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姑娘在中國的故事,讓澳大利亞人意識到本國真實的醫療水準

前兩天, 澳大利亞的媒體上刊登了這麼一則事兒, 聽起來相當魔幻。

說的是一枚澳洲的姑娘愛米莉(Emily Woodman), 30歲年紀輕輕, 不幸患上了宮頸癌晚期。

▲愛米莉一家 (via Supplied)

澳洲的醫療技術, 素來是被公認的世界頂尖(包括澳洲人自己也這麼覺得)。 結果醫生說:你這病已經沒戲了啊, 只能活12個月了!

“我才30歲, 我還有個4歲的孩子, 可他們的回答是怎樣的?‘沒戲了, 回家去等死吧!’這太令人震驚也太不公平了!”

愛米莉覺得天都要踏了……只能活12個月了??那可不行啊!我還有美滿的家庭和大好的事業, 我才捨不得離開!

雖然悲傷難忍, 但愛米莉還是沒有放棄求生的希望。 她四處打聽有沒有能夠治療她宮頸癌的醫院, 結果, 碰到了某醫院的一位醫生。

這位名叫Boyle的醫生給她出了個劍走偏鋒的主意:試試去中國吧!

去……中國?中國不還是發展中國家嗎?咱們的這麼優秀的醫療水準都沒戲, 中國能行?

愛米莉也是各種猶疑。 不過, 既然自己的病情都已經這樣了, 再爛又能爛到哪去?乾脆死馬當作活馬醫吧!

於是, 愛米莉拖著一身病體, 跨越了南北半球, 千里迢迢來到中國求醫。

結果, 奇跡發生了……

自2017年3月起, 愛米莉5次前往位於中國廣州的一家腫瘤醫院, 為進行介入治療、免疫治療和冷凍治療花費了15萬美元。 隨後, 奇跡發生了, 僅僅經過了3個月時間, 中國專家就表示, 她的腫瘤細胞數被控制在了正常範圍, 血液檢查結果也是正常的。

“我的肺已經萎陷, 裡面充滿了液體。 但是(中國)醫生們從我的肺腔中排出了3升的積液,

然後對我進行化療, 我的咳嗽隨即停止, 自此再沒有出現任何症狀。 ”

幾個月前, 艾米麗還被告知自己的死期即將到來, 但是現在, 她卻從沒有感覺這麼好。

▲愛米莉拿著中國的粽子

一個本來被澳洲醫生宣判了死刑的人, 一個被告知只能回家等死(“go home and die”)的人,

就這樣在中國“起死回生”了。

當然, 現在還不能下結論說愛米莉已經完全得救了。 畢竟腫瘤細胞被控制住是一回事, 狀況好轉也是一回事, 但這些都不等於痊癒。

可是至少, 目前的愛米莉已經不用像之前那樣, 只能毫無希望地面對死亡了。

▲愛米莉之前和丈夫

愛米莉的事件還挺典型的。她說,澳洲的醫院只願意給她用姑息化療(基本只能續一會命,然後減少點走時的痛苦),而到了中國,“介入/冷凍/免疫治療”等各種療法都能用上。

她感慨,明明有很多療法可以考慮,但澳洲的醫生有時就是不給用(或者不能用),讓病人就這樣耗著等死……

對於中國的“劍走偏鋒”療法,澳洲癌症委員會的人出來辯護說:其他的替代療法不是說不能用,是太險了,我們沒有把握啊!我們的醫療水準全球頂尖,所以我們要求很嚴格的!沒有把握的事不會亂做!

看著愛米莉的曲折經歷,國外的網友們也是諸多感慨……

“太棒了!祝她好運,早日康復!”

“什麼?‘全球頂尖的醫療系統’?我們澳洲沒有吧!其實我們的醫療真不咋地。但是現在大家依然還相信澳洲這又貴又不咋地的二流醫療是“頂尖”的吧?呵呵,只要我們繼續這麼執迷不悟地相信,不多多批評抱怨的話,估計醫院一時半會也不會改進了。”

“中國的這家醫院好樣的!如果我是愛米莉,病成那樣了還被人告知只能回家等死,我肯定會氣炸的。”

“這真是澳洲(醫療)聲譽上的一大污點啊!我們一直都被告知澳洲的醫療是全球一流來著。這回是陰溝裡翻船了麼?”

