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近視眼有救了

《絕地求生:大逃殺》的製作者可能從來沒有想過, 這款遊戲能夠在全球範圍內賣出1000萬份, 也不會想到這款遊戲能夠在遊戲平臺Steam上超越《Dota 2》, 成為同時線上人數過百萬的奇跡。

但《絕地求生:大逃殺》的難度並不小。 作為一款生存和射擊遊戲, 你要想活到最後, 就必須有著足夠強大的槍法和千里眼。 戰鬥到最後的人, 才能看到“大吉大利, 今晚吃雞”。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在你苦練槍法的同時, 遊戲會讓你的視力更敏銳。

當然前提是, 你不會真的整夜整夜不合眼地打遊戲。

遊戲《孤島危機》。 / WallpaperSite

遊戲賜你千里眼

羅切斯特大學的腦神經科學家達芙妮·芭菲莉亞(Daphne Bavelier)做了一個實驗, 她把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們分成三組, 一組人玩《使命召喚》和《虛幻競技場》這種動作類遊戲, 一組人玩《模擬人生》這種非動作類遊戲, 一組人不玩遊戲;玩遊戲的人必須每天都玩, 並且保證每週10到15個小時的遊戲時間。

一個月以後, 《使命召喚》組中成員的“對比靈敏度”比原先高了43%, 《模擬人生》組和不玩遊戲組都沒有什麼變化。 43%的靈敏度上漲不僅僅不意味著這些玩動作類遊戲的人可以在測視力時看到更小的 E, 他們還能在昏暗的地方看得更清晰。

《使命召喚:高級戰爭》的遊戲截圖。 / Flickr

當我們說視力的時候, 其實其中包含四種能力:視覺敏銳度、對比靈敏度、色彩感知度及有效視野。 對比靈敏度是指在同一個灰度的背景中分辨細微變化的能力, 比如開夜車時能不能看清路況, 能不能看清印刷品上的字。

普通人, 也就是不怎麼玩動作遊戲的人們, 一般都有正常閾值內的對比靈敏度, 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減弱。 但是動作遊戲玩家會有超出常人的對比靈敏度, 他們更能分辨不同的灰度, 能夠不使用放大鏡就看清細小的文字, 也能在開夜車時更加清晰地看清路況。

不僅僅是對比敏感度的提升, 芭菲莉亞說動作遊戲玩家們在別的視覺能力方面也超出一般人, 比如他們能同時追蹤好幾個運動中的物體,

並且分配幾乎同等的關注度。

《守望先鋒》這種第一人稱鬥技遊戲就很考驗眼力。 / GameUltra

妙手回春靠射擊

除了能夠把普通人變成千里眼, 玩遊戲還能輔助治療某些眼部疾病, 比如弱視和白內障。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另一個達芙妮·莫勒(Daphne Maurer)教授通過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弱視一般是由於其中一隻眼睛沒有正常發育導致的, 在沒有器官病變的情況下, 弱視患者的單眼視力也無法達到0.6以上。 這是一種幼兒時期就開始發病的眼部疾病, 每100個孩子中就會有3-4個受到弱視的影響, 大街上戴著眼鏡卻被黑布蒙住了其中一邊的往往就是弱視的孩子。 他們正常的那只眼睛被黑布蓋住, 好讓弱視的眼睛得到更多使用的機會, 逐漸提高視力, 讓兩眼視力趨於平衡。

來自山東省梁山縣的特困五胞胎兄妹,五個孩子都患有一定先天性缺陷,其中四個孩子視力出現了嚴重問題,患有較為嚴重的弱視。/ 視覺中國

這種黑布遮蓋法的治療效率很低,每遮蓋120個小時大約能提高0.1度,也就是視力表上的一行。但在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資助的一個項目中,研究者們讓20名15歲到61歲不等的弱視者們玩了40個小時的遊戲,每天1-2個小時。一個月後,不管是玩動作遊戲還是普通遊戲的被試,視覺分辨力都獲得了提升,平均提升了1.5行,也就是0.15度。

玩電腦遊戲對白內障也有奇效,這種因為晶狀體渾濁而造成的視力損傷,即便在手術後也會造成後遺症,許多術後患者沒辦法閱讀太小的字、追蹤移動的物體,甚至難以辨認人臉。麥克馬斯特大學的達芙妮·莫勒找來了6位19到31歲的這樣的白內障術後患者,又讓他們一個月內玩了40個小時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結果他們的視力都提升了1-2行視力表。

其中,像《使命召喚:現代戰爭3》這樣的動作類遊戲對白內障術後患者的視力提升效果最佳,但莫勒並沒有搞清楚到底是遊戲的動作性還是暴力性給遊戲玩家帶來了這種效果增益。不管怎樣,像俄羅斯方塊這種既不暴力又不刺激的非動作類遊戲,對視力基本沒有任何提升效果。

