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正文

在大學裡不會騎自行車是不是很丟人?很多人都答不上來

網友一:

天啊, 這個就是我啊, 高中畢業後買了輛說自己學學就會了, 結果車買大了, 自己腿短又不好蹬, 那車就擱在那裡歇涼了, 到現在也還沒學會。 軍訓的時候看見有人在操場上騎單車都分分鐘嫉妒死我, 跟同學說我不會騎單車, 都是被各種鄙視, “哈哈哈, 你不會騎單車啊, 我小學就會了。 ”還有一個居然說她聽見我不會騎單車就像聽見別人說他不會擤鼻涕一樣的, 泥煤。 路上看見小黃車, 同學說她還沒有騎過, 我就只有呵呵一笑, 我都不會騎。 聽見哪怕一堆人裡面只有一個人說他也不會騎單車就覺得找到了組織,

其實我也很想會單車啊。

網友二:

不只是你一個人這樣, 我舍友也是, 大三了, 自行車還是不會騎。 所以平常出去玩, 想要騎自行車, 突然想到舍友不會, 我們就放棄了這種想法。

你應該問一下你舍友的感受是如何的。 平常都會激發我們教他學自行車的想法,

因為我們都有公共自行車卡或是共用小黃車, 很想大家一起騎自行車去瘋一下, 但因為要照顧舍友的感受。 有的時候的確不方便的, 畢竟關係很好, 就是想和她騎車去溜達溜達, 奈何她不會。

其實學會騎自行車很好玩的, 天氣不熱不冷的時候和朋友同學騎著自行車去玩, 有時候很浪漫很開心, 帶著風開著玩笑……那種感覺很奇妙, 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時候我會和同學去騎著自行車溜達一圈, 不開心不快樂隨風而去, 開心時更開心, 有種放飛自我的感覺。 還可以偶爾和她們飆飆車(自行車)也是很爽歪歪地(這是在車少人少的時候, 因為我們也要注意安全的)。

所以, 真的你去試著學一學, 很棒的。

騎自行車還可以鍛煉身體呢, 有利健康。 我那個舍友也有想要學習自行車的衝動了, 因為她學會後, 來我家鄉這邊玩, 就更加方便, 好玩了。 一些小路就可以一起騎著自行車耍啦。 想想都覺得開心。

網友三:

以前聽到這個或許比較驚訝, 現在沒什麼了。 其實,

我覺得挺正常的, 我身邊不僅有這類人, 還有會騎電動車不會自行車的, 更不能讓人理解的是還有會自行車不會電動車的。 這三類車要求有點不一樣。 自行車需要眼腳手, 還需要保持車的穩定。 電動車就不太需要腳了, 而汽車幾乎更不用保持穩定, 給人安全感。 作為都會的人, 好像覺得理所應當, 三類比較相同。 其實就像以前城裡小孩子不能區分小麥苗和韭菜, 其實真的很正常。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

網友四:

主要是由地域或者機會有關。 我和老婆認識的時候她也不會騎, 主要因為她的家鄉是屬於山區, 家門口就是高坡, 幾乎沒有平整的場地和路面, 都是上坡和下坡, 所以沒機會去騎!認識她之後才把她教會,

雖然用了三天, 但是也確實不難!我只是坐在後座上保證自行車不倒, 最後就扶著後座跟著跑, 差不多騎穩的時候就丟了, 當她發現後面沒人的時候自己已經騎了好遠了, 就這樣慢慢就會了!非要說對不會騎車的人評價一下, 那就是學騎車時受過傷害或者身邊有人受過傷害!

網友五:

第一次接觸自行車是小學3、4年級的時候,那時候很多小夥伴在村裡掀起了騎“爸爸們的自行車”熱,看見他們一個個整著28寸的三八大杠 “飆車”,從自己旁邊飛馳而過,心裡有一萬點羡慕。就是這種車。

當年秒殺我的們是這種:車子比腿長、站立騎車。小時候,農村家裡沒有專門為小孩子買的自行車,各家裡的自行車都是爸爸們年青時候騎的二八大杠,所以鄉間小路的坡坡道道、彎彎拐拐頭,就是這些個樣子騎車的小夥子。他們還專門開闢了一條練車的小坡,用現在的說法,那就是“自行車零基礎入門專用坡道”。在這個小坡上學會滑行,就可以進階去另一條拐彎學踩行(來回踩,不轉整圈)了。

所以......

