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長期放血治療,會變成白血病嗎?

靜脈放血治療目前在一些小地方性醫院仍被作為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首選治療方式, 有利有弊, 且治療方法簡單、安全、易行, 在短時間內即可使血容量恢復正常, 消除症狀。

靜脈放血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方法

每隔1~3天放血300~500ml, 直至血細胞比容達到正常值(0.40~0.45), 療效可持續數月至十幾個月。

65歲以上老年病人及有心血管病或血栓形成並史的真紅患者, 放血應慎重, 每次不得超過200~300ml,

在降低血粘度和紅細胞容量的同時, 建議適量輸注血漿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維持血容量, 可隔三四天或每週一次。

一次放血300ml, 約可使血紅蛋白下降10~20g/L, 紅細胞下降(0.50~0.90)X1012/L, 血細胞比容減少0.20~0.30。 維持治療可每三四個月放血500~1000ml。

近年來, 可採用紅細胞單采術, 一次性去除紅細胞800~1500ml, 可迅速使血紅蛋白降至正常, 但同樣存在療效的局限性, 當靜脈放血的需要超過每二個月一次時, 多傾向於採用其他類型的治療。

靜脈放血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缺點

對真紅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壓力, 對於白細胞或血小板增高者, 靜脈血放血並不能使其下降, 反而可以使血小板繼續增多。

血小板增多合併血栓形成者, 靜脈放血無效;一次放血500ml, 內含鐵約250mg, 故多次放血, 可發生慢性缺鐵現象。

血紅蛋白下降, 紅細胞呈小細胞低色素性, 紅細胞下降較少, 可使血栓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多。

真紅增多症長期放血, 會變成白血病嗎?

我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專家史淑榮主任稱:長期接受靜脈放血治療的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病人, 調研發現合併骨髓纖維化較多, 而轉變為白血病及癌症者較化學治療組為少。

如果你需要瞭解更多關於血液病的科學防治知識, 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