遊戲《使命召喚:現代戰爭3》截圖。/ Ubergizmo

你的腦子還有救

這種聽起來像朋友圈謠言的實驗結果,深究起來其實很合理。人的視力除了受眼睛本身器官的影響,也受制於視覺神經,而玩遊戲就是對神經控制的這一部分進行了升級。

你平時看見的東西,並不是眼睛所接受到的全部信號,而是經過大腦篩選後的結果。你的大腦來決定你看得見什麼,看不見什麼,即便有些形象已經進入了你的視網膜,但大腦並未給它分配足夠的注意力,就會出現“視而不見”的情況。而玩遊戲可以訓練我們的大腦,增強它處理視覺信號的能力,注意到更多細節,尤其是那些非遊戲玩家平時沒有給予充分關注的移動物體。

當遊戲玩家們盯著電腦螢幕打僵屍時,需要高強度、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同時還要關注畫面中一切移動物體,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是敵方來襲。動作遊戲的畫面往往是高清晰度、低對比度,這也意味著玩家要在並不很鮮明的色塊中努力找到細節畫面。

一個正在玩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的玩家。/ Pixabay

人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他們會把視覺系統使用到極致:他們的視覺敏銳度會顯著提升,視野範圍會擴大,還能同時自動追蹤好幾個目標。大量分泌的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讓大腦更具可塑性,一旦適應了這種節奏,大腦就會保持住這種原本在緊張狀態下才有的視覺能力,並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但至於到底是遊戲的哪個方面激發了人們的視覺潛能,研究者們暫時還沒有得出答案。這些讓人變成千里眼的遊戲都有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有複雜的視覺畫面和場景;它們都有一套刺激-回饋模式來讓玩家進行感知學習並沉迷其中;它們都是高速度、快節奏的遊戲,讓人時刻保持緊張狀態;它們都有大量的暴力元素……你很難分辨到底是遊戲中的哪一部分觸動了開關,把人體的視覺系統推到了它的極限——甚至遊戲中的暴力元素也可能發揮了作用。

但不管怎樣,這項發現推翻了一個眼科傳統觀念:成年人的視覺系統不具有可塑性。很多年來人們一直相信,成年後人類的視覺系統已經定型,除了用鏡片調節或者眼科手術,已經沒有其他辦法能夠改變成年人的視力了。但動作類遊戲對視力的增益效果對成年人依然有效,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比我們想像中更加靈活、更容易塑造。

人們曾經認為,眼鏡和眼科手術是矯正視力障礙的唯二途徑。/ Wikimedia Commons

第一個開啟遊戲視覺實驗的芭菲莉亞教授(Daphne Bavelier)在溫哥華的美國美國科學促進會年度大會上說:“這一系列實驗說明一點,成年人的大腦依然具有可塑性,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訓練讓大腦克服某些感官缺陷。”

眼神變好並不是玩電腦遊戲的唯一好處,遊戲玩家往往也有其他過人的能力,比如注意力高度集中,反應力也是神速。在達芙妮做的另一個實驗裡,她發現經常玩動作類遊戲的人,大腦的頂葉皮質、額葉和前扣帶回都比普通人運作起來更加高效,這三個部分分別控制注意力的集中方向、注意力的維持和注意力的分配。同時,這群人在模擬的汽車駕駛中,對突然發生的事故也有異常迅速的反應,這意味著他們更容易避開交通事故。

當然,玩賽車遊戲就是瞎**撞的人,就不一定能訓練出正常的交通應變能力了。/YouTube

但這並不意味著玩越多的電腦遊戲,你的視力就會越好——所有實驗中的被試,他們每天的遊戲時間都沒有超過 2 小時。長期盯著電腦螢幕依然會給你的眼睛帶來麻煩,比如頭痛、視力模糊、近視等等,通過射擊遊戲給你大腦帶來的那一點微薄的助力,並不能幫你在通宵玩了十幾個小時的遊戲後還看見視力表的最後一排。

來自山東省梁山縣的特困五胞胎兄妹,五個孩子都患有一定先天性缺陷,其中四個孩子視力出現了嚴重問題,患有較為嚴重的弱視。/ 視覺中國

這種黑布遮蓋法的治療效率很低,每遮蓋120個小時大約能提高0.1度,也就是視力表上的一行。但在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資助的一個項目中,研究者們讓20名15歲到61歲不等的弱視者們玩了40個小時的遊戲,每天1-2個小時。一個月後,不管是玩動作遊戲還是普通遊戲的被試,視覺分辨力都獲得了提升,平均提升了1.5行,也就是0.15度。

