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解放思想 攻堅決戰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訪中共赤城縣委書記馬海利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宋錦豐■通訊員冀文清王滿龍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相關會議精神, 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推動各項工作高效落實, 日前, 記者採訪了赤城縣委書記馬海利。

記者:圍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搶抓重大歷史機遇、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兩份優異答卷”, 赤城縣確立了怎樣的工作思路?

馬海利:“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兩份優異答卷”是我市今後五年工作目標任務, 赤城縣廣大黨員幹部將牢記使命, 銳意改革, 勇於擔當, 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生態三大優勢,

推進項目立縣、產業強縣、實幹興縣, 實施脫貧攻堅、專案攻堅、作風攻堅, 培強壯大五大特色主導產業, 著力打造項目建設標杆縣、產業轉型升級示範縣、綠色建材基地縣、光伏扶貧示範縣、國家級園林城市和京北湖城, 全面從嚴治党, 解放思想、攻堅決戰,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記者:在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中, 赤城縣如何實現“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兩份優異答卷”目標任務?

馬海利:交出優異答卷, 必須緊扣主題、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第一, 要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完成。 牢固樹立“脫貧攻堅既是一項政治任務, 又是一項經濟工作, 更是一項民生工程”理念, 舉全縣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

在認真落實“六個精准”基礎上, 強化認識精准、責任精准、發力精准、合力精准“四個精准”, 實現“三個全覆蓋”, 即產業扶貧全覆蓋, 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 實施“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金融機構”五位一體扶貧機制, 培強壯大特色種養和光伏扶貧產業, 特別是推進北京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項目;政策再兜底全覆蓋, 實行收入、支出“兩個兜底”政策保障全覆蓋;基礎設施建設全覆蓋, 抓好所有貧困村硬化、綠化、亮化等重點工作。 第二, 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歷史責任擔當。 著力培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生態旅遊產業、健康服務產業、特色種養產業、新興能源產業。 第三, 把城市品牌建設作為歷史財富打造。 按照“山水園林城市、生態宜居之城”定位,
以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為契機, 建設“兩河六湖八公園”, 著力打造“京北湖城”。 第四, 把民生工作作為事業追求做實。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全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實現發展成果全民共用。 第五, 把生態建設作為實現綠色家園的目標。 圍繞建設好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 加快植樹造林, 今年投資5.14億元, 完成造林28.5萬畝, 到“十三五”末, 森林覆蓋率達到65%左右;強化水源保護, 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工程, 加強水資源環境和河流源頭治理;防治大氣污染, 計畫5年內退出礦山企業69家, 今年退出18家。 第六, 把全面從嚴治党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障。 強化“四個意識”,
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理念, 圍繞“高嚴細實快”要求, 狠抓思想和作風建設, 大興擔當實幹、改革創新、求真務實、攻堅克難之風;狠抓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