第一。

IFR表示:“許多規模巨大的企業致力於生產供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

這些企業可能是機器人密度大幅增高的原因。 ”

全球以中國為首的許多國家推動了電動汽車的發展。 受此影響, 許多公司均致力於大量生產遠途汽車電池, 三星SDI、LG Chem和SK創新位居其中。

去年, 日本的機器人銷量出現反彈,

並上漲10%。

在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中, 日本依舊佔據主導地位, 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川崎(Kawasaki)和不二越(Nachi)都是日本企業。 製造陣營中還有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

在美國, 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了14%。

IFR表示, 美國希望, 通過提升自動化配備和競爭力讓本土製造業持續發展, 並把海外製造業引入美國。 這一希望持續驅動了工業機器人銷量的增長。

德國聚集了一些大型汽車製造商, 如大眾、寶馬和戴姆勒, 不過機器人銷量幾乎停滯不前。

以上由網易企業資訊化服務提供者, 湖南領先網路科技整理發佈。

網易企業服務(qiye163.co)是網易憑藉其20年品牌優勢與經驗在企業郵箱的基礎上, 為進一步佈局企業市場而打造的企業級產品矩陣,

致力於提供一站式企業資訊化解決方案。 湖南領先網路科技是網易企業產品授權經銷商, 專業為企業提供網易企業郵箱、網易辦公套件等一站式企業資訊化專業解決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