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運氣不好才得癌”,怎麼破?

童話故事《白雪公主》裡, 後媽皇后娘娘總是會問魔鏡:魔鏡啊魔鏡, 世界上最美麗的人是誰?

後媽其實自己心裡有一個答案, 她知道魔鏡總是會告訴她想聽到的答案。

她確實也一直聽到她想聽的答案, 直到有一天, 白雪公主長大了。

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 他們一直抱有這樣的信念:一個人得了癌症, 都是因為運氣不好!

不但心裡有這個答案, 他們也幸運地找到了一個魔鏡, 而且, 這個魔鏡還是一個頂級學術雜誌:“《科學》重磅!確認!66%的癌症發生是因為運氣不好!”。

然而, 這些人找到這個答案的時候, 根本沒搞清,

這個魔鏡說的“66%”並不是得癌症的概率。

(一)

基因突變, 現在認為是導致癌症的必需條件, 但卻不是必然原因。 比如美國影星安吉麗娜 · 朱莉攜帶有BRCA基因突變, 不見得她就百分百會得癌症。 根據流行病的資料, 如果她不採取任何預防治療措施, 最多有80%的可能性會得乳腺癌。

而那篇《科學》雜誌的論文, 討論的不是得癌症的可能性, 而是基因突變來源的可能性。

研究者把基因突變的來源分成了三類:基因複製中的錯誤、環境、遺傳。 由於環境帶來的基因突變, 研究者覺得是可以避免的;而由於基因複製錯誤產生的突變, 完全是隨機的, 所以會不會中獎得到這隨機的突變, 完全是拼人品、看運氣。

研究者把十多種癌症裡發現的突變統計了一下,

總結說有66%的基因突變是由於複製錯誤隨機產生的, 所以媒體就有了“66%的癌症發生是因為運氣不好”這樣一個結論。

比如刀可以做殺人的工具, 但是不見得所有的刀都是殺人的工具, 然而對於有的人來說, 最擅長的就是替換概念。 為了治安問題, 管制刀具被迫從商店下架。 如果這樣的事情都可以發生, 那把“基因突變”直接解讀成“癌症發生”也不算是太可笑的事。

(二)

運氣不好, 會獲得基因複製產生的突變;運氣特別不好, 才會得到與生俱來的遺傳突變。

如果說有基因突變也不見得就會得癌症, 那癌症怎麼樣才會發生?

要真正理解這個問題, 還得區分“老司機”突變和“搭車”突變。 同樣坐在一輛車裡, 司機和乘客的作用明顯是不同的,

對於癌症來說, 有的基因突變更重要, 是載人奔向癌症的老司機, 而絕大多數突變對癌症的貢獻都不大, 即便這些突變在癌細胞裡常見, 也可能只是被老司機順帶捎上的乘客。

《科學》雜誌論文的研究者自己都說了, 一般需要同時發生兩個“老司機”突變, 才會有非常高的概率發生癌症, 在有的一些癌症裡, 甚至需要三個“老司機”突變。

想知道怎麼樣從單基因突變的概率推算出多基因突變的概率, 可以閱讀鳳梨寫的“66%癌症發生都是運氣不好?”一文(點擊這裡)。

總之, “運氣不好”攤上癌症的概率沒有那麼大, 而且這“運氣”對每種癌症的影響也不一樣。

還有關鍵一點, 要能活得足夠長, 才能知道是不是運氣不好,

比如古代人, 因為平均壽命不長, 基因複製都還沒來得及積累錯誤, 所以癌症的發生都相對少, 你說這古人是有幸還是不幸?

這一點, 其實在《科學》論文的原文裡也能看出:年紀越大, 基因複製錯誤的發生和癌症發生的相關性越強。

但是拿著魔鏡的人不願意面對這個, 年齡在“後媽”們的心裡永遠都是敵人, 都是把她們美貌打敗的敵人。

(三)

把得癌歸功於運氣不好, 跟認為成功的人都是運氣好有異曲同工之處。

有人認為別人的成功全靠運氣, 如果有比爾·蓋茨的運氣, 掙的錢一定會比比爾更比爾。

他們從來意識不到, 幸運多半是有準備的人遇到了一個好時機, 如果沒有準備、沒有努力, 遇到再好的時機也無解。

“後媽”對癌症發生概率曲解,

直接造成的危害是讓人覺得沒有必要辛辛苦苦去預防癌症, 反正靠的是運氣。

這66%的比例, 在很多人眼裡就四捨五入變成了100%。 所以不需要戒煙了, 反正吸煙造成的環境因素對致癌的影響有限。 吸煙的人尤其喜歡這個解釋, 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戒煙使得肺癌發病率大大降低。

圖:美國癌症發病率變化曲線(資料來自文獻[1])。戒煙,是導致20多年來肺癌發生率持續降低的一大原因

把癌症歸功於運氣不好,很多人也可以鬆口氣,因為不用擔心追求GDP而造成的環境污染了。

圖: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電影《永不妥協》,講的是鉻污染造成癌症村的美國故事

(四)

基因複製產生錯誤,不是一個新概念。這錯誤會導致癌變基因,但同時也是千萬年來物種進化的動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進化過程是殘酷的,因為不合適生存的基因突變都很容易被篩選掉。這個過程不是紙上寫錯的字被橡皮輕輕擦掉,而是攜帶那些基因的生命消亡。

但是,那些殘酷的過程,只有通過考古才能體會到。進化之所以沒有成為一種激進的革命過程,全都是因為細胞裡都有修復基因複製錯誤的機制,結果就是絕大部分錯誤都被修復了,只有極少的能漏網。

