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河北省廊坊市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側記

□ 王紅梅 本報記者 王 越

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環渤海腹地的生態之城。 河北省廊坊市, 全國首家全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國家示範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城市。 依託聯結京津的區位優勢, 立足創新發展的戰略部署, 聚焦城市發展重點, 構築品質強市核心競爭力, 廊坊市昂首走進“品質時代”, 在描摹“美麗河北”的版圖上定位新座標。

協調發展打通“京津走廊”

“這是推動廊坊深度融入京津冀協調發展大局、推動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的又一有力契機。

”廊坊市質監局局長張萬剛說。

7月11日, 北京市大興區質監局一行4人來到廊坊市, 與該市質監局交流、探討北京新機場建設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 雙方達成共識, 將以北京新機場建設為契機, 繼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建立定期溝通機制、架設整體組織機構、明確主輔關係、分工負責區域管理, 合力做好跨省域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

品質強市發展戰略是廊坊市承接京津冀一體化戰略部署, 建設重要節點城市的堅實基礎。 作為京津發展主軸上唯一的地級市, 廊坊處於最具發展潛力的黃金寶地, 更加具備成為“區域增長極”的發展條件。 在協同發展大格局中, 廊坊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靠品質, 突破口也在品質。

“對廊坊而言,

搶抓協同發展歷史機遇, 既要抓具體項目, 又要抓品質引領能力建設, 我們迫切需要在品質強市建設方面積極作為, 為加快實現協同發展目標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張萬剛說。

“京津走廊”的天然區位優勢, 為廊坊市夯實了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基礎。 依託京津先進技術, 廊坊市質監局大力實施品質技術基礎升級工程, 在“大智移雲”領域構築河北省領先的品質公共服務平臺。

強化計量基礎支撐, 建立健全量值傳遞和溯源體系, 確保計量體系基本滿足發展需求;建成1個以上國家級計量測試中心或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能源計量能力建設, 推動用能單位建立能源資源計量管理體系, 建立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資料線上採集、即時檢測平臺。

建設品質公共服務平臺, 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建設、完善一批與電子資訊、裝備製造、農產品、環境衛生、食品藥品等主導產業相適應的國家級及省級檢測中心、重點實驗室以及計量、標準、認證等品質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河北省電子資訊產品品質檢驗中心、河北省高端製造產業檢驗檢測計量中心和渤海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聯盟, 實現京津冀品質服務資源共建共用。

加強與京津標準互認, 實現標準水準一致、資質結果互認、技術檢驗共用、品牌影響並齊, 為產業轉移、協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把檢驗檢測服務業作為重點扶持產業, 支持全省檢驗檢測聯盟(或集團)總部落地廊坊, 支援河北省質監局所屬單位建設河北省高端製造產業檢驗檢測計量中心,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全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轉型升級和品質提升。

培育生活服務業品牌和專案, 總結全國金屬玻璃傢俱知名品牌示範區成功創建經驗, 推動“夢廊坊”文化產業園、大城紅木文化產業園、香河傢俱城等現代服務園區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 力爭到2020年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再增加2家, 獲得服務名牌50項以上, 打造京津生活服務“後花園”。

聯通京津, 輻射周邊, 以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為依託, 廊坊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創新發展打造“品質之城”

“強化品質效益導向, 突出科技創新引領, 堅持高端化、市場化、融合化、低碳化發展方向,

努力走出一條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更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在《廊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 “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在字裡行間躍動。

2015年5月, 廊坊市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泛能微網標準化示範項目成為河北省首個國家級節能標準化示範項目, 被推薦為國家泛能微網標準創新基地, 成為引領廊坊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的排頭兵。

最大化標準化價值, 用先進標準引領新興產業發展, 支援優勢產業、重點企業研製創新技術標準和先進技術標準, 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專利轉化為標準, 發揮標準對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的載體作用, 是廊坊市創建品質強市示範城市的特色“打法”之一。

