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血小板減少常“盯”著兩種人不放,專家提醒要當心!

對於眾多血液病患者而言, 血小板減少是再常見不過的一種病症了, 而血小板數值的減少, 最直接的臨床表現就是出血症, 且血小板數值越低, 出血的風險就越高。

大家對血小板減少這種疾病都避之唯恐不及, 但有些人還是會受此病困擾, 尤其是女人和孩子!

年輕女性和兒童, 是血小板減少的主要發病人群, 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我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專家史淑榮主任來為我們講解:

首先, 兒童這個年齡段自身免疫機制不穩定, 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到導致疾病的發生, 尤其是感冒, 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現象, 引起血小板數值的降低。 因此, 秋季等寒涼季節和換季時, 兒童血小板患者較多。

兒童血小板減少多起病急促, 常伴有發熱, 畏寒, 皮膚黏膜紫癜現象, 多是急性血小板減少。

又由於兒童患者對藥物更為敏感, 一旦發病, 儘快治療, 很容易治癒, 僅有小部分患兒因為治療不及時或者是病情進展快而發展為慢性期, 甚至難治性血小板減少, 病情反復不愈。

其次, 年輕女性患者因為一些內在或外在因素的影響, 常常出現血小板減少現象, 但此年齡段患者血小板減少病情隱匿, 症狀輕微 , 甚至不易被發現。

病程增加, 因此, 患者多是慢性血小板減少, 治療起效不明顯, 出血更是反復發作, 且女性患者還可能伴有月經量增加, 時間延長的現象, 甚至因此出現貧血的。

史淑榮主任介紹, 此時患者血小板減少,

不一定會有出血現象, 但還是要儘早採取治療措施, 一旦病情進一步發展, 成為難治性血小板減少, 此時治療效果不會太好, 甚至用藥沒有效果, 血小板長期在10以下, 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慢性血小板減少雖然病程長, 不容易治癒, 而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還會產生各種不良反應,

如多毛, 痤瘡, 滿月臉, 肥胖, 骨質疏鬆等, 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 因此, 多數醫學專家建議患者能夠儘早結合中醫中藥辨證治療, 中西醫結合用藥, 能夠更有效提升血小板數值, 還能穩定病情, 避免病情反復發作, 最終達到痊癒的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