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月嫂查出梅毒,家政要擔責

■本報評論員 宋延坤很多家政企業在面對從業者的健康狀況審核時, 往往是按照飲食服務行業的體檢標準去要求, 而梅毒、艾滋此類額外檢測專案只能由雇主自行決定是否檢測。

隨著城鄉居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月嫂等家政行業從業者的身價也是一路看漲, 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 有些高級月嫂甚至可以拿到3萬元的月薪。 不過, 在月嫂成為公眾印象中“高收入群體”的同時, 各種亂象也被先後披露出來。

日前, 廣州的邱女士從家政公司雇傭了一名月薪過萬元的月嫂, 雖然對方當時給出了健康證明,

可本著謹慎的考慮, 邱女士還是帶著這名月嫂去做了一次全面體檢。 一查不要緊, 這名月嫂竟然患有梅毒。 作為一種具有傳染性的性病, 雖然性接觸是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可考慮到嬰幼兒相對較差的抵抗力, 以及月嫂需要長期和嬰幼兒親密接觸的工作特性來看, 患有梅毒的人並不能從事月嫂這種職業。 因為帶著月嫂去做了細緻檢查, 邱女士從源頭上避開了孩子被傳染的風險, 值得欣慰。 但我們也發現, 像月嫂被查出梅毒這種讓人心驚的新聞, 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染上了梅毒卻依舊從事月嫂這樣的職業, 這種行為不僅讓我們看出了當事人毫無責任心, 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了整個月嫂業甚至家政行業在管理上的失職。

就目前來看, 很多家政企業在面對從業者的健康狀況審核時, 往往是按照飲食服務行業的體檢標準去要求, 而梅毒、艾滋此類額外檢測專案只能由雇主自行決定是否檢測。 而在筆者看來, 家政企業之所以不將梅毒等傳染疾病列為必檢項目, 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導致:其一, 很多企業嚴重缺乏保障雇主健康安全的服務意識;其二, 很多企業即使認識到了身體不健康的月嫂可能會造成的嚴重後果, 也會出於對利益的追求, 比如減少檢測費用支出、儘快賺取傭金等目的, 而主動放鬆了從業者的資格審查工作。

家政服務業早已進入到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而諸如月嫂被查出梅毒、虐待兒童和保姆殺害雇主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現,

卻傷害到了這個行業的健康和秩序, 並加深了公眾對行業的誤解和抵觸。 那麼, 如何才能讓其真正走在健康的軌道上?在筆者看來, 除了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引導之外, 家政服務協會等行業內部力量更應該發揮主導作用:首先, 逐步建立並推行家政服務從業者持證上崗制度, 將心理、生理方面不符合要求的人員拒之門外;其次, 通過加大培訓力度的方式, 不斷提高從業者的基本職業素養和道德水準;最後, 加大向社會宣傳法律法規, 幫助公眾強化主動抵制“黑保姆”等非法從業者的能力和維權意識。

據商務部2015年家政服務行業發展報告顯示, 整個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元,

從業人員接近4000萬人。 而要想讓整個行業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可而不是質疑, 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監管, 行業自己更得加強自律, 如果對於亂象視而不見, 整個行業在將來的發展中必將陷入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