除此之外,一系列鼓勵激勵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一套“創新引領品質發展”的組合拳打得有聲有色。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高端產業隆起帶,強化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全面提升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水準,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積極開展“百爭創千導入”活動,即“百家組織爭創各級政府品質獎,千家組織導入有效品質管制方法”,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品質升級。目前全市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4303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76家、高新技術企業192家;省級以上高新區6家,居全省第一位,科技進步貢獻率48%,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與研發能力,加快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制定出臺科技創新“1+4+N”系列檔,按照“北京研發、廊坊轉化”思路,建立清華大學中試孵化基地、北京大學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15個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和全國第一家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工程中心、實驗室、技術中心等8家,省級工程中心、實驗室、技術中心等37家。

提升“廊坊質造”科技含量,大力發展大資料產業等現代製造業,出臺《廊坊市大資料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關於加快發展“大智移雲”引領產業升級行動計畫(2016-2018)》,引進京東、阿裡巴巴菜鳥、富士康科技城等一批“大智移雲”高端產業項目;舉辦京津冀大資料產業高端會議,成立京津冀大資料聯盟;開展“大智移雲”產業品質追溯項目研究,探索建立基於資料、平臺的產品品質追溯體系,構建智慧廊坊模式;舉辦大資料創新展,從政務、民生、產業、體驗4個方面呈現大資料產業應用成果,成為河北乃至京津冀地區瞭解大資料產業發展和創新應用成果的新地標。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部會同京津冀3地政府以及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資金規模10億元的“國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落戶固安;積極推進製造業技術改進工程,實施技術改造專案562項,總投資576.1億元,申報國家級工業強基專項資金項目1項、省級11項,申報省級千項技改專案103項。

深挖區位優勢潛力,融合創新發展理念,依託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實現品質工作機制健全、經濟效益突出、品質基礎設施完善、品質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品質發展總目標,廊坊市正在京津之間、環渤海腹地打造品質發展新高地。

首屆市政府品質獎頒獎

廊坊市召開品質工作大會

廊坊獲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

《中國品質報》

除此之外,一系列鼓勵激勵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一套“創新引領品質發展”的組合拳打得有聲有色。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高端產業隆起帶,強化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全面提升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水準,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積極開展“百爭創千導入”活動,即“百家組織爭創各級政府品質獎,千家組織導入有效品質管制方法”,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品質升級。目前全市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4303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76家、高新技術企業192家;省級以上高新區6家,居全省第一位,科技進步貢獻率48%,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與研發能力,加快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制定出臺科技創新“1+4+N”系列檔,按照“北京研發、廊坊轉化”思路,建立清華大學中試孵化基地、北京大學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15個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和全國第一家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工程中心、實驗室、技術中心等8家,省級工程中心、實驗室、技術中心等37家。

提升“廊坊質造”科技含量,大力發展大資料產業等現代製造業,出臺《廊坊市大資料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關於加快發展“大智移雲”引領產業升級行動計畫(2016-2018)》,引進京東、阿裡巴巴菜鳥、富士康科技城等一批“大智移雲”高端產業項目;舉辦京津冀大資料產業高端會議,成立京津冀大資料聯盟;開展“大智移雲”產業品質追溯項目研究,探索建立基於資料、平臺的產品品質追溯體系,構建智慧廊坊模式;舉辦大資料創新展,從政務、民生、產業、體驗4個方面呈現大資料產業應用成果,成為河北乃至京津冀地區瞭解大資料產業發展和創新應用成果的新地標。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部會同京津冀3地政府以及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資金規模10億元的“國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落戶固安;積極推進製造業技術改進工程,實施技術改造專案562項,總投資576.1億元,申報國家級工業強基專項資金項目1項、省級11項,申報省級千項技改專案103項。

深挖區位優勢潛力,融合創新發展理念,依託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實現品質工作機制健全、經濟效益突出、品質基礎設施完善、品質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品質發展總目標,廊坊市正在京津之間、環渤海腹地打造品質發展新高地。

首屆市政府品質獎頒獎

廊坊市召開品質工作大會

廊坊獲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

《中國品質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