“哎,還是祝愛米莉和她的家人都能好運吧!”

在中國看病,怎麼了?

除去愛米莉這種專門來中國求醫的個例,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在中國生活的老外接觸到了中國的醫療系統。

幾年前,有個在中國的義大利漢子眼睛腫脹抽動,打算去外資醫院看看咋回事——很正常嘛,外資醫院都是老外,他覺得會更加“值得信賴”一些。

結果,附近的外資醫院居然沒有能看眼睛的醫生……無奈之下,這漢子決定去一次中國醫院的國際部試試。

要去中國的醫院了呃……漢子表示非常忐忑:我聽說中國的醫院都亂亂的,水準也不咋地!???

結果?

他自然是被狠狠打臉了……

“治療特別專業,又快又有效!”

“而且,才花了我兩百塊!比我在外資醫院花的便宜多了好嗎!在外資醫院,起碼要花十倍的價格。”

“更不可理喻的是,此前我被外資醫院轉去中國醫院時,竟然還支付了2500元!”

咳咳……若是外國公司派遣到中國工作的高管,各種保險都有保障,那外資醫院的幾千塊錢隨便報銷一下倒也無妨。

可對於大量在中國自己謀工作的老外打工黨來說,這病可就有點看不起了啊……

當然啦,國內的醫院規模不同,各地情況也不一樣。有許多設施先進、服務尚好的醫院,也的確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醫院。這沒什麼好遮掩和懷疑的。

比如說,之前有枚法國漢子,哭訴了自己在中國醫院並不怎麼愉快的就診經歷。

這個漢子比較不走尋常路——他沒有去醫院的國際部,而是和廣大吃瓜群眾一樣,跑到一家公立醫院的普通門診去掛號了……

然後他開始了吐槽……

“當然咯,在中國,哪都是人山人海。不幸的是,就連在醫院,也是一樣一樣兒的:雖然這裡的每個人都拿了號,但很多人就是要想方設法地提前沖進醫生的辦公室。唉,叫號都還沒輪到他們呢!

不造為啥,中國的醫生在問診時都不愛關門的。這不僅讓後面排著的人能愉快地插隊,而且……正在看病的人不會覺得尷尬嗎?這是個人隱私吧!

反正當輪到我時,我一走進醫生的辦公室,後面的人呼啦一下全湧上來,一個個伸著腦袋,看這個老外生了啥病。”

好吧……看著這遭遇,確實挺同情的

不過,雖然這漢子遇到的諸如“插隊”“不愛關門”“湊熱鬧”這類問題確實也挺煩,但這似乎和醫院的醫療水準沒有直接關係吧?

再來看看,他為了這段“雖然有點煩但畢竟看好了病”的就診經歷花了多少錢呢?

“來到醫院之後,直覺告訴我,來公立醫院似乎是個正確的決定。一切看起來都不可思議的高效率啊,而且掛號費才25塊錢——和在私人診所看一次病動不動就要3000塊來說,實在太便宜了。”

……得,25塊的消費,你要啥幾千幾萬的待遇。而且病不也還是看好了嗎。

當然,話說回來,分享這些老外在中國的就醫經歷,並不是在無條件吹捧中國的醫院。

咱們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無法粉飾,也亟待解決和改善。

但是,如果綜合技術、人口數量、就診價格等多方面因素來看,再和國外去做個比較……

你會發現,其實中國的醫療至少沒你想像的那麼差。

▲愛米莉之前和丈夫

愛米莉的事件還挺典型的。她說,澳洲的醫院只願意給她用姑息化療(基本只能續一會命,然後減少點走時的痛苦),而到了中國,“介入/冷凍/免疫治療”等各種療法都能用上。

她感慨,明明有很多療法可以考慮,但澳洲的醫生有時就是不給用(或者不能用),讓病人就這樣耗著等死……

對於中國的“劍走偏鋒”療法,澳洲癌症委員會的人出來辯護說:其他的替代療法不是說不能用,是太險了,我們沒有把握啊!我們的醫療水準全球頂尖,所以我們要求很嚴格的!沒有把握的事不會亂做!

