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在遵義,平凡的暖心事每天都在上演

每天, 在遵義這個城市裡溫暖無處不在。 溫暖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一個個平凡瞬間, 街頭的志願者幫助路人、車輛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退休老師到“四點半”學校義務指導……大家的溫暖和善意傳遞著正能量, 也不斷改變著城市的模樣。

只要有行人過往斑馬線, 司機減速慢行後都會將車停在斑馬線前, 不按喇叭, 靜待行人全部通過, 在街頭隨處可見這樣的景象。 對此, 常有行人伸出大拇指和露出善意的微笑, 也有行人會在路邊招手讓車先走, 待人多了再一起過斑馬線。 放緩腳步的司機、行人, 讓不少外地的朋友稱讚不已。

珠海路大世界酒店附近的斑馬線處, 每當有行人過往, 車輛都會停下來, 等待行人通行。

在城區街頭, 公交月臺上的導乘員早已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她們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紅帽”。 不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 她們都在那裡攙扶老人上車、為乘客指路, 雨天還會為乘客撐傘。 除了她們, 街頭還有志願者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為我們的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溫暖。

在老城百盛公交月臺處, 一名“小紅帽”導乘員扶老人上車。

社區的居民也在發揮自己的“能量”, 組成舞蹈隊、合唱隊、演奏隊, 自編自演節目, 每到節日時為大家送上精彩的文娛節目。 幾年前, 成都路社區居民發現社區有不少樂器後, 自發組織了和聲民族樂隊, 隊員們的年紀都在50歲以上, 現在已經有30多人, 他們平日裡在社區練習, 也經常參加社區、辦事處和區裡的各種演出。

“生活很充實, 還能為大家服務, 非常開心。 ”這是他們的共同感受。

幾位老人在成都路社區多功能活動中心練習, 這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

孩子們也喜歡社區, 那裡有他們愛去的“四點半學校”。 在萬里辦百藝社區, 轄區進城務工人員多, 家長大多在晚上7點左右才能回到家,

但孩子下午4點半就放學了, 這段時間就成了監管空白, “四點半學校”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週一至週六的每天下午4點半至6點, 志願者老師會為孩子們輔導作業、教彈樂器, 還會開展各種活動。 71歲的周泰岳老人2011年就來到社區做志願者, 在他的影響下, 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有家長、遵義市第三中學的老師等, 大家一起奉獻著愛心。

下午5點,在百藝社區“四點半學校”裡,周泰岳老人輔導孩子學習。

每天清晨6點左右,在匯川區高坪社區民心街附近,都有一位老人在掃垃圾、除雜草。老人叫韋桂馨,今年69歲,他在高坪社區家喻戶曉,在過去的20年裡,他一直是社區的義務“清潔工”。“最開始我以為他是負責社區的環衛工,後來才知道他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居民。”這些年來,在他的帶動下,居民們都自覺愛護社區衛生環境,隨手亂丟垃圾的現象也沒了。

高坪社區的韋桂馨老人清理綠化帶裡的雜草。

編輯:劉曉霞

審核:張鑫

下午5點,在百藝社區“四點半學校”裡,周泰岳老人輔導孩子學習。

每天清晨6點左右,在匯川區高坪社區民心街附近,都有一位老人在掃垃圾、除雜草。老人叫韋桂馨,今年69歲,他在高坪社區家喻戶曉,在過去的20年裡,他一直是社區的義務“清潔工”。“最開始我以為他是負責社區的環衛工,後來才知道他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居民。”這些年來,在他的帶動下,居民們都自覺愛護社區衛生環境,隨手亂丟垃圾的現象也沒了。

高坪社區的韋桂馨老人清理綠化帶裡的雜草。

編輯:劉曉霞

審核:張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