1.從小到大都在承受別人聽說“你不會騎車?”之後投來的“真是個奇葩”的目光

2.出門的交通工具只有公車,有時和朋友們出去玩得先找個“司機”

3.喜歡上了“散步”

4.上學時候看到一篇類似“男人必須掌握的100條技能”之類的文章,點開一看第一條:“會騎自行車”,就默默關了

5.也是上學的時候,上鋪哥們租了輛雙人自行車(我在後邊沒問題),我們騎著去同城另一所大學聽一個講座。途中他有事先撤了。回來時候我邀請一漂亮女同學體驗雙人自行車並對她說:你來前邊蹬

6.某年夏天和前任回鄉下看望她姥姥,去的時候她騎電車載我;走的時候,姥姥和表姐出來送,前任坐在了車後座並以眼神示意我,耿直如我說道:你來騎車,我不會啊

7.曾數次嘗試學習,自己也買過一輛二手車,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8.一度想搞一輛帶輔助輪的大號童車

9.對外宣稱自己“頭腦不簡單,四肢不發達”,並向敦促我學騎車的家人解釋什麼是“小腦不發達”

現在在各大城市熱得發紅發紫的天氣裡共用單車曬腿早已被廣大網友“玩壞”啦,或約上二三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或在夜深人靜時和著清風深夜騎行享另一份美,BUT這僅局限於會騎自行車的朋友啦。對於不會騎自行的小白們不會騎自行車這又是一種多麼痛的領悟啊!

不會騎的朋友,別怕,我永遠和你們在同一戰線上。

網友六:

作為60、70、80後在中國這個曾經是自行車王國的國家,你不會騎車應該不會丟人,而是讓人詫異驚訝。因為大多數人的童年都會經歷拿父母或親戚的自行車在街道胡同裡練習玩耍,甚至比車高不了多少的孩子騎著父親的“大二八”自行車在城市鄉村或是鄉間田梗路裡穿行。現在不一樣了,社會進步了。但也不會覺得丟人,只是覺得這個人童年缺失了一點童趣。

最後切記啊~

不會騎車不丟人,大學掛科找不到實習工作才是最丟人!所以你現在應該瞧一下上方圖片右下角的logo,找到它~

小編知道這裡會有英語角!

而且還有很多外國人、大學生,他們會倫敦腔、印度腔、日本腔~

學習這些知識,結交這些朋友比學自行車更有意義!

網友五:

第一次接觸自行車是小學3、4年級的時候,那時候很多小夥伴在村裡掀起了騎“爸爸們的自行車”熱,看見他們一個個整著28寸的三八大杠 “飆車”,從自己旁邊飛馳而過,心裡有一萬點羡慕。就是這種車。

當年秒殺我的們是這種:車子比腿長、站立騎車。小時候,農村家裡沒有專門為小孩子買的自行車,各家裡的自行車都是爸爸們年青時候騎的二八大杠,所以鄉間小路的坡坡道道、彎彎拐拐頭,就是這些個樣子騎車的小夥子。他們還專門開闢了一條練車的小坡,用現在的說法,那就是“自行車零基礎入門專用坡道”。在這個小坡上學會滑行,就可以進階去另一條拐彎學踩行(來回踩,不轉整圈)了。

所以......

1.從小到大都在承受別人聽說“你不會騎車?”之後投來的“真是個奇葩”的目光

2.出門的交通工具只有公車,有時和朋友們出去玩得先找個“司機”

3.喜歡上了“散步”

4.上學時候看到一篇類似“男人必須掌握的100條技能”之類的文章,點開一看第一條:“會騎自行車”,就默默關了

5.也是上學的時候,上鋪哥們租了輛雙人自行車(我在後邊沒問題),我們騎著去同城另一所大學聽一個講座。途中他有事先撤了。回來時候我邀請一漂亮女同學體驗雙人自行車並對她說:你來前邊蹬

6.某年夏天和前任回鄉下看望她姥姥,去的時候她騎電車載我;走的時候,姥姥和表姐出來送,前任坐在了車後座並以眼神示意我,耿直如我說道:你來騎車,我不會啊

7.曾數次嘗試學習,自己也買過一輛二手車,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8.一度想搞一輛帶輔助輪的大號童車

9.對外宣稱自己“頭腦不簡單,四肢不發達”,並向敦促我學騎車的家人解釋什麼是“小腦不發達”

現在在各大城市熱得發紅發紫的天氣裡共用單車曬腿早已被廣大網友“玩壞”啦,或約上二三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或在夜深人靜時和著清風深夜騎行享另一份美,BUT這僅局限於會騎自行車的朋友啦。對於不會騎自行的小白們不會騎自行車這又是一種多麼痛的領悟啊!

不會騎的朋友,別怕,我永遠和你們在同一戰線上。

網友六:

作為60、70、80後在中國這個曾經是自行車王國的國家,你不會騎車應該不會丟人,而是讓人詫異驚訝。因為大多數人的童年都會經歷拿父母或親戚的自行車在街道胡同裡練習玩耍,甚至比車高不了多少的孩子騎著父親的“大二八”自行車在城市鄉村或是鄉間田梗路裡穿行。現在不一樣了,社會進步了。但也不會覺得丟人,只是覺得這個人童年缺失了一點童趣。

最後切記啊~

不會騎車不丟人,大學掛科找不到實習工作才是最丟人!所以你現在應該瞧一下上方圖片右下角的logo,找到它~

小編知道這裡會有英語角!

而且還有很多外國人、大學生,他們會倫敦腔、印度腔、日本腔~

學習這些知識,結交這些朋友比學自行車更有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