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 李同道主持並講話

來源: 棗莊日報 作者: 崔累果

9月28日上午, 全市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市政大廈召開。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同道主持會議並講話,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峰出席並講話。 市委常委、秘書長朱國偉,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嶧城區委書記劉振學,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中區委書記宋淑啟, 副市長劉吉忠, 市政協副主席艾百靈, 棗莊學院副院長明清河, 棗莊職業學院院長王洪齡出席。

會上, 滕州市、市中區、市衛計委、市環保局、市體育局負責人先後作了發言。

李同道在會上指出, 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

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工作, 作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 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 安排部署打造醫養健康產業強省、加快推進健康山東建設。 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切實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增強做好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思想、行動自覺, 扎實推進健康棗莊建設, 努力實現與全面小康相匹配的全民健康。

李同道要求, 要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

扎實做好衛生與健康重點工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推動健康政策融入全域, 健康服務貫穿全過程, 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一是突出預防為主方針, 築牢少得病的防線。 要從影響健康的源頭問題入手, 在重大疾病防控上狠下功夫, 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做足文章, 實現從“以治病為重心”向“以健康為重心”轉變, 從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轉變, 紮牢保護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二是突出醫藥衛生改革, 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要進一步深化分級診療、公立醫院、醫藥流通體制等改革, 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開展遠端診療等方式, 促進優質資源下沉, 上下聯動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三是突出重點人群服務, 兌現不掉隊的承諾。 要針對婦幼、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和貧困群眾的不同需求, 合理配置醫療資源, 加強專業醫院、重點專科建設, 配足配好鄉村醫生、家庭醫生隊伍。 要把衛生健康工作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 切實抓好健康扶貧工程, 把政策、醫療保障、任務落實到位。 四是突出健康產業發展, 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要立足我市交通條件、醫藥產業基礎、自然生態環境, 積極發展“健康+養老”“健康+旅遊”“健康+互聯網”等新業態, 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要引進創新要素, 做好中西醫結合、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文章, 進一步拓展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合作領域, 不斷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水準。

李同道強調, 要強化責任擔當,

把衛生健康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在發展理念上體現健康優先, 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突出健康目標, 在公共政策制定實施中向健康傾斜, 在財政投入上保障健康需求。 要把遠期目標與近期任務結合起來, 從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 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要高度重視醫療衛生隊伍建設, 關心愛護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 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 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醫的良好風氣。 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要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
恪守服務宗旨, 提高醫德醫術, 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圍繞做好全市衛生與健康工作, 李峰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要求。 一要著力凝聚健康棗莊共識。 各級各部門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堅持問題導向, 補齊工作短板, 全面提升健康棗莊建設水準, 決不讓任何一個群眾在全面健康、全面小康進程中掉隊。 二要著力優化健康服務。 著眼于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公共衛生服務水準、中醫藥服務層次和重點人群健康素質, 努力讓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 三要著力完善健康保障。 堅決打破部門利益的“藩籬”, 深化醫藥流通領域、醫保支付方式、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優質高效、低廉便捷的健康保障體系。四要著力發展健康產業。立足我市資源稟賦、產業佈局和市場需求,加快發展健康醫療、健康養生、智慧健康、健康運動、健康食品等產業,打造大健康產業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五要著力建設健康環境。結合國家衛生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積極宣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為廣大群眾提供健康乾淨、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要凝聚健康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共建共用健康棗莊的良好氛圍。

深化醫藥流通領域、醫保支付方式、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優質高效、低廉便捷的健康保障體系。四要著力發展健康產業。立足我市資源稟賦、產業佈局和市場需求,加快發展健康醫療、健康養生、智慧健康、健康運動、健康食品等產業,打造大健康產業鏈,助推新舊動能轉換。五要著力建設健康環境。結合國家衛生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積極宣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為廣大群眾提供健康乾淨、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要凝聚健康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共建共用健康棗莊的良好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