看著愛米莉的曲折經歷,國外的網友們也是諸多感慨……

“太棒了!祝她好運,早日康復!”

“什麼?‘全球頂尖的醫療系統’?我們澳洲沒有吧!其實我們的醫療真不咋地。但是現在大家依然還相信澳洲這又貴又不咋地的二流醫療是“頂尖”的吧?呵呵,只要我們繼續這麼執迷不悟地相信,不多多批評抱怨的話,估計醫院一時半會也不會改進了。”

“中國的這家醫院好樣的!如果我是愛米莉,病成那樣了還被人告知只能回家等死,我肯定會氣炸的。”

“這真是澳洲(醫療)聲譽上的一大污點啊!我們一直都被告知澳洲的醫療是全球一流來著。這回是陰溝裡翻船了麼?”

“哎,還是祝愛米莉和她的家人都能好運吧!”

在中國看病,怎麼了?

除去愛米莉這種專門來中國求醫的個例,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在中國生活的老外接觸到了中國的醫療系統。

幾年前,有個在中國的義大利漢子眼睛腫脹抽動,打算去外資醫院看看咋回事——很正常嘛,外資醫院都是老外,他覺得會更加“值得信賴”一些。

結果,附近的外資醫院居然沒有能看眼睛的醫生……無奈之下,這漢子決定去一次中國醫院的國際部試試。

要去中國的醫院了呃……漢子表示非常忐忑:我聽說中國的醫院都亂亂的,水準也不咋地!???

結果?

他自然是被狠狠打臉了……

“治療特別專業,又快又有效!”

“而且,才花了我兩百塊!比我在外資醫院花的便宜多了好嗎!在外資醫院,起碼要花十倍的價格。”

“更不可理喻的是,此前我被外資醫院轉去中國醫院時,竟然還支付了2500元!”

咳咳……若是外國公司派遣到中國工作的高管,各種保險都有保障,那外資醫院的幾千塊錢隨便報銷一下倒也無妨。

可對於大量在中國自己謀工作的老外打工黨來說,這病可就有點看不起了啊……

當然啦,國內的醫院規模不同,各地情況也不一樣。有許多設施先進、服務尚好的醫院,也的確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醫院。這沒什麼好遮掩和懷疑的。

比如說,之前有枚法國漢子,哭訴了自己在中國醫院並不怎麼愉快的就診經歷。

這個漢子比較不走尋常路——他沒有去醫院的國際部,而是和廣大吃瓜群眾一樣,跑到一家公立醫院的普通門診去掛號了……

然後他開始了吐槽……

“當然咯,在中國,哪都是人山人海。不幸的是,就連在醫院,也是一樣一樣兒的:雖然這裡的每個人都拿了號,但很多人就是要想方設法地提前沖進醫生的辦公室。唉,叫號都還沒輪到他們呢!

不造為啥,中國的醫生在問診時都不愛關門的。這不僅讓後面排著的人能愉快地插隊,而且……正在看病的人不會覺得尷尬嗎?這是個人隱私吧!

反正當輪到我時,我一走進醫生的辦公室,後面的人呼啦一下全湧上來,一個個伸著腦袋,看這個老外生了啥病。”

好吧……看著這遭遇,確實挺同情的

不過,雖然這漢子遇到的諸如“插隊”“不愛關門”“湊熱鬧”這類問題確實也挺煩,但這似乎和醫院的醫療水準沒有直接關係吧?

再來看看,他為了這段“雖然有點煩但畢竟看好了病”的就診經歷花了多少錢呢?

“來到醫院之後,直覺告訴我,來公立醫院似乎是個正確的決定。一切看起來都不可思議的高效率啊,而且掛號費才25塊錢——和在私人診所看一次病動不動就要3000塊來說,實在太便宜了。”

……得,25塊的消費,你要啥幾千幾萬的待遇。而且病不也還是看好了嗎。

當然,話說回來,分享這些老外在中國的就醫經歷,並不是在無條件吹捧中國的醫院。

咱們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無法粉飾,也亟待解決和改善。

但是,如果綜合技術、人口數量、就診價格等多方面因素來看,再和國外去做個比較……

你會發現,其實中國的醫療至少沒你想像的那麼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