沒有這修復機制,如今的物種都不可能存在到今天。存在,就是一種幸運。

其實能出生的每個人都已經是幸運的,畢竟都是跑贏了其他幾億精子才成功受精的。

(五)

除了基因修復機制,人體還有免疫系統會對疫情監控。基因變異產生的細胞,會被免疫監控系統識別、清除。

一般的情況下,免疫監控都能勝任這監管的工作,但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工作,有問題的細胞要一個一個清理,沒法用人工智慧代替,不能用外包公司,也不能請臨時工。

所以,一旦突變多了,免疫系統就管不過來。

吸煙,就會增加突變;而且最近的研究還發現,吸煙可以抑制免疫功能。

馬兜鈴酸,也會增加突變[2],還有檳榔,也是能夠導致突變的。如果調查一下臺灣和食用檳榔地區的病例, 環境導致的突變比例肯定會增加。在這些地方得了相關癌症的病人,其實也是屬於運氣不好,不是因為基因複製突變,而是因為他們生活在有這類飲食習慣的地方。

(六)

蘋果公司的約伯斯喬幫主很幸運,打造了一個偉大的公司!

喬幫主也很不幸,得了胰腺癌!

喬幫主很幸運,得的胰腺癌是良性的,一百個胰腺癌患者只有一個有這種幸運!而且發現得很早!

喬幫主還是很不幸,很快因為胰腺癌去世了!

如果喬幫主檢查出癌症後不要拖延了9個月才去手術,也許結局就不一樣。統計數字只告訴你一個機率,這個機率可以理解成運氣是多少;能不能得到這個運氣,甚至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運氣,就要看你怎麼做了。

所以,沒有絕對的幸運和不幸。

多瞭解一些靠譜的知識,不是要對未來過分恐慌,而是在不幸來臨的時候做出最靠譜的選擇。

文| 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研究副教授。優秀科普作家,著有《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

參考文獻:

1. Siegel, R.L., K.D. Miller,and A. Jemal, Cancer Statistics, 2017.CA Cancer J Clin, 2017. 67(1): p.7-30.

2. Poon,S.L., et al., Genome-wide mutationalsign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screening tool.Sci Transl Med, 2013. 5(197): p.197ra101.

圖:美國癌症發病率變化曲線(資料來自文獻[1])。戒煙,是導致20多年來肺癌發生率持續降低的一大原因

把癌症歸功於運氣不好,很多人也可以鬆口氣,因為不用擔心追求GDP而造成的環境污染了。

圖: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電影《永不妥協》,講的是鉻污染造成癌症村的美國故事

(四)

基因複製產生錯誤,不是一個新概念。這錯誤會導致癌變基因,但同時也是千萬年來物種進化的動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進化過程是殘酷的,因為不合適生存的基因突變都很容易被篩選掉。這個過程不是紙上寫錯的字被橡皮輕輕擦掉,而是攜帶那些基因的生命消亡。

但是,那些殘酷的過程,只有通過考古才能體會到。進化之所以沒有成為一種激進的革命過程,全都是因為細胞裡都有修復基因複製錯誤的機制,結果就是絕大部分錯誤都被修復了,只有極少的能漏網。

沒有這修復機制,如今的物種都不可能存在到今天。存在,就是一種幸運。

其實能出生的每個人都已經是幸運的,畢竟都是跑贏了其他幾億精子才成功受精的。

(五)

除了基因修復機制,人體還有免疫系統會對疫情監控。基因變異產生的細胞,會被免疫監控系統識別、清除。

一般的情況下,免疫監控都能勝任這監管的工作,但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工作,有問題的細胞要一個一個清理,沒法用人工智慧代替,不能用外包公司,也不能請臨時工。

所以,一旦突變多了,免疫系統就管不過來。

吸煙,就會增加突變;而且最近的研究還發現,吸煙可以抑制免疫功能。

馬兜鈴酸,也會增加突變[2],還有檳榔,也是能夠導致突變的。如果調查一下臺灣和食用檳榔地區的病例, 環境導致的突變比例肯定會增加。在這些地方得了相關癌症的病人,其實也是屬於運氣不好,不是因為基因複製突變,而是因為他們生活在有這類飲食習慣的地方。

(六)

蘋果公司的約伯斯喬幫主很幸運,打造了一個偉大的公司!

喬幫主也很不幸,得了胰腺癌!

喬幫主很幸運,得的胰腺癌是良性的,一百個胰腺癌患者只有一個有這種幸運!而且發現得很早!

喬幫主還是很不幸,很快因為胰腺癌去世了!

如果喬幫主檢查出癌症後不要拖延了9個月才去手術,也許結局就不一樣。統計數字只告訴你一個機率,這個機率可以理解成運氣是多少;能不能得到這個運氣,甚至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運氣,就要看你怎麼做了。

所以,沒有絕對的幸運和不幸。

多瞭解一些靠譜的知識,不是要對未來過分恐慌,而是在不幸來臨的時候做出最靠譜的選擇。

文| 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研究副教授。優秀科普作家,著有《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

參考文獻:

1. Siegel, R.L., K.D. Miller,and A. Jemal, Cancer Statistics, 2017.CA Cancer J Clin, 2017. 67(1): p.7-30.

2. Poon,S.L., et al., Genome-wide mutationalsign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screening tool.Sci Transl Med, 2013. 5(197): p.197ra10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