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黔東南州兩所學校又上榜啦,快來看看

厲害了, 貴州這21所學校

入選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候選名單

全國文明校園如何評出的?

根據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 今年評選表彰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中央文明辦會同教育部對照文明校園“六個好”的創建標準, 嚴格審核、優中選優, 推薦495所學校作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候選單位, 其中, 高校39所、中學160所、小學296所。

貴 州(共21所學校入選)

(1所大學、7所中學、13所小學)

貴州大學

貴陽市第一中學

遵義市南白中學

六盤水市第一實驗中學

安順市實驗學校

畢節市第一中學

貴州省思南中學

興義市第八中學

貴陽市南明區甲秀小學

貴陽市實驗小學

遵義市匯川區第十三小學

水城縣第二小學

安順市平壩區實驗小學

畢節第四小學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黎平縣城關第一小學

凱裡市第四小學

羅甸縣第四小學

龍裡縣醒獅小學

安龍縣棲鳳街道第二小學

仁懷市實驗小學

咱們黔東南有兩所學校入選

黎平縣城城關第一小學

凱裡市第四小學

接著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瞭解下這兩所學校吧!

哇, 快來看看你的母校

黎平縣城關第一小學

黎平縣城關第一小學(簡稱“黎平一小”), 是黎平歷史最悠久的學校, 迄今已有167年, 培養人才上萬, 是黎平文化發展的搖籃。 一小位於縣城中心的荷花塘畔, 其前身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設于學宮前廳的官辦養正義學。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 更名為“德鳳第一小學”, 舒文堯任校長。 次年, 又更名為“黎平縣標準中心小學校”, 彭友三任校長。 1949年, 趙永嵩為民國時期最後一任校長。

回顧學校100多年的歷史, 無數教育工作者為之付出辛勤勞動, 有的甚至是畢生精力,

才取得今天的輝煌。 學校歷任校長多為黎平境內治學有方的人士。 清末和民國時期歷任校長為王善文、李欣然、趙中山、張紹炎、趙學烺、陳玉田、張季華、張家俊、石開元、石燦麟、舒文堯、彭友三、趙永嵩。 至2009年, 學校有專任教師76人, 保健教師1人;教師學歷, 大專以上69人;職稱結構, 小學高級教師67人, 一級教師7人;高級教師中, 省級骨幹教師3人, 州級骨幹教師5人。

長期以來, 學校由於師資力量強, 治學嚴謹, 教學效果顯著。 所以在民國時期, 有農村和外縣的學生前來就讀。 但只有男生, 學校被稱為“男小”。 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才有女生入學。 學校開辦百餘年來, 畢業學生上萬。 現有教學班31個, 在校生1842人, 其中女生827人。

學校辦學條件, 在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逐步得到改善,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發生了巨大變化。 現有5棟磚混結構教學樓, 兩棟教師宿舍。 校園占地面積6331平方米, 建築面積3345平方米。 設備齊全, 有專用多功能教室、儀器保管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少先隊活動室、體育器材保管室、會議室、辦公室等。 實驗儀器達省標準。 另有微機29台、電視機17台、攝像機1台、投影儀1台、實物展示1台。 所有儀器已滿足“普實”需要。 有圖書2.74萬冊, 其中含電子圖書1.2萬冊, 生均15.69冊。

如今的城關第一小學, 在鞏固已有成績的基礎上, 正搶抓機遇, 開拓進取, 求真務實, 再創教育教學的新局面。

凱裡市第四小學

凱裡市第四小學坐落在美麗的金井河畔, 建於1956年, 占地面積39267平方米, 分為金溪巷和學院路兩個校區,

現有70個教學班, 在校學生3310人, 教師157人。

多年來, 四小秉承以人為本, 服務學生, 快樂成長, 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 積極努力探索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的新路子。 目前已成為一所管理科學、嚴謹, 教職工團結和睦、忘我工作, 教育教學品質優秀的先進學校;2013年、2014年兩年均被評為黔東南州基礎教育教學品質先進學校, 2015年3月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你記憶中的母校是不是越來越好呢?

快回到你的母校去重溫學生時代的回憶!

編輯:吳銘瑩

網路編輯:吳娟

你記憶中的母校是不是越來越好呢?

快回到你的母校去重溫學生時代的回憶!

編輯:吳銘瑩

網路編輯:吳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