玩電腦遊戲對白內障也有奇效,這種因為晶狀體渾濁而造成的視力損傷,即便在手術後也會造成後遺症,許多術後患者沒辦法閱讀太小的字、追蹤移動的物體,甚至難以辨認人臉。麥克馬斯特大學的達芙妮·莫勒找來了6位19到31歲的這樣的白內障術後患者,又讓他們一個月內玩了40個小時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結果他們的視力都提升了1-2行視力表。

其中,像《使命召喚:現代戰爭3》這樣的動作類遊戲對白內障術後患者的視力提升效果最佳,但莫勒並沒有搞清楚到底是遊戲的動作性還是暴力性給遊戲玩家帶來了這種效果增益。不管怎樣,像俄羅斯方塊這種既不暴力又不刺激的非動作類遊戲,對視力基本沒有任何提升效果。

遊戲《使命召喚:現代戰爭3》截圖。/ Ubergizmo

你的腦子還有救

這種聽起來像朋友圈謠言的實驗結果,深究起來其實很合理。人的視力除了受眼睛本身器官的影響,也受制於視覺神經,而玩遊戲就是對神經控制的這一部分進行了升級。

你平時看見的東西,並不是眼睛所接受到的全部信號,而是經過大腦篩選後的結果。你的大腦來決定你看得見什麼,看不見什麼,即便有些形象已經進入了你的視網膜,但大腦並未給它分配足夠的注意力,就會出現“視而不見”的情況。而玩遊戲可以訓練我們的大腦,增強它處理視覺信號的能力,注意到更多細節,尤其是那些非遊戲玩家平時沒有給予充分關注的移動物體。

當遊戲玩家們盯著電腦螢幕打僵屍時,需要高強度、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同時還要關注畫面中一切移動物體,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是敵方來襲。動作遊戲的畫面往往是高清晰度、低對比度,這也意味著玩家要在並不很鮮明的色塊中努力找到細節畫面。

一個正在玩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的玩家。/ Pixabay

人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他們會把視覺系統使用到極致:他們的視覺敏銳度會顯著提升,視野範圍會擴大,還能同時自動追蹤好幾個目標。大量分泌的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讓大腦更具可塑性,一旦適應了這種節奏,大腦就會保持住這種原本在緊張狀態下才有的視覺能力,並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但至於到底是遊戲的哪個方面激發了人們的視覺潛能,研究者們暫時還沒有得出答案。這些讓人變成千里眼的遊戲都有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有複雜的視覺畫面和場景;它們都有一套刺激-回饋模式來讓玩家進行感知學習並沉迷其中;它們都是高速度、快節奏的遊戲,讓人時刻保持緊張狀態;它們都有大量的暴力元素……你很難分辨到底是遊戲中的哪一部分觸動了開關,把人體的視覺系統推到了它的極限——甚至遊戲中的暴力元素也可能發揮了作用。

但不管怎樣,這項發現推翻了一個眼科傳統觀念:成年人的視覺系統不具有可塑性。很多年來人們一直相信,成年後人類的視覺系統已經定型,除了用鏡片調節或者眼科手術,已經沒有其他辦法能夠改變成年人的視力了。但動作類遊戲對視力的增益效果對成年人依然有效,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比我們想像中更加靈活、更容易塑造。

人們曾經認為,眼鏡和眼科手術是矯正視力障礙的唯二途徑。/ Wikimedia Commons

第一個開啟遊戲視覺實驗的芭菲莉亞教授(Daphne Bavelier)在溫哥華的美國美國科學促進會年度大會上說:“這一系列實驗說明一點,成年人的大腦依然具有可塑性,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訓練讓大腦克服某些感官缺陷。”

眼神變好並不是玩電腦遊戲的唯一好處,遊戲玩家往往也有其他過人的能力,比如注意力高度集中,反應力也是神速。在達芙妮做的另一個實驗裡,她發現經常玩動作類遊戲的人,大腦的頂葉皮質、額葉和前扣帶回都比普通人運作起來更加高效,這三個部分分別控制注意力的集中方向、注意力的維持和注意力的分配。同時,這群人在模擬的汽車駕駛中,對突然發生的事故也有異常迅速的反應,這意味著他們更容易避開交通事故。

當然,玩賽車遊戲就是瞎**撞的人,就不一定能訓練出正常的交通應變能力了。/YouTube

但這並不意味著玩越多的電腦遊戲,你的視力就會越好——所有實驗中的被試,他們每天的遊戲時間都沒有超過 2 小時。長期盯著電腦螢幕依然會給你的眼睛帶來麻煩,比如頭痛、視力模糊、近視等等,通過射擊遊戲給你大腦帶來的那一點微薄的助力,並不能幫你在通宵玩了十幾個小時的遊戲後還看見視力表的最後一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