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封面報導丨全國政協委員潘碧靈:長江經濟帶生態第一

“共抓大保護, 不搞大開發, 習總書記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要把這個精神落到實處。 ”提到長江經濟帶,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潘碧靈說。

對於湖南這樣一個中部省份來說, 長江經濟帶的規劃將帶來大量機遇, 但如何把握這些機遇, 在不破壞青山綠水的前提下獲得經濟的發展是當地政府面臨的最大考驗。

不要總提“黃金水道”

八百里洞庭將湖南與長江緊密聯繫在一起。 洞庭湖北接長江, 南納湘江、資江、沅江、澧江四水, 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

湖南省對這長江和洞庭湖的規劃寄予厚望, 曾提出“以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切入點, 以洞庭湖生態區建設為依託, 以岳陽城陵磯港為橋頭堡, 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 不斷提高改革開放水準, 推動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如何對接?如何共抓大保護, 實現綠色發展?潘碧靈向《民生週刊》記者指出,

“首先是產業佈局的問題。 長江這一帶, 產業結構要升級, 不要一到水邊就搞化工搞造紙, 長江經濟帶的開發, 不要像過去總是提長江黃金水道, 實際上黃金水道的利用還是貨物大量運輸, 還是傳統手段, 都是發展礦石加工等傳統製造業。 現在要倒逼長江的產業結構升級, 不是就原有的傳統產業擴大規模。 ”

圍繞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 潘碧靈認為, 在法律層面要搞長江保護法, 行政層面要建立流域的綜合管理體系, 要對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和產業佈局進行綜合考慮。 長江流經的省份比較多, 上游中游下游情況也不一樣, 所以這個管理機構, 在上中下游要分別設立。

在環境的治理方面, 潘碧靈提出要推進行政、經濟、科技等多種手段。

比如, 洞庭湖總氮總磷超標比較嚴重, 怎麼處理?實際上, 大型湖泊污染物的治理, 不只有工業治理的辦法, 還有生態措施。 有些湖泊可以搞高吸附的水生生物加上水生蔬菜, 做成產業, 多措並舉。 “工業治理是一次性的, 搞生態治理, 既可以淨化水質, 又可以發展產業, 像湖南湖北湖泊比較多, 要加快推進。 ”

污染防治工程升級

2013年, 湖南省政府將湘江保護與治理列為“一號重點工程”, 決定連續實施三個“三年行動計畫”, 改善水質, 優化生態, 實現江水清、兩岸綠、城鄉美。

2016年, 第一個“三年計畫”完成, 治理效果初顯, 水質達成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湘江幹流已經達到三類水以上的標準, 重金屬的排放量降低了50%以上。

潘碧靈表示, 湘江一號工程已經由省政府一號工程提升成省一號重點工程, 實際變成了省委一號重點工程。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提出要把省一號重點工程從湘江向洞庭湖及湘、資、阮、醴四水延伸。 “治理力度加大了。 ”

根據計畫, 到2018年, 湘江幹流和主要支流水質要穩定在三類以上, 其中優於二類以上的水質斷面增加30%以上。

潘碧靈也坦承當前還存在一些治汙難題。 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 幾大重點區域——郴州三十六灣、衡陽水口山、株洲清水塘、婁底錫礦山等的治理已經進入攻堅階段。 像清水塘整體搬遷, 明年年底之前, 幾百家企業必須全部關停, 工作難度不小。 還有些歷史遺留的尾礦庫, 影響周邊的土壤, 需要治理。

據瞭解,

今年開始實施的第二個湘江治理“三年行動計畫”, 將把重點放在幾大重點區域排汙企業、礦區整治以及加大湘江支流污染治理等方面。

現在湖南的工業污染排放已經降到30%以下, 洞庭湖的主要污染來源是城鄉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 湖南省環保廳將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國家提出化肥農藥零增長, 但我認為, 湖南的施放強度在全國是最高的, 化肥農藥要負增長。 ”潘碧靈說。

“中三角”崛起

2013年11月, 習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提出湖南位於“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 “一帶一部”成為湖南的嶄新定位。

“中部應該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新引擎。 區域佈局應該是這樣的, 只是發展過程中的方向應該把握。”潘碧靈說。

據他分析,長江上游生態環境比較敏感,破壞了很難恢復,環境容量比較小,而且上游都是小河流,源頭水,所以要控制開發。下游儘管水比較多,但流速比較緩,而且已經過度開發,環境容量也比較小。中游水量比較大,水的流動性比較強,所以從產業佈局來說,中游地區還有一定的容量。

近年來,位於中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經濟增長速度在全國較為靠前。潘碧靈認為,武漢、長沙、南昌實際上是“中三角”,應該把“中三角”打造成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當然也要轉型升級。”他強調。排放要根據環境容量進行總量控制,所有新進專案,必須進工業園區。要實現迴圈利用,有些化工產業上游產品的廢料要成為下游產品的主料,把污染物變成資源,全產業鏈迴圈。湖南即將推出排汙許可證,上半年造紙、鋼鐵、電力行業納入,下半年所有行業都要納入。

“更多的還是要發展新興產業,包括長江的優勢,應該是外向度的,利用水運不是為了搞傳統製造業的生產,而是要搞開放度、層次比較高的產業。”潘碧靈說。比如湖南岳陽市,作為長江經濟帶上的城市,就搞保稅物流園區、自貿區。

2014年,國務院正式批復《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這一規劃與長江經濟帶息息相關,潘碧靈指出,“我們提的不是洞庭湖經濟區,而是生態經濟區,是把水生態水環境的修復放在第一位的。”

只是發展過程中的方向應該把握。”潘碧靈說。

據他分析,長江上游生態環境比較敏感,破壞了很難恢復,環境容量比較小,而且上游都是小河流,源頭水,所以要控制開發。下游儘管水比較多,但流速比較緩,而且已經過度開發,環境容量也比較小。中游水量比較大,水的流動性比較強,所以從產業佈局來說,中游地區還有一定的容量。

近年來,位於中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經濟增長速度在全國較為靠前。潘碧靈認為,武漢、長沙、南昌實際上是“中三角”,應該把“中三角”打造成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當然也要轉型升級。”他強調。排放要根據環境容量進行總量控制,所有新進專案,必須進工業園區。要實現迴圈利用,有些化工產業上游產品的廢料要成為下游產品的主料,把污染物變成資源,全產業鏈迴圈。湖南即將推出排汙許可證,上半年造紙、鋼鐵、電力行業納入,下半年所有行業都要納入。

“更多的還是要發展新興產業,包括長江的優勢,應該是外向度的,利用水運不是為了搞傳統製造業的生產,而是要搞開放度、層次比較高的產業。”潘碧靈說。比如湖南岳陽市,作為長江經濟帶上的城市,就搞保稅物流園區、自貿區。

2014年,國務院正式批復《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這一規劃與長江經濟帶息息相關,潘碧靈指出,“我們提的不是洞庭湖經濟區,而是生態經濟區,是把水生態水環境的修復放在第一位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