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業餘福音」發球基本功好就是你贏球的開始!

只是因為他們對這兩種發球的細節上有太多的沒有注意, 所以才引起了他們對於在轉與不轉發球技術的錯誤。 想發出轉或是不轉球, 那就必須熟練起些基本動作。

怎樣才能發好球呢?

1.首先掌握摩擦的感覺

沒有摩擦是發球的入門, 摩擦是發球的大要領, 所以要先掌握摩擦的感覺。 至於怎麼摩擦, 一位老教練教小孩的方法是:把球拋起, 把球從底部向上摩擦, 出來一個高球, 如果這個高球能回跳, 那就是會摩擦了。 這裡的回跳和球的第一落點無關。 因為摩擦得好的話, 球第一跳就開始回跳了。 那個老教練摩擦出來的就就是這樣,

落到對方近網處後馬上回跳。

2.擊球點要靠近身體

擊球點靠近身體的話, 更容易用上手腕的力, 而且球更好控。 那怎麼才算靠近身體的。 我是發球時夾大臂的, 我的體會是發球不要松大臂就行了。 不過其實說到動作問題, 每個人的動作都不同, 即使職業的也有各種發球動作, 所以只要掌握教練說的話就好了~

3.發球時手腕用力、加速

這個道理其實人人都懂。 發球時手腕突然用力摩擦, 球才會轉。 手腕不用力, 球就不轉了。 不過手腕加速的動作確實需要好好記住並體會。

4.發短球時, 手要收住

這條也是很多人知道的。 問題是, 怎麼去“收住”呢?教練教我的是:前臂不要往前送, 靠手腕發力, 觸球點在腰間——不是肚子的位置!

5.發側旋時前臂不要向前送

發側旋球時, 有一段時間我喜歡用前臂用力去送, 被糾正了。 教練說, 如果不是用手腕發力, 而是用前臂向前送來“摩擦”的話, 球就成“衝擊波”(奔球)了

6.如果發球後的假動作是向後甩的話要注意控制板型,

什麼叫做向後甩呢?

其實“王楠發下旋”的那個動畫的動作。 在那個動畫裡, 可以看到王楠在球離開板之後, 讓前臂向下、向後撤。 我有一次也模仿了一下這個發球, 結果也被教練“提醒”了因為這種“王楠發球”板型從“平”變為“立”, 所以要注意控制板型, 不要球還沒出去板型就開始立起了, 這樣球的旋轉就讓自己弄沒了。

7.逆旋轉發球注意手腕用力

逆旋轉發球比普通發球要彆扭, 手腕的發力也不太舒暢, 但此時就更要注意手腕的內收、發力摩擦, 不要因為不舒暢就靠手臂來揮拍了。 用手腕發力摩擦出來的球還是很轉的。

8.發球時可加上轉腰的力

發球時可以同時加上轉腰的動作, 加上了腰的力, 球更轉。 就我本人理解,這個轉腰其實還是重心交換引起的.

9.用腰控制球的落點.

比如發正手短球,發球時可以突然轉腰,讓身體正對球臺,出球自然是直線的了.

10.發球後要注意銜接

發球發完正手短球(不轉的)之後, 要注意兩個落點:第一, 對方兩個小三角的擺短;第二對方挑斜線。 這是兩個最常回的落點。

發球前首先要想好怎麼接這兩個球

11.發球落點

下旋球發球到對方的反手位的話可長可短, 正手的話要發短的。 這是最基本的落點思想, 其他發球和戰術就另當別論了。

發完球, 急碎步還原

12.發球後注意腳下!

有一些球, 我打算發球後側身時, 發球後往往腳沒有迅速還原到準備姿勢。 發球後腳一定要快速地還原到準備姿勢,而且腳一定要注意不要站死了。雖然這已經是步伐的範疇了,但是和發球聯繫也很緊密

所以發球基本功好就是你贏球的開始!

發球後往往腳沒有迅速還原到準備姿勢。 發球後腳一定要快速地還原到準備姿勢,而且腳一定要注意不要站死了。雖然這已經是步伐的範疇了,但是和發球聯繫也很緊密

所以發球基本功好就是你贏球的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