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雞西:農村改革攻堅正當時

東北網雞西9月29日訊 (記者馬懷華 李釗) 隨著農村改革的步步深入, 我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關於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的重大部署, 採取“三抓”舉措, 著力推進土地確權登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農村各項改革工作, 廣大農村呈現出“土地實地測量、結果公示上牆、群眾關注熱點、幹部入村幫忙”的改革熱潮。

抓“保障”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

據瞭解, 2016年, 我市全面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 實測面積713萬畝, 占村集體耕地面積的129%, 除有爭議的土地外, 外業實測工作全部完成。

今年, 重點開展資料錄入、修補完善、審核公示等內業工作。 目前, 已有453個村完成了一輪公示, 359個村完成了二輪公示, 預計年底可全部完成家庭承包經營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為做好此項工作, 我市成立市、縣、鄉三級工作領導小組, 制定了《雞西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實施方案》, 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 組織召開推進落實會議十餘次, 培訓人員6000余人次。 印發《工作手冊》《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共計24.3萬份。 不定期檢查並下發檢查通報5期。

我市各級財政克服困難, 除國家撥付的3690萬元補助資金外, 各縣(市)區又累計籌集資金500余萬元, 同時將資金不足部分列入了財政預算。 如, 雞冠區拿出資金50萬元,

用於土地確權的硬體購置、宣傳培訓等工作。

我市嚴格按照國家“三項行業標準”和省、市相關技術規程開展土地實測工作, 招標的25家測繪公司和2家軟體公司均達到乙級以上資質, 並簽訂保密協定, 設定保密程式。

市政府召集市農委、政府法制辦、信訪局、水務局、林業局以及各縣(市)區政府, 建立了雞西市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爭議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聯席會議制度, 強化問題導向, 著力解決村集體與草原、林業、河套地等土地權屬糾紛問題。 目前, 已經召開聯席會議4次, 梳理出共性和個性問題147件次。

抓“規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農村發展主力軍

目前, 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7903個,

其中, 合作社2988個、家庭農場(專業大戶)4815個、大型農業企業100個, 成為農村改革發展的主力軍。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經涵蓋所有農業領域。 堅持數量品質並重, 規範發展並行的原則, 制定了《促進農民合作社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 新聞媒體連續報導合作社、專業大戶的典型事蹟。 合作社已經遍及種植、養殖、加工等多個領域, 其中, 合作社種植業2285個、養殖業417個、農機38個。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範化率明顯提升。 我市開展規範社創建評選活動, 聘請省農委有關專家、克山縣仁發合作社理事長李鳳玉為市領導、農業幹部、合作社理事長授課, 提高了合作社規範化率水準。 目前, 較規範合作社近300個, 占合作社總數的10%。 其中, 市級規範社112個、省級規範社47個、國家級示範社2個;省級示範家庭農場5個。

實現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進而靠“賣得好”帶動倒逼“種得更好”。 我市組建4家雞西大米網子公司, 建成5個電商平臺, 成為全省首批接入省大米網的地市。 目前入駐省大米網企業50餘家, 錄入產品500多個。 參加全國農交會、綠博會等展洽活動, 進行大米品牌宣傳推介。 僅杭州推介會現場銷售“虎林大米”“馨禾”等綠色農副產品2.5萬元, 意向簽約銷售農產品54萬元。 虎林米袋網微信平臺、密山市金色田野合作社、雞西潤田地有機果蔬微信商城等蓬勃發展, 採取產地直供的方式, 自產自銷農產品。 目前, 已經銷售農副產品230噸。 組建合作社聯盟, 成員達70個, 在成員之間實現了“互通、共用、合作、發展、共贏”。

企業抱團闖市場, 解決了我市農產品組織化程度低、服務管道不通暢、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

抓“試點”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農村改革的深水區, 必須既大膽創新, 又小心實踐, 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做好頂層設計。 我市印發了《雞西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致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一封信》, 宣傳改革目的意義和政策要求。

學習典型經驗。 我市組織縣(市)區140多人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縣、全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方正縣學習, 創新了方式方法, 加快了改革進程。 堅持試點先行。 我市在確定12個省級試點村的基礎上, 又確定36個市級試點村。每個縣(市)區至少選擇一個經營性資產較大的村作為市級試點。同時,每個縣(市)又確定一個鄉(鎮)作為學習的樣板,不定期組織參觀學習。虎林鎮樺樹村作為全市典型,各縣(市)區、各鄉(鎮)正在組織相關人員參觀學習,以典型帶動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又確定36個市級試點村。每個縣(市)區至少選擇一個經營性資產較大的村作為市級試點。同時,每個縣(市)又確定一個鄉(鎮)作為學習的樣板,不定期組織參觀學習。虎林鎮樺樹村作為全市典型,各縣(市)區、各鄉(鎮)正在組織相關人員參觀學習,以典型帶動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